提升甘肃文化实力,夯实甘肃文化自觉

2015-07-13 05:14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文化馆733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8期
关键词:甘肃甘肃省实力

程 勰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文化馆 733000)

提升甘肃文化实力,夯实甘肃文化自觉

程 勰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文化馆 73300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甘肃省被国务院定为华夏文明创新传承新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位置。所以,我们甘肃的每一位文化工作者必有文化自觉,提升甘肃文化实力,承前启后的发展和延续文化血脉肩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本文主要论述了:文化自觉的现实依据,是提升文化实力的客观存在——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不正之风也大量涌现;文化自觉的主体要求是提升文化实力的动力——文化认识上的深度认同和实践中的责任担当;文化自觉的最终目标——提高人民素质,提升文化实力,实现美丽新甘肃。

文化;甘肃;文化自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正是中国文化伴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从毛泽东同志的“双百”“二为”方针,到今天的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甘肃省被国务院定为华夏文明创新传承新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位置。所以,我们甘肃的每一位文化工作者必有文化自觉,提升甘肃文化实力,承前启后的发展和延续文化血脉肩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近年来,“走出去”成了各行各业十分热衷的一个关键词,几乎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问候语,乃至誓言。中国文化“走出去”更是一个不断升温的热词。甘肃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何“走出去”,如何走出甘肃走出国门,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我把我的一些想法与看法写出来,并希望对甘肃省文化“走出去”能引发一些思考与帮助。甘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之地,特别是河西走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又十分突出。按照文化大省建设的总要求,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筹全省文化历史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这无疑不仅给甘肃文化走出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甘肃文化,特别是甘肃文化工作者赋予了责任与义务。

一、文化自觉的现实依据,是提升文化实力的客观存在——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不正之风也大量涌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我们甘肃省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我们甘肃省共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6895处,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6368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5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880处。全省馆藏文物近43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40件(含30件国宝),珍贵文物(三级以上)11万多件。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1项,省级名录项目333项,450名传承人分别入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城楼与长城遗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花儿”被列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但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丝绸之路”遭到了遗弃,中国也随之走向了综合国力竞争的尾列,整个中国文化不正之风也开始涌现出来。所谓文化不正之风,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庸俗、低俗、媚俗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遗留的传统文化糟粕仍在某种程度上发挥负面效应;二是西方文化渗透对中国主流价值文化构成一定的冲击。这些不正之风的出现,有损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貌,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益于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一言以蔽之,阻碍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影响着甘肃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文化自觉的主体要求是提升文化实力的动力——文化认识上的深度认同和实践中的责任担当

从宏观上讲,“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这突出了对国家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一般而言,社会的文化自觉程度是从国家角度来衡量,但是,全社会的文化自觉由社会中的成员的具体文化自觉表现出来。所以,微观意义上的文化自觉涉及到培养个人的文化自觉,在此,“文化自觉既是一种文化意识,又是一种文化价值观,更是一种文化实践论。”首先是社会成员对民族文化认识上的深度认同。对民族文化认识上的深度认同,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历史、地位作用,特别是其精髓具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认同,也包括对现当代主流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还包括具有一定的文化鉴赏力、文化鉴别力。其次是社会成员在实践民族文化中的责任担当。一个民族文化自觉的程度直接反映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仅仅有文化自觉意识还不够,更为关键的是社会成员能够将对民族优秀文化和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内化转换为思想习惯和日常行为方式,即文化实践。

三、文化自觉的最终目标——提高人民素质,提升文化实力,实现美丽新甘肃

文化建设除了创造文化产品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帮助人们树立积极的价值观,提升人的素质和品味,形成文明的社会风貌。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由多年来的8%调低到7.5%,主要目的就是要真正使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可见,提高国民素质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倡导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其针对的就是部分人文明素质低、社会责任感低、社会主义信仰缺失以及对本土文化不自信的问题。因此,培养文化自觉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素质,既包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也包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提升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

综上可知,文化自觉关系到社会主义风气和精神风貌,人们认识上的认同和内化吸收转换为实践,以及国民素质、民族复兴问题,因此,提升全民文化自觉是当务之急,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自觉努力的长期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但也离不开思想指导。今天,习近平同志有关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有助于启发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提升文化自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1]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稿,2010(15):6、4-5.

[2]张冉.文化自觉的概念界说与本质特征[J].人民论坛,2012(2):134-135.

猜你喜欢
甘肃甘肃省实力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实力抢镜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席晓辉作品
甘肃卷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