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民先生设计实践研究

2015-07-13 11:23宋润民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76800
大众文艺 2015年24期
关键词:陈先生艺术设计创作

宋润民 (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76800)

陈汉民先生作为中国艺术设计道路发展的启蒙与推动者,怀揣对中国设计事业的信念和追求,兢兢业业从教五十年并积极参与设计实践活动,在招贴、海报、标志等设计项目中硕果累累。在设计实践中,他理性分析时代审美取向、认真总结社会发展需求、深度剖析外来文化影响,以严谨、细腻的性格铸就时代性设计作品,展现独特风格特征,以辩证思维处理创作与实践问题、积累设计理论,以身作则推动中国艺术设计道路的发展。

一、符合时代审美趋向的设计

每个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生活方式和文化品位,因此有不同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审美趋向的发展受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影响,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呈现不同需求。陈先生以敏锐洞察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理性分析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审美趋向,从而创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经典作品。

1.建国初期以写实为主的程式化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切百废待兴,社会各方面亟待恢复和重建。战争时期延续下来简洁实用、质朴无华的设计风格和民族传统的审美趣味,是中国艺术设计发展的主导。文化艺术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倾向得到极大强化。此时,中国艺术设计受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表现技法注重写实,典型环境、人物为依托,近乎程式化表现手法烘托主题。纵观这时期陈先生的作品,符合时代审美具有代表性的是:政治宣传招贴—把敌人一网打尽、飞轮牌鱼罐头、青岛啤酒广告招贴等作品是以写实手法、简洁质朴的风格烘托主题,呼应时代审美求。

2.“文革”时期主题单一的政治思想桎构

文革时期的设计题材主要以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为主,以增强民族自信。艺术活动成为政治宣传工具,革命化的“红海洋”成为“文革”时期平面设计显著特点,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群众性的作品广受好评,同时形象死板生搬硬套现象频繁。

3.改革开放审美水平提升、设计扬帆起航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文革”中的错误,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影响,中国的艺术设计发展呈现新篇章。改革开放吹响市场经济号角,平面设计从此扬帆起航。市场商品经济发展,提升大众审美诉求,平面设计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日臻完善的消费市场对产品包装、广告、品牌等提出更高诉求,不满足于传统单一形式,追求现代化科学化。陈先生说:“设计不能游离于规定的需求而随心所欲地个性发挥,设计的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1面对市场经济开发他紧跟时代潮流,秉承“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理念,创作唱片封套、企业标志等作品,譬如:《京娘送兄》唱片封套,以简洁的构图,朴实厚重的色彩使画面具有了时代性与传统美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商业设计愈发受到重视,80年代成立包装技术协会,促进商品包装发展,迎合大众包装文化需求。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外来影响增多,企业和社会大众对平面设计的认识和要求发生颠覆性转变。此时,设计师必须创作紧随时代步伐,迎合社会风貌的设计作品,以新的设计语言迎合新的诉求。陈先生理性分析社会动态,认真把握时代脉络,迎合大众诉求,思想更加成熟,这一时期的作品层出不穷主要有:四大银行标志、《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读者》刊徽标志等。

二、设计风格特征的时代演变

陈汉民先生的设计作品,跨越半个世纪,不同时代作品具有不同风格面貌,陈先生在设计实践创作过程中,认真把握时代审美趋向的同时,认为“创新的设计才有时代感”,适时提出“中国心、民族情”的设计主张,认为中国设计要走自己的路,对中西方文化方兼收并蓄,以辩证思维处理设计问题,在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变革设计风格,稳步走在时代前列。总览陈先生各个时期设计作品,与中国设计发展道路相同步,总结归类分为:探索期、发展期、成熟期。

1.探索期——严谨细腻、回归自然

20世纪50-60年代,是陈汉民先生设计创作探索阶段,在设计院校经历系统艺术教育、设计工作实践后形成自己的设计的观念。在此时期作品,严格契合中国社会发展政治导向,招贴、标志等作品风格严谨细腻、回归自然。此时期作品,色彩纯度较高,写实元素运用广泛。例如:他在1960年创作的鱼罐头招贴,画面以大面积饱和度较高的白色和蓝色为主色调,内容提取自然中的鱼造型进行拼贴,整体具象形态居多,但不失节奏感,单独形象富有韵律而非跳跃。以及1967年设计《第三次亚非作家会议徽章》,作品创作于文革初期,具有明显政治倾向,以“阶级斗争”观念指导设计工作,但整体形象排列严谨细腻,不失稳重,黑白对比明确,应用广泛,这种严谨细腻风格被延续至今。

2.发展期——融入传统、简约实用

20世纪70-80年代,是陈汉民先生设计实践的发展阶段,此时期随改革开放,中国市场的打开,设计需求扩张,设计发展突飞猛进。引进国外先进文化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不适合国情的东西。就此时机,陈先生理性思索我们怎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正确地、有选择地向国外学习借鉴,步入创作高峰期,设计风格随实践增多而成长,呈现融入传统,大气简约的艺术风格特征。陈先生经过多年思索,提出“中国的设计要走自己的路”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此时创作理念和手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情感,作品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时代气息的巧作。

陈汉民先生经过长期实践的体悟和设计时的反复斟酌,使设计作品在立意和表现形式两方面产生紧密契合,开始思考每件作品背后的内蕴。他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特质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视觉语言创作出许多代表性作品。这一时期他的设计范围不仅涵盖企业标志,还有国家《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包装等。例如:1986设计麒麟饭店标志融合中国传统图案,以古代传说中的传奇动物麒麟为主要素材,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形象处理简洁,正负形运用自然,同时符合陈先生“好看、好用”的标志设计原则,还不失时代感;此时期不得不提到陈先生为中国四大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所设计标志,蕴含中华民族哲学观和价值观,都以中国传统图案为基础,巧妙营造哲学寓意,正可谓陈先生的时代气息的巧做。

进入信息时代,面对高科技化信息传递,陈先生,理性把握时代脉搏,将设计融合传统基于自然的同时,更具国际化。1980年设计完成《国家公共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随后1983年接受国家图形符号技术委员会委托设计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国家标准。整个设计根据国际惯例定位,结合国情,把握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使用要求,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陈先生除标志设计之外在包装设计方面颇有见地。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开始重视商业美术,同时在1980年支持成立包装技术协会。面对中国包装凸显的问题,陈先生提出包装设计要明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包装设计要多向民间、向自然学习,以及做好的包装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1)保护功能(2)方便功能(3)商业功能(4)心理功能(5)美感功能,真正所谓“好”的包装就要满足这几项要求,做到“多一点嫌多,少一点嫌少”的境地。

陈汉民先生游刃有余地将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融入设计作品中,以自身独特视觉语言创作具有时代风格特征的作品,他的标志不是对企业、产品的诠释而是以丰富的想象力塑造品牌形象,将民族性和现代感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统一,使作品独具鲜明、简约、朴素、严谨的特点,蕴含文化品位,彰显时代气息,传递品牌信息。他在实践积累中独辟设计蹊径,不仅强化自身设计能力,也为中国走出极具民族特色被国际认同的设计之路做出巨大贡献。

3.成熟期——国际视野、构思巧妙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陈汉民先生平面设计创作成熟期。这时期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同时带动中国设计发展,陈先生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形成更加完备和成熟的中华民族设计风格。陈先生以敏锐的眼光广泛涉猎国外多元文化,善于挖掘本土艺术中的精髓和营养,赋予传统文化新生命。这段时间陈先生的作品特点是少而精,作品凝练、构思奇巧、一形多义又极具时代性、国际化风格特征。

这时期陈先生的设计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92年为《读者》杂志设计的“小蜜蜂”刊徽。因为《读者》是文摘类刊物,它摘载古今中外文艺作品,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本大众化、普及性、拥有广大读者群的刊物。陈先生考虑到蜜蜂的“采”和《读者》的“摘”是异曲同工:蜜蜂采的是花蜜、是物质食粮,《读者》摘的是文章,是精神食粮,两种食粮人之共需;这一比喻,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符合情理,一采一摘令人恍然大悟,自叹弗如。一个看似简单的蜜蜂形象,内涵如此丰富,中国人一看便懂,外国人看了很亲切,巧妙扣题,完美的国际化设计。

结语

陈汉民先生对我国新时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精神有着深刻的领悟,对外来文化思潮充分认识,通过图案、色彩等元素有机结合;巧用传统形态、简化视觉语言、以巧妙的艺术手段进行创作,逐步形成自己融汇传统、兼收并蓄的独特设计风格,他的设计作品在不同阶段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展现着各自时代的动人风采,深入研究他的设计实践思路,对当今中国艺术设计实践与教育发展产生诸多启迪,为我国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拓宽了新局面。

注释:

1.何洁主编,曾辉,马泉,华健心副主编.《视记50-陈汉民艺术设计作品集》.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1:20.

[1]章莉莉主编.陈汉民[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11.

[2]何洁主编.视记50-陈汉民艺术设计作品集[M].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1.

[3]陈瑞林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

猜你喜欢
陈先生艺术设计创作
永远的怀念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一墙之隔》创作谈
老板不知银行新规 被工人骗万元
逃逸
创作随笔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创作心得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