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恶的伦理追问:《冷血自传》与《汉娜•阿伦特》的比较

2015-07-13 11:23燕山大学文法学院066004
大众文艺 2015年24期
关键词:阿伦特汉娜

张 伏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066004)



人性之恶的伦理追问:《冷血自传》与《汉娜•阿伦特》的比较

张伏(燕山大学文法学院066004)

摘要:电影《冷血自传》与《汉娜•阿伦特》探讨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什么是人性中的恶。但是《冷血自传》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个问题在电影《汉娜•阿伦特》中得到了解答,通过审视纳粹分子艾希曼的内心世界,汉娜•阿伦特将人性之恶分为两种:极端之恶与平庸之恶。并且认为,世间那些极端的恶都是由普通人犯下的。

关键词:《冷血自传》;《汉娜•阿伦特》;人性之恶

一、《冷血自传》中人性之恶的伦理困境

1959年岁末,三十五岁的杜鲁门•卡波特在翻阅《纽约时报》时,无意当中发现一桩谋杀案新闻:堪萨斯州的农场主卡拉特一家四口被残忍的杀害。堪萨斯州的谋杀案引起了卡波特内心想要探寻这桩谋杀案真相的欲望。

第二天,卡波特就踏上了奔往堪萨斯州的火车,在发生谋杀案的豪康镇,卡波特采访调查了与谋杀案有关的许多人士,历时六年,卡波特完成了他的名作《冷血》,该书一出版,立即就登上了全美图书销售排行榜,一度达到五十五周之久。2005年,好莱坞将这本书讲述的故事拍成了电影《冷血自传》,再现了卡波特采访这起谋杀案的故事。

在卡波特介入采访之前,他以为这不过是一起普通的谋杀案。然而当随着对案情的了解越深,卡波特的内心开始越感到难以名状的震撼。特别是当接触到谋杀犯佩里之后,卡波特发现佩里并不仅仅是一个冷血的杀人犯,佩里经历了噩梦般的童年,他几乎没有得到过家庭的关爱。

当佩里讲述他的经历的时候,卡波特的内心柔软部分被触动到了。因为卡波特和佩里有着极为相似的童年。在接触到佩里后,卡波特找到了和佩里在某种情感上相互交流的节点。卡波特发现,佩里不仅仅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杀人犯,他身上流淌着浓郁的艺术气质。最重要的是,在佩里的身上,那种人性的“善”从未没有彻底泯灭,尽管在外人看来,佩里和另外一个杀人犯狄克以极其残忍的方式杀害了卡拉特一家。

在对佩里的采访中有一个细节足以说明,佩里与狄克将卡拉特一家绑架到地下室,打算抢劫一笔不菲的现金,结果却一无所有。气急败坏的狄克想要强奸卡拉特的女儿发泄不满,但是佩里制止了他,佩里告诉卡拉特,他们很快就会离开,但是卡拉特用轻蔑的眼神扫向佩里,就是这个致命的眼神,让佩里童年经历的那些白眼和侮辱瞬间涌上脑海,他失去了理智,于是杀戮开始了……

为了从佩里那里获得更多与谋杀案有关的资料,卡波特开始花钱聘请律师为佩里辩护,这延缓了佩里被执行死刑的时间。但是另一方面,卡波特是一个作家,出版商不断催促他尽快结稿,因为有大量的读者需要看到这本书的出版。由此对于出版商和卡波特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机会。不过如果这样的话,就意味着卡波特不能再继续请律师为佩里辩护,很快佩里就会被执行绞刑。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既来自于市场和金钱的诱惑,也来自于良心和道德的拷问。最后,卡波特选择了前者,很快,佩里和狄克被执行绞刑。

卡波特的内心并没有随着佩里的死去感到平静,多少次,佩里求救的眼神都在卡波特的心中闪烁,卡波特无法原谅自己,相比佩里和狄克的罪恶,卡波特认为自己才是那个更冷血的人,正如卡波特在他的第一本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引述《圣经•耶利米书》的句子: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卡波特的才气随着《冷血》的出版日渐凋零了,自此之后,卡波特再没有写出任何像样的东西,五十九岁那年,卡波特因酗酒猝死于朋友家中

二、《汉娜•阿伦特》对人性之恶的伦理追问

《冷血自传》中所追寻的人性之恶在影片《汉娜•阿伦特》中找到了答案。该片上映于2012年,讲述了这样的故事:1960年纳粹头子阿道夫•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到公审,其时阿伦特作为《纽约客》杂志特约撰稿人参加了庭审,在进行大量调查之后,阿伦特将庭审报告集结成书出版,这就是著名的同时引起巨大争议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书中所追问的一个根本问题,即是:什么是人性的恶。

在阿伦特看来,“极端的恶”都是由普通人犯下的,也就是说,任何人内心当中,都潜藏着可能会犯下“极端的恶”的种子。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阿伦特援引康德的说法,认为“在我们的全部哲学传统中,我们本来就不能相信有一种‘极端的恶’,在基督教神学里,魔鬼本人也是天使出身,康德至少怀疑这种恶的存在,于是他用理性化的概念将之解释成‘平庸的恶’。”1

阿伦特把艾希曼的罪行说成是“平庸的恶”,这让世人无法理解,特别是那些深受纳粹摧残的犹太人。他们对阿伦特的文章感到愤慨。面对这些诘难,阿伦特并没有退缩,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中,阿伦特写道:“在阿姆斯特丹,在华沙,在柏林,在布达佩斯,纳粹分子可以信任由犹太人帮凶签发的身份证明和财产清单,放心的由他们在那些被流放的犹太人身上筹措用于流放和屠杀的费用。”2

艾希曼仅仅是一个平庸的人物,却在服从权威的无意识中成为了刽子手,阿伦特所批判的不过如此,卡波特也一样,为了服从市场、出版商的权威,他变得比杀人犯更冷血。阿伦特的老师雅斯贝尔斯是非常能够理解阿伦特的思考的,阿伦特二十三岁时就取得了博士学位,但是她拒绝进入大学,她认为那样会失去自由。雅斯贝尔斯评价说,该把阿伦特归为哪一类人呢,她不属于任何团体,不属于任何集团,她只属于她自己。

也许,在最不为外人所理解的阿伦特身上,我们才能看到阿伦特追寻自由和独立的影子。她无意为艾希曼辩护,正如阿伦特自己所言:尝试去理解并不等于要宽恕。她认为像艾希曼之流拒绝让自己成为有个性的人类,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经丧失掉了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其不能构成成为一个人的起码条件。这个起码条件就是:思考。思考能力的丧失,使得原本许多平凡普通之人,容许自己做出各种残忍的行为,有些甚至前所未闻。这即是人内心深处服从权威、命令所带来的危害。

1974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证明了人类的残酷行为来源于服从权威的社会心理结构。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一书中对米尔格拉姆实验分析后认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个等待现身的具体而微的纳粹党卫军活在心中,正如米尔格拉姆通过实验发现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艾希曼”。斯泰纳则把人类内心“潜在的艾希曼”称为“沉睡者”——正常情况下蛰伏,却随时有可能被唤醒的残酷本能。它是人类的这样一种本能:“有暴力倾向的个体,如独裁者、暴君或者恐怖主义者的潜在的个性特征。沉睡者从他的行为模式的规范阶段中被唤醒,蛰伏的、暴力倾向的人格特征被激活。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人都是沉睡者,以至于他们都有一种在特殊条件下能被触发的暴力潜能。”3

注释:

1.汉娜•阿伦特,林骧华译.极权主义的起源[M].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647.

2.汉娜•阿伦特,孙传钊译.耶路撒冷的艾希曼[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24.

3.齐格蒙特•鲍曼,史建华译.现代性与大屠杀[M].译林出版社,2002:219.

张伏,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哲学专业2015级研究生。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阿伦特汉娜
阿伦特与马克思的政治思想比较——关于劳动、暴力与自由问题
汉娜的惊喜
被我们忽略的巨著
合伙谋杀
同道同行:汉娜·阿伦特与玛丽·麦卡锡
“爱世界”的独行者
——人的美学视野中的阿伦特
藏了66年的甜蜜爱情
汉娜·阿伦特和三个男人
《阿伦特手册》:走进阿伦特的思想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