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传统美术资源引入高等美术师范教育中的教学方式探究

2015-07-13 11:23徐志勇南通大学226007
大众文艺 2015年24期
关键词:师范生美术资源

徐志勇 (南通大学 226007)



地方传统美术资源引入高等美术师范教育中的教学方式探究

徐志勇(南通大学226007)

摘要:地方美术资源形式丰富多样,每个地域都或多或少的有其代表性的美术资源形式,从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与传承角度出发,地方传统美术资源更具其人文魅力和艺术魅力。新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培养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维培养目标。那么地方传统美术资源形式多样,无论从文化与生活,激发兴趣,三维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出发都应该进行发掘与利用。因此课标中提倡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那么面对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需要,高等美术师范教育就不能局限于现有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那么,地方传统美术资源的拓展学习,无疑能够很大程度上丰富其专业的全面性,为未来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需要打下坚实基础。地方传统美术资源引入高等美术师范的教学培养方式,我想一定要从美术教育的专业特点出发,充分结合美术教育理论学习与美术教育实践训练,这样才能培养美术师范生将美术专业学习和美术教学实践相综合的能力,并在这个培养过程中着重培养美术师范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新课改;地方传统美术;高等师范;教学方式

本文系南通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批号:2014B88

一、新课改下应加强高师美术教育培养与义务教育的对接

现阶段高等美术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定位与内容和义务教育的美术培养要求有很多不协调的的地方,需要高师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反思与调整。

首先,美术教育专业与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质上有区别,但多数院校在具体培养实施的过程中却区别不大,唯一区别的就是美术教育专业多了几门教学理论课程。那么我们的美术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再强调在专业上要体现出“一专多能”。从这一点来看,现阶段的美术师范教育也仅仅局限于国、油、版、雕、这几门课程,也有一些设计课程的融入。面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内容更趋于全面性、综合性,灵活性的特点,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个层面的专业学习是不够的。那么地方传统美术资源包括了更加丰富的人文追求,与生活劳动联系紧密,包含丰富的,扎、染、刻、剪、印、等各种绘制、工艺设计与制作的技能。因此,在与义务教育对接的过程中,在高师美术教育中融入地方传统美术资源的学习能够有力地丰富美术师范生的专业深度和广度。从中可以积累更多有益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素材和方法。

其次,美术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都有一种“艺术家”的情节,这其中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在角色定位上的积极引导。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美术教育理论、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等如何与专业美术学习相结合,做到将美术学习时刻融入到美术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才能在“美术”与“教育”两者之间找到均衡点。以上两点是实现教育对接的重要内容,需要高师在人才培养时进行反思和调整。

二、学校应创造有利于师范生接触学习地方传统美术的机会,促进师范生的探究能力

学校对于师范生的培养应该秉持开放性,兼容并蓄的海纳百川的教育意识。这样才能打破教育的局限性,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与时代、与生活相融合。学校教育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地方传统美术资源是高师美术教育的重要补充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地方院校在地方文化传承和艺术培养方面不可忽略的内容。从学校角度出发可以从两个途径引导学生对地方传统美术资源进行学习。

其一,学校可以在四年的教学时间里,安排7-8次地方传统美术的学习,邀请地方传统美术传承人进行专题讲座或专题实践指导,如以江苏南通为例,就有板鹞风筝,蓝印花布,东皋印派,启动版画,沈绣等多种地方传统美术形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目的是促进高校素质教育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那么地方院校同样可以丰富这样的艺术学习活动,在地方传统美术资源选择上一定要做到精选,选择有教育意义有学习价值的内容。学校在地方传统美术资源学习方面应体现出更具体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可以组织的更灵活,更丰富。

其二,学校可以和地方传统美术的传承人,艺术馆,艺术手工作坊,工艺美术厂等人员机构签订相关协议,建立地方传统美术实践学习基地。由教师组织,学生分批,以考查课的形式将课堂带到实践学习基地。将学生带到实际的情境中去学习。

通过两种途径,这样美术师范生在课程学习上才能冲破专业方向上的束缚。在修习好主要专业的同时,进入自由开阔的专业知识领域继续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进行引导组织,学生可以发挥自主探究能力,与传统美术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同时学生自身进行设计与制作,尝试体验制作流程。最终形成相关的作品和搜集整理资料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三、将校本课程开发训练与职业技能训练和对地方传统美术的学习相结合

面对美术师范学生四年中时间和课时安排有限的情况,既要解决基础课程、教学理论课程、还要解决专业课程,教学实践课程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为了使地方美术资源的学习做到灵活有效,不影响主干课程的学习,就需要整合课程结构,使课程之间具有递进性和相关性。那么,美术师范生在以上段落中论述的第二课堂形式的专业拓展学习的同时,一定要与教育教学实践、理论学习相结合,才能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或者专业学习结束时及时转变角色定位,也就是从学习者马上转换到施教者的角色。这种学习方式要体现出融合性,递进性。

第一,通过第二课堂形式对地方传统美术进行学习的同时,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开发地方校本教材研究训练。再此之前学生必须修习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等课程。并以此理论基础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传统美术资源形式,资源内容的选择要体现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体现出课标中的基本培养理念,并与阶段目标相适合,与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不同学习领域相匹配。例如选择南通的蓝印花布,板鹞风筝等美术资源,既包含了相关的传统民俗知识,文化寓意、美术图案,色彩、构图、设计等文化与美术知识,又包含了印、刻、染、扎等实践操作的技术技巧等,尤其板鹞风筝还包括音乐、体育等内容。选择这样的传统美术资源形式,能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于美术师范生来讲,通过这样的校本教材开发训练,能使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得以充分结合。

第二,在校本教材开发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美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展开更加丰富的实践内容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同时修习或者已经修习完“中学美术教学设计”教育见习等课程。笔者在“中小学美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选择不同的地方传统美术资源形式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训练。每个小组都是以单元形式开发校本教材的,这样以点代面的形式很灵活,也很有效。“中小学美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的展开完全是以校本教材开发训练为基础,进而形成备课、课件制作、说课、评课等主要内容的训练,同时进行讲解能力、多媒体运用、课堂组织等训练。小组成员的分工不同,但是每一个分工的训练都必须是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研究的结果。过程中强调教师的随堂听课与指导评价,更强调学生互评和自评的训练。笔者所授”中小学美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采用的是集中授课形式,如果该课程采用分学期、分阶段的连续授课形式展开,对于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深入研究都会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合教育实习进行地方传统美术内容的讲授实践训练

教育实习是美术师范生重要的实践环节,学校所学专业与教育理论都将要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训练。教育实习时间较长,时间很集中。美术师范生在对地方美术资源研究学习的基础上、开发校本教材,设计教案、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形成教学过程和环节的安排,进而在教育实践中开展与地方传统美术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地方中小学学生来说,都是比较熟悉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很有亲切感,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美术师范生在真实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角色的真正转变。也可以开展地方传统美术的专题性讲座或美育讲座,提高师范生主题性讲座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对地方传统美术资源的深入学习与研究。形成初步的科研意识,促进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地方传统美术资源形式内容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各具特色,对于美术师范生拓展专业学习内容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师范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需要。对于地方传统美术资源的学习一定要充分结合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美术教学实践训练等环节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精炼课程结构,充分体现出美术师范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的教学训练和教学效果的体现。在教学过程的一系列环节组织上,一定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自我钻研能力,形成独立思考的教育教学意识。

参考文献:

[1]肖川.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杨婷婷.林风眠的美术教育理念对美术师范生培养的启示[D].河南师范大学,2011.

[3]严抒勤.南通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地方文化资源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2(1).

[4]文海红.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下的高师美术课程设置探究[J].艺术中国,2013(12).

猜你喜欢
师范生美术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我给资源分分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