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时装周”现象在中国城市时尚产业中的影响

2015-07-13 11:23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时尚艺术研究中心430060
大众文艺 2015年24期
关键词:时装周

杨 阳 (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时尚艺术研究中心 430060)



浅析“时装周”现象在中国城市时尚产业中的影响

杨阳(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时尚艺术研究中心430060)

摘要:时装周,时装之都的代名词,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时尚气质与品味。它的存在是名流的社交之地,是成功品牌的标杆,是时尚历史的书写者,所以它已成为中国部分城市首推的时尚名片。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是时装周不只是几十场时装秀组织而成的盛会,在众多时装品牌聚集展示的同时,它能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活力?同时又能给一个地区时尚产业带来什么样的促进作用?能否成为中国城市潮流的“风向标”?这些都是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时装周;城市时尚产业;时装之都;时装周集群;本土品牌

时装周,一个城市时尚语境的代名词,如今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像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它成为中国城市时尚性的符号,也形成了中国城市特有的“时装周集群”。1997年,距离巴黎时装周创立的87年后,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始创办,到后期的上海时装周、大连时装周、青岛时装周,再到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哈尔滨时装周、武汉时装周、深圳时装周、厦门时装周、成都时装周、中原时装周等,不同地区时装周的出现带动了中国城市时尚本土化向国际化视野接轨,同时也可以感触到中国时尚产业的生命力与进程方向,“时装周”现象的升温也再次体现了中国时尚产业从服装加工到时尚产业品牌化的进步。

时装周,在一个国家时尚产业发达并具有艺术与时尚代表性城市举办,以服装设计师作品展示及服装品牌进行产品发布为根本,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展示活动,聚集了时尚文化产业与时尚名媛、买手等不同“时尚人类”的盛会。它的存在,与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政治、经济、文化实力及艺术气质是它成长的养分。巴黎,第一个举行时装周的城市,成为世界时装设计师造梦的地方,在1943年以前,垄断了全球的时尚产业,向世界输出最好的时装设计师与高级定制服装,成为女性的梦想集结地。CoCo Chanel、Medeleine Vionnet、Christian Dior等时尚大咖,将他们的时装作品诠释着他们对生活的审美,改变着世人的穿衣形象,成为走在全球时尚行业最前沿的城市。所以我们发现,时装周是一个城市成为世界或者一个地区时尚中心不可或缺的盛会。

中国,自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以来,“潮流与时尚”就已经流入城市的各个角落,时装周也就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出现。如今,中国很多城市都在寻求国际和国内的“时尚定位”,通过时装周现象来探索自身时尚产业的发展方向,打造城市自身的时尚名片,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是时装周不只是几场时装秀组织而成的盛会,在众多时装品牌聚集展示的同时,它又能给城市带来什么样的发展?仍有待我们思考。

一、时装周是城市时尚产业发展的外在表现

追溯“国际五大时尚之都”,我们可以发现,他是源于“国际五大时装之都”,而“时装之都”的名号是由五个城市的时尚产业优势打造顶级时装周的化身,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时装是时尚的主流枝干,体现了时装在时尚行业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认知到,人类对生活的角度认识从时装已转向范围更广的时尚,不仅包括时尚行业中的产品,也涉及到了文化范畴的生活方式,进而成为城市经济、文化的综合考量。而在这个大的趋势下,时装周就成为了城市时尚行业的“代言人”。

时装周的兴起与所在城市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形象存在明显的关联,而时尚经济及时尚能力就是城市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的五大时装之都是国际的金融、经济、文化艺术、交通、乃至政治的中心,是区域实力金字塔的塔尖。中国国际时装周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东方时尚的一个窗口,作为承办城市中国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经济、金融的中心,经济的实力及文化的沉淀铸就了中国时装周的根基。所以对于时装周而言,城市的发展与时装周的成长唇齿相依,只有这样才能以城市成为时尚的焦点和榜样,引领时尚潮流的前行。

二、时装周是城市居民消费观的隐形孵化器

时装周属于一种群体性的展示行为,它具有传播时尚潮流信息和展示品牌产品的职能,是城市时尚产业的外在展示载体。时装周是一种定期向外界发布时尚信息的有效界面,所以时装周的出现将城市外与城市内的热爱生活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对话什么是时尚生活;将本土品牌与外来品牌集结在一起,打造新的时尚语言,并进行推广;将时尚达人及时尚媒体汇聚一起,发现城市的时尚新风尚;通过一年与一年时装周文化的传承,形成城市的时尚气候。在外人看来,时装周就是几十场秀的组合,但在它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时尚宇宙的聚集,因为一旦受到行业内与行业外的关注,所形成的时尚气候必然影响到城市的生长,形成它独有的时尚氧气,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再是追求温饱的生活需求,而是将生活品位、审美情趣、文化素养与精神追求等个人喜好融入到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从时装周的氛围里、品牌发布的秀场上、媒体中的言语中感触到生活的外来体验与享受。

时装周给城市带来的时尚气候,从精神层面直接带动居民的生活消费。《中国时尚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的分析,时尚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有利于促进消费品结构的升级,为居民消费者需求特别是有时尚文化内涵的中高端消费需求创造条件。而城市时尚产业的发展的有利体现,就是时装周的建立,这是城市时尚特征符号体现。

三、时装周是本土品牌及本土设计师、艺术家的展示平台

中国“时装周集群”现象是中国城市发展独有的现象,从中也体现出中国政府近些年加大时尚产业的发展,推动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所以时装周成为纺织产业较强的城市向外宣传和推广本土品牌的有利平台。时装周的举办,标志着城市的时尚产业和设计产业的深厚积淀,从而也象征着城市的时尚觉醒。而城市时装周的定位将是以扶持本土原创品牌、培育新生本土设计师为重任,形成本地区生态健康的时尚气候。例如深圳时装周,注重“独立原创设计与商业并重”,促进品牌的商业落地是时装周的重要目的,助力推广本土品牌特色。在2015年的深圳时装周上,玛丝菲尔担当时装周开场的首秀,闭幕压场秀则由中国莨绸的引领者“梁子”精彩演绎,同时还邀请了深圳的本土品牌艺之卉、阿莱蒂尔、恩裳等品牌在时装周上亮相,跨界艺术家李飞跃所呈现的“拾光”为主题的时装艺术秀等,这些都能看出深圳时装周对自身成长品牌的认可和支持。

中国城市的时尚产业发展需要时装周给予它强大的生存空间,同时时装周也需要时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来丰富时装周的所展示的产品结构,来吸引行业内外媒体的关注,形成具有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时尚气候。在城市时尚产业的发展下,各地区时装周集群的出现,更需要我们明白时装周在城市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它出现的意义所在,而不是简单的秀场发布,过眼烟云。地域性的时装周更应该看到自身城市时尚产业发展特色,打造不同的时装周平台,强调自身优势,例如常熟举办的“江南国际时装周”,就是以打造休闲服装特色的时装周;厦门国际时装周全面升格该活动为“厦门国际时尚周”,以此带动纺织服装、文化创意、百货商业等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助推厦门打造文化创意千亿产业链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时装周生态。

参考文献:

[1]卞向阳.国际时尚中心城市案例[M].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10.

[2]罗欣桐.城市与时装周[J].纺织服装周刊,2014(18).

[3]高骞.上海打造国际时尚之都的探索与实践[M].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时装周
2018春夏时装周流行趋势
西班牙 时装周
聊聊时装周的那些事儿
冬天已去,春天还远吗?
2017春夏米兰时装周
10大实穿造型 2016纽约春夏时装周
纽约时装周中国时刻
第二届深圳时装周永不止步的时尚舞台
秀霸们的那些事儿
2016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 设计师动向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