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芒草60Co γ 辐照降解副产物

2015-07-13 02:08李夏洁李清明苏小军熊冬梅胡秋龙熊兴耀
关键词:香草醛芒草副产物

李夏洁,李清明,*,苏小军,熊冬梅,胡秋龙,熊兴耀

(1.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省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410128;3.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

芒草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强,产 量高[1],在中国资源丰富,是一种优良的制取燃料乙醇的木质纤维素原料。中国在《生物质能源“十二·五”规划》中把木质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的研究作为重点项目[2]。木质纤维素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紧密结合构成的,它很难被纤维素酶水解成单糖而发酵成乙醇,因此,在酶解木质纤维素原料前通常要经过预处理来打破它的结构。预处理是在高温、高压和辐射或强酸、强碱等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原料在结构被打破的同时还会发生一些降解作用,从而产生一些不可用于制取乙醇的降解副产物。这些副产物有的对后续酶解、菌种发酵有抑制作用,有的具有可利用价值,如香草醛可用作化妆香精和治疗癫痫病,对香豆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等等,因此,定性、定量检测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后的降解副产物对后续酶解、菌种发酵的脱毒以及副产物的有效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木质纤维素降解副产物主要包括酚类化合物、呋喃类化合物和有机酸[3–4]等3 大类。原料不同,所用的预处理方法也不同,所产生的抑制物种类及含量也不一样[4–5]。经60Co γ 辐照预处理芒草中含量较高且对后续酶解、发酵有抑制作用的降解副产物较多,主要包括香草醛、香草酸、对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醛、对香豆酸、丁香酸等6 种酚类化合物和糠醛等呋喃类化合物以及甲酸、乙酸等有机酸[6]。不同类型副产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检测的检测条件也不一致,要同时检测出这几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常需要对检测条件进行摸索。虽然已有关于糠醛[7]、酚类化合物[8–9]、有机酸[10–11]高效液相检测的研究,但关于同时定量检测出这些目标化合物的方法尚未见报道。笔者探寻芒草经60Co γ 辐照后的主要降解副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方法,并用建立的方法测定 1 200 kGy60Co γ 辐照芒草中各目标化合物的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芒草采自湖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主要试剂:甲醇和乙腈(色谱纯,CNM 公司);浓盐酸、乙酸乙酯和无水硫酸镁(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分析纯,金华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氢二铵(分析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水为超纯水。

标准品:香草酸(纯度98%,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丁香酸和对香豆酸(纯度98%,西亚试剂公司);对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苯甲醛(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香草醛、糠醛、甲酸和乙酸(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主要仪器:中草药粉碎机(广州华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BS224S 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Agilent 1260 Infinity 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VWD、Agilent 化学工作站和150 mm×4.6 mm,5 μm ZORBAX SB–C18柱,美国Agilent公司)。

1.3 试验条件的确定

1.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上述9 种标准品,用5%的乙腈–水溶液(用磷酸调pH 至2.7)分别配制如下单标准溶液作为贮备液:质量浓度50mg/L 的对羟基苯甲酸;50mg/L 的香草酸;25mg/L 的丁香酸;50mg/L 的4–羟基苯甲醛;50mg/L 的香草醛;75mg/L 的对香豆酸;50mg/L 的糠醛;50mg/L 的甲酸;50mg/L 的乙酸。以9 种单标准溶液为基础,配制含9 种标准品的混合标准溶液,置于4℃冰箱中备用。

1.3.2 芒草预处理

辐照处理在湖南省辐射技术应用研究中心进行。试验采用60Co γ 辐照源,源强为9.99×1015Bq,剂量率为2 kGy/h。将准备好的试验材料置于辐射场中,于室温条件下进行照射,选用辐照剂量为 1 200 kGy 的样品。辐照后将样品用中草药粉碎机粉碎,装入磨口玻璃瓶中备用。

1.3.3 辐照芒草中目标化合物的提取

称取1.00g 的芒草辐照样品,加入20mL 蒸馏水,在80℃时恒温水浴30min,过滤,取滤液。先用浓盐酸调节滤液的pH 值至2.0,再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混匀收集有机相,然后用无水硫酸镁脱水,抽滤,除去沉淀。有机相于63℃、0.085 MPa 下减压旋转蒸发至干后,用20mL 5%的乙腈–水溶液(用磷酸调pH 至2.7)溶解。

1.3.4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流动相 A 相为0.01 mol/L 磷酸氢二铵溶液(用磷酸调pH 至2.7),B相为乙腈。梯度洗脱程序为:0~25min B 相占流动相的比率为5%~20%;25~30min B 相占流动相的比率为20%~80%;30~35min B 相占流动相的比率为80%~5%;35~40min B 相占流动相的比率为5%。柱温 25℃; 多波长(205、218、230、256、280、310 nm)进行检测;流速为0.8mL/min;进样量为10 μL。

2 结果与分析

2.1 辐照芒草中目标化合物分离条件的确定

2.1.1 检测波长的选取

用液相对9 种物质的标准品分别进行全波长(190~400 nm)检测,以确定各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结果表明,各标准品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有明显差异。甲酸、乙酸、糠醛、对羟基苯甲酸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06、204、278、256 nm,香草酸、丁香酸的最大吸收波长均为218 nm,4–羟基苯甲醛、香草醛、对香豆酸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84、230、310 nm。综合考虑后确定检测波长为205、218、230、256、280、310 nm。

2.1.2 流动相的选取

2.1.2.1 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选取

分别以甲醇和乙腈作为流动相中的有机溶剂,比较各目标化合物的分离效果及峰形,结果表明,在选用甲醇作为流动相中的有机溶剂时,混标的HPLC 色谱图中4–羟基苯甲醛和香草醛2个峰之间出现连峰,甲酸、乙酸的单标HPLC 色谱图中有基线干扰现象。这可能是因为乙腈截止波长为190 nm,甲醇截止波长为205 nm,而样品所用的检测波长应大于流动相截止波长20 nm 左右。选用乙腈作为流动相中的有机溶剂时,各目标产物峰形窄尖,在达到有效分离的同时缩短了整个分析时间(表1),且乙腈的灵敏度比较高,柱压低,故选择乙腈作为流动相中的有机溶剂。

表1 以甲醇–水溶液和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时各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 Table 1 Retention time of the target chemicals at two flowing phases of methanol-water solution and acetonitrile-water solution

2.1.2.2 酸种类的选取

酚类化合物容易产生解离,甲酸、乙酸均为弱酸,在水溶液中也会解离,以非单一的形式存在,这容易导致色谱峰形变宽、拖尾和不对称等现象出现,因此,可以在流动相中加入酸来抑制上述化合物的电离,使它们能够以分子的形式在反相柱上保留。液相色谱的分离效果与酸的种类有关[12],目前,用液相检测酚类化合物时多数是利用乙酸[13]或甲酸[14]对流动相进行pH 调节,本试验中需要在低紫外检测波长下进行检测,而作流动相的物质在检测波长附近应没有吸收,否则,会有基线干扰,因此,选择磷酸作为pH 的调节剂。

2.1.2.3 流动相中缓冲盐的选取

缓冲盐溶液能够有效改善峰形,影响酸存在形式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分离效果。芒草样品的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杂质,如果没有缓冲盐溶液的缓冲就会形成负峰[15]。磷酸氢二铵是在检测波长处无吸收的弱酸电离抑制剂,因此,本试验中选择磷酸氢二铵为缓冲盐溶液。

2.1.2.4 流动相pH 的选取

在柱温35℃、流速0.8mL/min 的条件下,用磷酸调节流动相中磷酸氢二铵盐溶液pH 进行单因素试验的结果见表2。由表2 可知,pH 对目标化合物分离效果和保留时间的影响不明显。

表2 不同pH条件下各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 Table 2 Retention time of the target chemicals at different pH values

随着pH 值增大,香草醛和对香豆酸的保留时间间隔逐渐变小,分离度变小,在pH 为3.3 时,香草醛和对香豆酸的分离度为1.37(通常分离度大于等于1.5 才视为2个峰完全分离),因此,pH 为3.3 时香草醛和对香豆酸的分离度不够,形成连峰。因为长时间使用过低的pH 会引起色谱柱键合相的损失,而且可能导致基线严重漂移[16],所以,综合考虑后确定流动相pH 为2.7。

2.1.3 流速的选择

在35℃、流动相中盐溶液pH 为2.7 的条件下分别设置流速0.5、0.8、1.0、1.2mL/min 进行单因素试验的结果见表3。由表3 可知,流速对分离度和各峰保留时间的影响较大。流速越大,各峰的保留时间明显提前,使得整个分析时间大大缩短。流速在0.5mL/min 时,香草醛和对香豆酸出峰时间重叠;流速为1.0mL/min 时,丁香酸和4–羟基苯甲醛出锋不能完全分开;流速为1.2mL/min 时,丁香酸和4–羟基苯甲醛的出峰时间重叠;流速为0.8mL/min 时,各峰分离效果较好,且整个分离时间较为合适,所以,本试验中确定流速为0.8mL/min。

表3 不同流速条件下各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 Table 3 Retention time of the target chemicals at different flowing velocities

2.1.4 柱温的选择

在流动相中盐溶液pH 为2.7、流速为0.8mL/min 的条件下,分别设置柱温20、25、30、35、40℃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4)表明,随着柱温升高,大部分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有所提前,其中香草醛和对香豆酸、丁香酸和4–羟基苯甲醛的分离度逐渐减少。在柱温为40℃时,HPLC 色谱图中的香草醛和对香豆酸的色谱峰相连,又因缓冲盐在较低温时易结晶析出,对色谱柱有不利影响,所以,综合考虑各色谱峰的分离度和峰形后确定柱温为25℃。

表4 不同柱温条件下各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 Table 4 Retention time of the target chemicals at different column temperatures

2.1.5 洗脱梯度的选择

以0.01 mol/L 磷酸氢二铵盐溶液(用磷酸调pH 为2.7)为A 相,以乙腈为B 相,在流速0.8mL/min、柱温为25℃的条件下设置3个梯度洗脱条件(表5)。

表5 洗脱梯度条件 Table 5 Elutiongradient conditions

由表6 可知,在0~25min,随着B 相所占比率的增加,各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提前,分离度也降低。在梯度3 中,香草醛和对香豆酸的色谱峰相连,香草酸和丁香酸的色谱峰相连。在梯度1、2 中,各目标化合物达到基线分离,且分离效果较好,但考虑到芒草样品成分复杂,目标化合物分离度稍大,两物质之间干扰较小,因此,确定洗脱梯度条件为表5 中的梯度1。

表6 不同梯度条件下各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 Table 6 Retention time of the target chemicals at differentgradient conditions

2.2 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单一标准品对比混合标样的色谱图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各峰保留时间的位置,确定9 种目标产物的相应峰位。图1 为目标产物混合标准溶液的HPLC 色谱图。

图1 混合标准溶液的HPLC色谱图 Fig.1 HPLC chromatogram of a mixed standard solution

对1.3.1 中配制的标准溶液里各目标化合物浓度进行稀释,得到5个浓度梯度的混合标准溶液。各浓度梯度的混标按前述色谱条件分别进样10 μL,以质量浓度X(mg/L)对峰面积Y 绘制标准曲线。其保留时间、线性回归方程和检出限(信噪比为3)结果如表7 所示。对芒草辐照预处理物料热水浴萃取物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样品重复进样测定6次;加入待测物标准品后再重复进样测定6次,计算加标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见表7。由表7 可知,各目标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均高于96%,相对标准偏差<2.5%(n=6),结果满足定量分析要求。

表7 9 种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线性回归方程、检出限、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n=6) Table 7 Retention time,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detection limit,recovery and precision of 9 kinds of target chemicals (n=6)

2.3 芒草辐照预处理后目标化合物的测定

取经1 200 kGy60Co γ 辐照后的芒草,按照1.2.3 中的方法提取芒草降解副产物样品。在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下测定样品中9 种目标化合物的含量,其色谱分离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 芒草辐照预处理样品水提液的HPLC谱图 Fig.2 HPLC chromatogram from the water extracts of miscanthus pretreated with irradiation

由图2 可知,HPLC 法可用于对芒草辐照预处理后主要降解副产物的定量分析,9 种主要降解副产物的分离效果较好。计算结果表明,芒草水提液中甲酸、乙酸、糠醛、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4–羟基苯甲醛、香草醛和对香豆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2.29、86.24、2.52、17.78、12.43、3.26、15.40、10.18、16.42mg/L。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中同时检测出了木质纤维素原料中的3大类副产物,跟江智婧等[9]的方法相比,在目标物达到有效分离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整个分析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气质联用的方法相比[3,6],液相色谱法无需硅烷化,克服了气质联用法样品预处理要求高、衍生化不彻底等缺点。建立了同时检测出木质纤维素原料中9 种主要副产物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柱温25℃,以乙腈–0.01 mol(NH4)2HPO4(用磷酸调节pH 至2.7) 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多波长紫外检测,在此色谱条件下,9 种主要的降解副产物得到了较好的分离,相对标准偏差为1.5%~2.3%,最低检出限为0.10~0.89mg/L,且回收率均在96%以上。该方法具有简易性、实用性、可行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经1 200 kGy60Co γ 辐照处理后的芒草水提液,在4~6min 还检测出了2个明显的峰,按出峰时间推测,这可能是其他有机酸所导致的(蒋怡乐等[6]利用气质联用法定性检测出芒草辐照降解产物中还有乳酸、乙酰丙酸和琥珀酸等有机酸)。芒草辐照降解产物成分复杂,难以全部定性定量,其后续研究与分析还有待开展。

[1] 易自力.芒属能源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5): 455-463.

[2] 孙健,陈砺,王红林.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酒精的技术现状[J].可再生能源,2004(6):5–9.

[3] 朱均均,勇强,陈尚钘,等.玉米秸秆蒸汽爆破降解产物的分析[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29(2):22–26.

[4] 林贝.玉米秸秆酸解副产物对酒精发酵影响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5] Ximenes E,Kim Y,Mosier N,et al.Inhibition of cellulases by phenols[J].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 logy,2010,46(3):170–176.

[6] 蒋怡乐.芦苇、芒草60Co γ 辐照降解产物的分析及结构表征[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7] 江滔,路鹏,李国学.玉米秸秆稀酸水解时糠醛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J].农业工程学报,2009(7):185–189.

[8] 朱峰,涂貌贞,王丽莉,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10 种酚类化合物[J].分析测试学报,2013 (3):336–340.

[9] 江智婧,朱均均,李鑫,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木质素的主要降解产物[J].色谱,2011,29(1):59–62.

[10] Chen S F,Mowery R A,Castleberry V A,et al.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liphatic acid,aromatic acid and neutral degradation products in biomass pretreatment hydrolysates[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6,1104(1):54–61.

[11] 赵景婵,郭治安,常建华,等.有机酸类化合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条件研究[J].色谱,2001,19(3):260–263.

[12] 刘江云,杨学东,徐丽珍,等.天然酚酸类化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色谱,2002,20(3):245–248.

[13] 姚兴东,聂园梅.紫锥花种属中酚类化合物的HPLC分析[J].分析科学学报,2006,22(2):199–201.

[14] 欧阳新平,陈子龙,邱学青.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木质素氧化降解产物中单酚类化合物[J].分析化学,2014(5):22.

[15] 尹莉丽,赵百东,杨虹琦,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烤烟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0(2):139–143.

[16] 陈磊,黄雪松.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黄酒中的5–羟甲基糠醛和9 种多酚[J].分析化学,2010(1):133–137.

猜你喜欢
香草醛芒草副产物
饮料酒中香草醛的研究进展
邻香草醛缩邻甲氧基苯胺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奔跑的芒草
自然:风往哪边吹
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缩邻香草醛镱配合物的合成及近红外发光性能研究①
广西不同产地走马胎总三萜的含量测定
金银花及其副产物的营养研究进展
10只青蛙过中秋
山坡上的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