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分析

2015-07-13 02:34尚娟陈素敏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物流产业主成分分析竞争力

尚娟+陈素敏

摘要:依托竞争力理论,对河北省物流产业进行了横向评价,寻求提升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并明确提高物流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物流产业;竞争力;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4003903

随着劳动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产业竞争力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和重组,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京津冀一体化迈入“快车道”的今天,河北省物流产业也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与国内外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相比,河北省物流业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产业竞争力有待于提高。

1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广泛,结构复杂,要对物流产业进行评价,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科学的评价指标,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分析。

1.1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指导实践的基石,指标设计是否科学、客观、公正,是否能够对物流产业进行准确合理的描述,直接关乎最终评价结果的指导性。因此,物流评价指标体系需从实际出发,对物流产业进行科学准确的量化,方可系统、完整的体现物流产业竞争力水平。

(2)综合性。

区域物流产业具有特有的复杂性、系统性、有机性,因此对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就要从整体层面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区域物流能力的因素,尝试通过不同维度设定量化指标体现区域物流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保证评价指标的综合性、全面性、可信性、系统性。

(3)可行性。

物流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合理、有效,并具有可行的数据、信息收集渠道,在权威的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量化与应用。

1.2评价指标的建立

基于以上物流产业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结合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的特点,本文所建立的物流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有: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1,货物进出口总额(千美元)X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3,财政收入(亿元)X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5,铁路、公路、内河里程(万公里)X6,公路营运货车拥有量(万辆)X7,公路营运载货汽车吨位数(吨)X8,邮电业务总量(亿元)X9,电话普及率(部/百人)X10,互联网普及率(%)X11,交通、仓储、邮政业务增加值(亿元)X12,货运量(万吨)X13,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X14,快递业务收入(万元)X15,物流业从业人员(万人)X16,交通、仓储、邮政从业人员工资(元)X17,地方财政交通运输支出(亿元)X18,交通、仓储、邮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19,交通、仓储、邮政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20,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亿元)X21,有效发明专利授权量(项)X22。

2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

物流产业是一个在空间、功能上较为分散的产业,从宏观角度来评价物流产业所涉及的指标众多,然而,这些指标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因此,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思想与方法,对上述22个指标展开分析,提炼出不具有相互关联关系的几个综合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物流产业的发展地位进行评价。

2.1适用性检验

按以上指标收集2013年我国31个省市的数据,利用SPSS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得到KMO值为0.695,且相关矩阵并不是单位矩阵,检验通过,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2.2主成分因子提取

表1特征值及方差累积贡献率

3.1初步具备产业竞争实力

河北省物流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竞争实力(F2)上,2013年,河北省社会物流总额达80597亿元,物流业增加值2411亿元,货运量、货运周转量,营运车辆数及吨位数在全国范围内都名列前茅,充分说明河北省物流产业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近年来,河北省不断完善高速、国道、省道、铁路等在内的路网结构,加快重点航空机场、港口的建设,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及政策,重点打造多个物流项目,据统计,目前河北省已建成投产56个物流业调整与振兴项目,近30个物流产业聚集区及现代物流园区开始启动建设与招商,A级物流企业的数量达到了50家。

3.2产业竞争环境严峻

物流产业的竞争环境(F1)主要由经济贸易环境、信息技术环境构成,前者决定了物流产业的规模,后者影响着物流产业的效率。根据分析结果,河北省的产业竞争环境位居全国较低水平,与较为发达的省份如广东、上海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一方面,河北省的经济水平欠发达,特别是与周边经济基础好、产业结构优的省市(京津、环渤海省份)相比,经济贸易水平明显处于劣势,这极大的影响了物流需求规模。其次,河北省在物流产业的信息环境上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信息平台,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较低,致使物流产业运作的效率不高。

3.3产业竞争潜力有待于挖掘

竞争潜力(F3)指竞争主体的比较优势和其他可控发展条件,代表产业内部影响未来竞争力的因素。与发展潜力巨大的广东、江苏等省市相比,河北省物流产业的竞争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在物流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不足,航空、海洋运输总量上与前列省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空港、海港、路港的建设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物流企业专业化、综合化的水平低,产业联动效应尚未显现;受京津冀区域的行政规划限制,河北省的资源辐射能力较差。

4提升河北省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提升河北省物流产业的竞争力,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4.1强化竞争环境

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环境,针对于此,河北省政府应进一步发挥管理和指导功能,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保障物流产业的发展;推进物流产业信息化建设,从宏观层面组织和协调信息平台的建设,搭建起基于信息化的电子商务体系,实现线上支付和线下配送的一体化系统网络,实现信息流的共享和交互传输;政策方面对物流企业进行定向扶持,特别在资金、土地方面实现有效倾斜。为物流产业的运作提供良好的政策与技术基础,保障市场化秩序的规范性,促进物流产业高速在良性轨道上发展。

4.2加快物流业现代化转型

河北省亟需将传统物流(传统运输、仓储业)向现代物流实现转型,扶持并推进规范化物流现代化改造,实现企业间有效的资源配置和整合,培育集多元化、规模化、现代化、信息化为一体的龙头物流企业,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和物流保障能力,从微观的企业角度加强整体物流产业的竞争实力。

4.3促进物流聚集区发展

聚集区具有经济辐射的功能,物流聚集区的建设与发展是构建物流产业空间布局的核心,因此,河北省应该对其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定位,避免出现重复建设、配套不足等问题,加强与国土、交通、发改等部门的协作,共同提高关键性物流节点的运作效率,提升区域物流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欧阳小迅,黄福华.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方法和实证——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02).

[2]崔小楠.河北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统计与管理,2014,(08).

[3]岑建明.北部湾经济区(广西)港口城市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

[4]汪波.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工业工程,2005,(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流产业主成分分析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日本竞争力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