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思想在民国中国画中的表现和运用

2015-07-14 08:04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45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8期
关键词:刘海粟林风眠中西

李 萌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 450000)

一、民国时期中国画的发展概述

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古老的中国就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巨大变化,也自然引发了包含中国画在内的多种艺术的变化。具体而言,首先是中国画自身发展的颓势。到清末民初,中国画的发展已经是强弩之末,创作人数、作品数量和质量都大不如前,以至于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画已死”;另一方面,则是西方绘画和中国画的全面碰撞。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国门大开,使西方绘画借助于传教士和留学生而大量引入中国,并与中国画发生了直面的碰撞。正是这种碰撞,让很多有识之士产生了学习西方绘画的想法,也由此拉开了中国画西学东渐的大幕。

二、西学东渐思想在民国中国画中的表现和运用

1.高剑父的“折而衷之”

高剑父是岭南画派的领军人物,其早年跟随居廉学画,学得了正统而完整的中国画技法。后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大画家竹内栖凤、桥本关雪的指点下,逐渐对西方绘画有了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所以在归国后提出了中西融合,折而衷之的主张。具体来说,高剑父充分肯定西方绘画的艺术价值,认为西方绘画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当下,都有着丝毫不逊色于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其在创作理念、技法和风格上,都能给当时的中国画以很大的启发和借鉴。反之,在当时中国画发展面临极大困境的情况下,如果仍然是闭门造车,因循守旧,则必然要走上一条灭亡的道路。比如他的《喜马拉雅山》中,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山水画画法,则是充分考虑到了光影的重要性,采用阴暗对比法,将山脉的顶部和底部描绘的十分逼真。《南瓜图》中,虽然强调骨线的重要性,但是却追求一种空间感,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感觉。可以看出,高剑父的融合主张是十分明确的,提倡将西方的一些优秀质素引入到中国画中,在保留中国画特色的前提下,使中国画得到更好的表现,最终达到折而衷之的目的。

2.徐悲鸿的“写实与现实”

徐悲鸿是近代中国画发展的领军人物,其在中西融合上的主张,可以用写实与现实来概括。具体来说,整个主张的形成,经历了三个过程。首先是改良观的萌生。徐悲鸿早年跟随父亲学画,23岁就被蔡元培任命为北大画法研究会的负责人。当时的北大是中国学术思想最为自由和开放的地方,受到康有为、高剑父、陈独秀等革新派的影响,徐悲鸿也萌生了改良中国画的想法,提出了“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理念。因为此时的徐悲鸿上尚没有接受西方绘画教育,所以仅仅是一个宽泛的认识。其次是写实观的形成。1919年,徐悲鸿考入了巴黎美术学校,并开始系统学习西方的素描和油画。期间,其游历了西欧多国,大大开阔了自己的艺术视野,在法国著名画家弗拉芒格的帮助下,逐渐形成了自己新的绘画主张和风格。归国后,徐悲鸿明确提出了“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的思想,要求在创造中充分运用西方绘画中的透视、比例、空间等技法,获得结构严谨、结实的造型。如他历经多年的创作的《愚公移山》,画面中的人物体积感和重量感十分鲜明,具有很强的雕塑感。这种对素描写实的强调,除了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外,更对中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是现实观的形成。1934年之前,徐悲鸿强调的写实,仅仅是一种绘画技术。而1934年参加过苏联美展之后,徐悲鸿随即对中国画的表现题材和思想有了新的想法。其认为,传统中国画仅限于山水和花鸟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创作了《巴人汲水图》等多幅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至此,徐悲鸿已经实现而实践了个人对于中西融合的看法,即用西方的写实技法来创作现实主义风格的中国画。

3.林风眠的“中西调和论”

林风眠五岁学习绘画,后在中学时期接受了严格的国画基础训练。留学法国时期,在第戎美术学院院长杨西斯的帮助下,不但使其绘画技法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更使其绘画思想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作为一个中国画家,自己有责任去探索一条中西两种绘画的融合之路,即其倡导的“中西调和论”。在绘画精神上,林风眠认为,需要用中国画这种高雅的艺术来振奋国民之精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归国后的林风眠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先后出任两所美院的院长,并在《告全国艺术界书》中,明确提出了将东方的情感和西方的绘画形式融合在一起,使绘画表现出时代性和民族性。在绘画语言上,则主要在构图和色彩上进行了革新。在构图上,其打破了立轴和横轴的传统,而是创造性的使用方形构图,并用中心式、散列式、对称式等手法予以具体的表现,既获得了单纯明朗的表现效果,同时也呈现出了安静、典雅的东方趣味。在色彩上,其受到高剑父的影响,打破了传统中国画中重墨轻色的传统,结合西方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理念,强调对原色的运用,意在突出色彩的质感,并在色彩中掺入少量的墨色,既像是西方的风景油画,又分明有着中国画的风格。在绘画情感上,其主张感性和理性的平衡,既不是对客观事物百分百的准确再现,也不能是自身情感毫无边际的宣泄,而是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给人以恰如其分的感觉。由此可见,林风眠对于中西融合的看法是十分独到的,也是身体力行的,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刘海粟的“主体性融合”

刘海粟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13岁时在上海学画,21岁时创立上海美术院。后先后到欧洲、日本多地留学和考察,归国后的画展上,因鲜明的中西融合风格也广受争议。但是在今天看来,这种争议却是一种独到的中西融合主张。在绘画技法上,刘海粟首先指明了融合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之外,而是要勇于面对。同时,他要求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根据创作者的个人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力求获得有价值、有新意的融合。在绘画理念上,刘海粟强调“我的绘画,就是我生命的创造表现。”这种对“自我”的强调和重视,是传统中国画所不曾有的。传统中国画追求天神合一,道法自然,物我两忘,虽然也有着明显的主观因素,但是却比较单一,而刘海粟则认为不用拘泥于传统中国画的主观追求,一切都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在绘画功能上,其表现出了对西方现实主义绘画的推崇,其以米勒的一些农民题材的绘画为例,详细阐述了他对中国画现实主义功能的期望,并鼓励创作者进行大胆的创新。刘海粟“主体性”中西融合的高度所在,就是汲取了中西绘画表意性优质成分,并在保留本味的基础上自然融合,最后达到了如盐入水的和谐度。这也正是其融合思想的独到之处。

综上所述,从今天看来,中国画艺术仍然在蓬勃发展着,并以自身独特的风格而享誉世界,这无疑是令人欣慰的。而这一成果的获得,正是西学东渐所分不开的。所以作为今天的创作者来说,理应对多种主张有更为深刻的把握,并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直至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而当所有创作者都有着鲜明的个性风格时,中国画艺术也就又一次迎来了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盛景。

[1]房正.勇者无惧——谈林风眠的中西融合之路[J].美术大观,2007(10) .

[2]刘巧琴.在差异中融合——中西美术方法比较[J].枣庄学院学报,2006(06).

猜你喜欢
刘海粟林风眠中西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林风眠《静物·瓶花》
刘海粟美术馆建馆25周年x刘海粟欧游90周年=?
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剪影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刘海粟雨中看戏
刘海粟雨中看戏
刘海粟知错认错又出错
理解彼此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