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2015-07-15 01:01王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王伟

[摘要]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等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研究的课题之一,也是现代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必然,因为,网络时代已经赋予高校思想教育以新的内涵,它既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又要求受教育者必须遵从客观规律,必须适应教育的主体要求,正如此,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就必须从方法、策略、模式和理念上加以转变,适应时代要求。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等学校;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探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i.issn.1671-5918.2015.09-031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5)09-0065-02

[本刊网址] http://www.hbxb.net

人类进入21世纪,网络、计算机的科学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社会交流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水平,改变了人们接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了人们意识形态的变革。特别是面对我国日益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如何做好网络环境下的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就成为众多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研究的课题,就成为高校思想教育的主体。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面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践、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诱惑、面对网络和计算机的影响,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已经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作为高等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正通过教育的多种渠道、挖掘教育的多种资源、开发教育的多种形式、组织教育的多种方法,不断改革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努力实现以教育为主体的现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新理念,培养生产、建设、服务、流通等行业需要的高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

一、开拓高校教育渠道,寓大学生思想教育于网络环境中

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光靠政治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教育渠道,向大学生展开综合性教育,以达到思想教育全面开花,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只有这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如鱼得水,贯穿始终。

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做到开拓多种教育渠道,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于网络环境中,收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一)强化高校政治学科教学。政治教学,特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的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养成、品质教育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更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加强高校政治课教学,应成为强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通过组织高校政治教师学习深造,积极掌握网络与计算机教育技术,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进行系列化的思想教育,让大学生通过课堂接受到科学的思想理论,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品质的目的。例如,我们现在在学校广泛开展的,政治课开放式教学和网络化教学,就是最好的例证。

(二)聘请学者和思想教育工作模范,到高校进行专题讲座,使思想教育更加贴近学校的教育中心。为全面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我们按照大学生思想教育规范要求,每学期、每个月都从社会或者其它高校、党政机关聘请思想教育专家到校,通过专题讲座、组织讨论、典型示范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思想素质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使命,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研究、实践中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学习的先锋,始终保持良好的头脑,学习、做人、为人、成人不脱盲党的教育思想,不脱盲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不放弃对事业的追求,牢固树立中国梦想,科学发奋学习。

(三)开放和建设好学校的网络资源,形成以网络教育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新模式。在做好政治课教学改革、聘请学者到校进行专题讲座的同时,我们积极挖掘学校的技术财源,在已有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和建设了学校思想教育网络平台,除加强与国家、省市教育资源链接的同时,我们通过政治课教师的精选、筛选,确立了100个电影、100个电视剧、100首歌曲、50个人物、50个曲艺节目、50个专题的“三、三专题”栏目,组织大学生利用节假日或者课后进行观摩与欣赏,优化思想教育领域,净化心灵,倡导文明与礼仪,全过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建立以导师制为主体的新型班级思想教育网络。在辅导员管理班级的基础上,为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我们建立了以导师制为主体的新型班级思想教育网络,既每一个班级都配备一名思想教育导师,让思想教育深入到班级教育的各个角落。导师的进入,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更加贴近学习实情,更加融于学生生活。实践证明,最近几年,我校连续获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其导师制的教育模式,功不可灭。

另外,学校成立的特困生救助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社团管理中心、心理咨询中心、体育艺术教育中心和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研究小组,都成为强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与指导作用。

二、挖掘高校教育资源,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在开拓大学生思想教育渠道的同时,我们积极挖掘高校教育资源,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建立和完善了校园网建设。我们将每个教学楼上的教室,个个引入网络化的教学资源,让大学生的课后有限的时间内,能够通过网络得到思想教育的信息,领略思想教育的内容,品味思想教育的内涵。像“三、三专题”栏目,就天天链接于网络之中,大学生随时、随地就能接受到教育与熏陶。教育资源的利用,并非只是为学科教学而设立,它对于对大学生进行系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实现科学的人生、形成重要的思想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也具有重要的意义。endprint

(二)开设了高校校内广播。通过每天的广播,向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广播这种形式已经相对落伍,但利用广播这个平台,及时向大学生宣传掌教育方针、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宣传时事新闻、宣传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于完善教育机制,倡导文明做人,其效果不言而喻。

(三)典型宣传。在网络建立之后,我们组织政治教育工作者、学校宣教中心和专业教育团队,通过网络资源、学校数据库、图书馆等,将对大学生具有教育与引导作用的科学家、学者的事迹编印成宣传板,一一呈挂在学校的教学走廊内,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典型的事迹、研究方略和成长相伴每一位大学生,也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

(四)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教育专业培训。为最大限度地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我们每个学期都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培训,让每一位教师掌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脉搏、思想教育的内涵、思想教育的方法,并与学科教学、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全校思想教育的良好环境。

三、立足高校办学实际,组织多种形式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只靠课堂、简单的组织形式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思想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其灵活的组织形式是必需的。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我们结合高校的办学特点,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受益匪浅。

(一)一年一度的大学生艺术节。我们利用一年一度的大学生艺术节,通过让大学生演唱几首歌曲、掌握几个科学家的故事、发明创造一个新型的专利等,引导大学生注重对思想品质有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以班级为组织机构的大合唱、以班级为单位的组织评奖、以班级为单位的量化管理模式,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在对大学生进行系列化教育的同时,也赋予集体主义和奉献教育以新的内涵。

(二)各种形式的维修和服务小组。针对专业的组织形式和教学体系,我们在机电、机械、电子、汽车、计算机、化工、生物、建筑、艺术、等专业中成立了以服务于民的课外活动维修与咨询小组,常年服务于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经常到社区、老年中心、厂矿企业进行咨询、汇报、服务与技术性援助,既体现了大学生的价值,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一次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效果远远超出了课堂与学校教育的本身。

(三)倡导建立院系宣传栏与教学楼和、宿舍文化建设,发挥每一个宣传阵地的作用。我们倡导的建立院系宣传栏与教学、宿舍文化建设多次受到上级的宣传与表彰,同时,院系的宣传栏、宣传平台也成了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大学生通过院系的宣传栏能够全面掌握思想教育的动态、掌握思想教育的要求与内涵,能够及时学习、及时转化为内在的思想教育动力。宿舍文化和教学楼文化,表面上看是一种宣传的形势,其实质隐藏着重要的思想教育内涵,如学校的规章制度、大学生学习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能一一体现,而且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四、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强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常态性建设与实践

大学生思想教育是一常态化的教育过程,既具有时代意义,更具有科学的教育意义,需要我们通过动之一情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索。

目前,针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和网络化的特点,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常规教育的同时,我们正积极的探索以下创新方法:

一是将对大学政治课教学进行优化,除按照教育部门的教学计划完成政治思想教育外,适当增加网络环境下还需要进行的思想教育内容,如网络的筛选、文明上网、网络化的自我检索、网络语言的品质要求等,同时,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由课堂尝试转移到网络教室、转移到教育基地和史实平台,丰富学校思想教育内容,倡导思想教育课贴近高校学生实际。

二是建立与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如专题讨论、专家剖析、电视媒体评论欣赏等,让大学生直接面对教育对象,倡导讨论分化教学难点,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特别是对最具有影响力与时代特征的新闻,做到及时分解、工作到家,让大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明确方向,树立中国梦想,勇于面对困难,畅谈人生,笑对人生。

三是加强网络化思想教育方法的探究,倡导开放网络、强化网络内容、引入新型网络教育机制、发挥图书馆和阅览室的作用,进一步优化思想教育平台。

四是建议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表彰机制,通过激励促进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高等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既需要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更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懈的研究与努力,也只有加强对教育环境的优化,我们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实现育人为本。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