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来了:争夺移动出行新入口

2015-07-15 11:28倪伟杰
支点 2015年7期
关键词:陈晓公交用户

倪伟杰

飞马旅CEO袁岳为它估值10亿美元;武汉光谷创业咖啡总经理李儒雄说它带来了50倍回报;雷军评价说“是刚需”,为此成为它的天使投资人。现在,全国30个城市有近1500万人是它的用户。

它,就是移动出行应用App“车来了”。

“车来了”是从生活中来的:在公交站台等车,有时望穿秋水,等待的公交车依然没有踪影,于是焦虑感油然而生。“车来了”,恰恰能扼杀这种焦虑感。只要打开它,就知道等待的公交车到哪儿了,还有多少时间到站。

“车来了”现在专注于做一件事:提供实时公交准确查询,而将来它可能会成为移动出行的新入口。

3年积累千万用户

“车来了”联合创始人陈晓始终记得,2012年开始创业的第一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咖啡馆办公的日日夜夜。彼时,创业方向并不明晰,存在着极大不确定性。

一次偶然机会,“车来了”初创团队与武汉公交集团合作,凭着过硬的技术底子,仅花三个月就开发出一款智能公交应用。上线后,该应用反响热烈,很快积累了几十万用户。

“大家那时觉得这件事有做头,就开始集中精力专门做这事。”陈晓口中的“这事”,指的是实时公交预报和查询。

几十万用户并不是陈晓的目标,他希望将“车来了”推广到全国。可是,在武汉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在其他城市同样顺利。在分析了全国许多城市的公交数据特征后,“车来了”发现武汉的公交数据质量是最好的,天然准确率可达70%-80%,而其他城市公交数据质量普遍不高,有些城市的天然准确率只有20%。

“要把智能公交推广到全国,就不能单纯依赖地方数据,不然会有很大局限性,发展也会很慢。”陈晓认为,尽管各地公交数据质量不一,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是公交GPS数据。

“车来了”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在同一数据基础上使公交实时预报更为准确。一旦技术得到了积累,就很容易将经验异地移植,也就从底层解决了快速扩张难题。

“车来了”进军的第一个外地城市,是杭州。之所以不选择北上广深,陈晓有自己的考虑:“照理说北上广深互联网基础更好,思想也更开放,可这些地方却不愿意把公交原始数据拿出来。”杭州不仅互联网氛围好,而且愿意把整个城市的公交数据开放。

“车来了”买下杭州公交原始数据后,发现数据质量非常差。不过,以“IT技术男”组成的“车来了”硬是凭着坚实的技术,把杭州公交实时查询做得相当准确。

至于推广,“车来了”采取了最“笨”的办法:在杭州各大公交车站发传单,手把手教乘客使用“车来了”,拉到了不少粉丝,还惊喜地拉来了支付宝的投资与合作。

目前,尽管杭州的“车来了”用户并不是最多的,但正如陈晓所言,杭州给“车来了”提升了信心。随后,“车来了”进军天津,发展迅猛,积累了200多万用户,成为用户最多的城市。

信心爆棚的“车来了”,在成都、重庆、苏州等地攻城略地,积累了良好口碑,目前已在30个城市拥有1500多万用户。

“等公交神器”的秘密是数据处理

移动互联网的世界瞬息万变,虽然开头凭借独特的营销方法聚拢了大批用户,可如果无法真实解决用户的需求,他们立刻会离你而去。

在公交实时查询领域也一样。对用户来说,实时查询的精准性是他们最为看重的。“车来了”是如何做到精准查询,从而享有“掐点等公交神器”的美誉呢?

陈晓解释,“车来了”之所以能精准预报公交实时信息,就在于其对公交基础数据的维护和独特的算法系统,这两者是“车来了”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国内公交线路改线很常见。人们可能认为,改线路并不是很复杂的事,只要把改线的信息记录一下,然后再做相应的修正就行了。可问题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国内公交车改线信息发布渠道并不统一,维护数据有一定难度。

“就我所知,没有一个城市能一下子拿出一份绝对正确的公交线路图,即使是公交集团本身也做不到。”陈晓对《支点》记者说。

针对这个难题,传统的解决办法是,派出专门的道路信息采集员,或者通过用户反馈获取改线信息。但这种方式相对被动,而“车来了”的解决办法则更为主动。

“车来了”拥有公交车的实时GPS信息,公交有没有改线,从GPS信息中马上就能判断出来。若确认更改了线路,还要再判断改了线的公交车在哪里停站。“这比用户反馈、采集员收集信息要靠谱得多,他们做的是信息收集,我们是以公交车真实轨迹为基础作出判断。”陈晓说。

许多人认为,有了公交基础数据就有了一切。但在陈晓看来,公交原始数据固然重要,但有时道路情况太复杂,数据会出现传输中断或漂移的情况,从而导致误差。

比如杭州桥多,在有桥的地方GPS信号会中断 ;重庆山多,路经常绕,GPS信号只要有一点漂移,误差就非常大;成都U型路非常多,对判断公交车行车方向造成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独特的算法予以解决。

“算法是死的,很多情况下不是单纯对数据处理就行得通,需要对相当多的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加以完善。”陈晓认为,他们在智能交通特别是智能调度算法方面研究很深入。“因此我们的算法完善非常快,基本上一周出一个算法迭代。”

目前,算法团队和基础数据维护团队是公司人数最多的部门。正是有了算法积累和基础数据维护,“车来了”才能为用户提供最准确的实时公交查询。

要与地图类产品抢“入口”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出行成了一门技术活,移动出行应运而生。

所谓移动出行,是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连接人、车和路。比如通过传感器获取道路信息,通过定位用户所在位置为用户出行规划合理路线,并帮助用户与各种交通工具之间牵线搭桥。

在移动出行时代,再也不用在路边向出租车招手或者与他人抢出租车了,只要事先在手机“滴滴快的”App上预约下单,出租车就会停在你身边。若不喜欢出租车,坐Uber专车也是不错的选择。自驾到了外地,人生地不熟,那就用百度地图或者高德地图导航。

但在陈晓看来,不论是出租车、专车还是私家车,其实用户基数都较小,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市民是乘公交车出行,它是选择频次最高、用户基数最大的交通工具。“在互联网世界,通常都是高频打败低频,所以专注于实时公交查询的‘车来了’,理应成为移动出行的入口。”陈晓对《支点》记者说。

但目前的现状是,地图类产品是移动出行的入口。在出行前,人们总是习惯在地图类产品——比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上查询出行路线。

“地图类产品成为移动出行入口,这是百度替用户培养起来的习惯。地图类产品连接人与目的地,为用户规划多种出行路线和换乘方式。但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实时路况信息,地图类产品普遍做得不好。”陈晓说。

车来了创始人兼CEO邵凌霜,在《移动出行,地图只是过渡产品》一文中明确指出,地图类产品只是移动出行的过渡性产品。他说:“随着移动出行这一垂直领域内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产品功能逐渐完善和专业化,地图类产品的地位将很可能被后者取代——也就是说,纯地图的功能,将会被导航、打车、公交、地铁、商户信息查询等垂直工具覆盖。”因为,后者的优势“除了告诉你去哪里、怎么去,还将根据实时和未来的情况,合理规划线路,并且找寻合适交通工具”。

如果邵凌霜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车来了”未来就有可能成为移动出行的入口,而它也规划朝这个方向发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移动互联网最终要去平台化

对很多人来说,乘坐公交出行有很明确的目的地,使用“车来了”可解决获取实时公交信息的需求。但是,“车来了”能否将服务延伸到用户下了公交以后呢?

陈晓认为,以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车来了”可从工具向平台化方向发展。

许多互联网公司还没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但已经发现了平台化趋势。比如滴滴和快的,在合并之前,双方大打“烧钱大战”,抢夺用户;合并之后,滴滴快的宣布要在三年内建成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把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都集成到一个平台。“三年内,要让车子三分钟内来到出行人面前。”滴滴快的CEO程维说。

不过,在陈晓看来,平台化还不是互联网的最终形态。百度以做搜索引擎工具起家,现在则做成了一个平台。用户在百度上搜索吃穿住行,再选择自己需要的相应服务。不过最高明的生意不是让用户主动选择,而是主动向用户推送服务信息。这就是去平台化。

现在的LBS服务也有推送服务,但还是被动推送,即用户到了一个地方,就推荐服务。“去平台化的推送服务,是要在LBS服务基础上再往前走一步,比如增加时间因素以及用户行为习惯,这样能给用户提供智能化的生活服务。”

陈晓举例说,到了吃饭时间,手机知道你有点外卖的习惯,就主动推送一个评价极好的外卖餐馆,“最好的服务,不是你需要时想到用这款软件,而是这款软件感觉到你有需求会主动推荐服务。”

这种去平台化的服务让用户感觉很自然,而背后隐藏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是最难竞争的。当然,陈晓也认为,从工具到平台再到去平台,需要一个发展过程。BAT(指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互联网公司)通过一系列收购,当前正走在平台化发展的道路上,更多的互联网公司还处在做工具阶段。

陈晓坦言,“车来了”目前也还处于做工具阶段。“首先一定要把工具做好,做到大家一有需要就来用我们的产品。等有了一定用户基础,再考虑平台与去平台化的问题。”(支点杂志2015年7月刊)

猜你喜欢
陈晓公交用户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等公交
关注用户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陈晓:表演比美女还有吸引力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Effect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Toluene over Copper Based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