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者在硅谷孵化器YC怎么玩?

2015-07-16 04:15
时间线 2015年3期
关键词:渡鸦孵化器硅谷

90后创始人吕骋的野心其实是把电影《Her》中的人机交互方式变为现实。

创业公司渡鸦(Raven Tech)刚刚结束在硅谷知名孵化器Y Combinator2015冬季班的3个月时光。

这家去年5月才成立的年轻公司,旗下产品是一款完全基于语音控制的音乐播放器乐流,用户只需要轻击屏幕说出想听的音乐,比如歌名、歌手名、风格、歌词甚至看书洗澡这样的应用场景,它就会播出相关音乐。

几次登上App Store热搜榜后,目前乐流用户已经突破150万。不过,90后创始人吕骋的野心其实是把电影《Her》中的人机交互方式变为现实——开发基于语音的操作系统Project Flow,在未来挑战iOS与Android的霸主地位。

至于YC,“硅谷有两种孵化器,一种是YC,一种是其他”,如果这句流传在硅谷的玩笑话还不够证明其地位,那么,看看校友名单上这些公司:Airbnb、Dropbox、Reddit……大概就能理解它对于创业者的朝圣意义了。此外,它还以低至0.3%的录取率著称。

作为本期唯一的中国大陆学员,渡鸦在YC有怎样的体验?恐怖的十分钟面试是真的吗?每周二的晚餐味道怎么样?去年从Paul Graham手中接下YC的30岁CEO Sam Altman真的是外向又聪明的“奥特曼”吗?

别着急,时间线君请来了渡鸦CMO席睿为你揭秘。

Q:YC对于你们来说,有什么样独特的吸引力?

A:我想大多数中国的创业公司,都希望能够借助YC打入美国主流的融资和市场环境。

我们去年7月在硅谷设立了办公室。因为渡鸦想打造Project Flow,也就是新的人机交互方式。这么大的愿景,国内大多数投资人都觉得不可能。比如我们去见百度的人,对方建议是“要不你们上到8楼,把公司卖给Robin?”但是在美国,投资人可能也会觉得很难,但他们会说,“我认识谁谁谁能帮到你,帮你们介绍吧。”

Q:传言YC有十分钟魔鬼面试,是这样吗?能否分享一下你们的经验。

A:我们的面试可能有点特别,四位导师分别是Sam Altman、Jessica Livingston(YC创始人之一, Paul Graham妻子)、机器人大神Trevor Blackwell和律师Jon Levy。全程只有几个问题,大概是这样的:

Sam:“介绍一下你们在做的事情吧。”吕骋:“……(此处省略细节)”Sam:“说说你们和XXX、XXX的区别吧。”吕骋:“……(此处省略)Demo一下可以吗?”Sam:“Sure.”

我们拿了两部iPhone演示乐流。因为产品里有一个咻咻咻的声音,几位导师很好奇,Sam拿过我们的iPhone 6仔细打量了一分钟,确认是没有进行过硬件定制的正品,面试就结束了。当天晚上7点,我们就接到电话说通过了。小骄傲地说,其实还是产品和理念说话。

Q:在YC的三个月中,你们都学到了什么?

A:YC其实有点像创业大学。3个月里的固定课程包括上课、小组会和晚餐。我们这一期有20多位专职导师,专长包括技术、产品、管理、法律、财务、公关、市场等,另外还有一些老校友兼职。

导师一般不会长期在YC坐班,大家通过系统查询导师有空的时间,上课地点可能在旧金山市区,也可能在YC会议室或者通过Skype进行。这跟大学选课有点像,有时候也要秒抢,比如有校友就抱怨Paul、Jessica和Sam的时间太难抢到。

导师们在上课时间最关心的问题是:你们在Demo Day要向投资人呈现怎样的产品?多数导师要对三个月后的数据、项目进展和路演效果负责。这个时候,没有人会抽出时间再去空谈梦想。

YC每周二的晚餐是雷打不动的,包括所有的导师和当期学员。吐个槽,现在的晚饭很难吃,就像所有大学食堂的通病。不过晚餐会请到一些成功校友、主流投资人和媒体人来做分享,我们可以在会前会后找到他们,做一对一的交流。

Q:Demo Day的过程是怎样的?

A:当天还是很兴奋的,所有人的展示都很清晰——跟两个月前Prototype Day原型展示日的情况差别很大,当时很多人都不太会表达,我经常听不懂校友在做什么,搞得严重怀疑自己的英语水平——但到Domo Day你会发现,有些项目真的脱胎换骨了。

至于渡鸦,我们获得了七八十个赞,他们对于我们的梦想很感兴趣,也很惊叹来自中国的创业团队有如此大的野心。

Q:从YC出来后,渡鸦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是否有明显的提升?

A:我们跟一些美国本土投资人接触过几次,但他们对于我们这样的生面孔突然约见总是表现得不冷不热。当我把进入YC的消息告诉他们,马上就收到了邮件回复:“恭喜!我和Sam、Paul都很熟,下周我的时间OK,咱们赶紧约起来再细聊一次。”

Q:对于想申请YC的创业小伙伴,有什么建议?

A:最关键是要想清楚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进YC?YC能提供一定的力量帮助创业者打入美国主流市场,但能否把这些资源挖出来,还是要看自己的功底。是否愿意付出7%的股份?早期团队肯定是值得的,但已经起步的团队可能自己去跑市场更划算。是否愿意付出三个月时间?毕竟创始人需要离开产品团队在硅谷待这么久,是否值得还是要好好考量的。

猜你喜欢
渡鸦孵化器硅谷
《查理的渡鸦》(节选六)
北美乌鸦VS渡鸦,谁会赢
渡鸦和小渡鸦
渡鸦和小渡鸦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从银川跳到硅谷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
国外民营孵化器经营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