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换乘车站节假日客流组织与管控研究

2015-07-16 08:05赵晓旭
科技资讯 2015年6期
关键词:站厅扶梯进站

赵晓旭

摘 要:随着地铁成为市民出行首选交通工具,在节假日期间地铁客流增长更为明显,这对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带来巨大压力,特别是大城市的大型交通枢纽,该文以广州地铁广州火车站为例,通过对车站的结构、设备、设施、客流组成、运输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对地铁换乘车站节假日期间客流组织的方式、难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客流管理控制措施,确保了客流组织安全顺畅有序,提升了地铁运输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地铁运营 换乘站 节假日 客流管控

中图分类号:F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211-02

1 研究背景

广州地铁已步入线网运营模式,目前开通运营9条线路,运营里程260公里,车站164座,日均客运量超过600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860万,客流强度和密度均居全国已开通地铁运营城市前列。随着线网不断扩大,开通运营里程不断增加,乘客出行对地铁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尤其是节假日期间,通过搭乘地铁出行的乘客增长明显,给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带来挑战。该文以广州地铁2、5号线换乘站广州火车站为例,研究探讨节假日期间地铁车站的客流组织与管控方法,以期达到安全有序组织客流的目的。

2 广州火车站运营状况

(1)概况。广州火车站是广州地铁2、5号线换乘站,邻近铁路广州站、省、市汽车客运站、流花车站等火车、汽车客运枢纽站场,同时周边分布有多个大型服装鞋帽批发市场,车站周边环境复杂、人流密集、乘客构成多样。广州火车站现有车站管辖出入口7个,市政管辖出入口4个,市政连接通道2条。2、5号线均为地下车站,负一层为站厅层,负二层为站台层,两条线路站厅同层,通过在付费区内的换乘通道连接,两条线路站台均为岛式站台。主要服务设施见表1。

(2)车站客流组成及特点。广州火车站客流构成主要为周边批发市场上下班族、搭乘汽车火车乘客以及换乘客流,日常进出站客流每日约22万人次,换乘客流约18万人次,车站客流高峰期在早上8:00~9:00,下午17:30~19:00两个时段,早高峰以出站及换乘为主,15分钟出站人数约为3000人次,晚高峰以进站及换乘为主,15分钟进站人数约为4000人次,客流超过80%由2号线站厅进出站。

(3)运输能力。2号线列车为A型车,六节编组,AW2定员1860人,5号线列车为L型车,六节编组,AW2定员1408人,二号线高峰期行车间隔2分12秒,5号线高峰期行车间隔2分25秒。行車间隔基本相当的情况下,2号线每列车定员载荷较5号线每列车定员载荷高出30%。

3 节假日客流特点及组织难点

(1)广州火车站节假日期间客流特点。由于广州火车站地处重要交通枢纽及大型批发市场周边,每逢节假日期间,从节前一天中午开始,客流会迅速上升,节前一天晚高峰正常客流与出行探亲、旅游乘客叠加,15分钟进站人数达到5000人次,持续时间约为1.5小时;节假日第一天上午,车站会迎来出站高峰,15分钟出站人数达到4500人次,持续时间约为3~4小时,节假日最后一天中午开始,车站迎来返程进站高峰。整个节假日期间车站日均乘客数量较平日增长30%以上,客流长时间在高位运行。

(2)节假日客流组织难点。其一,单程票使用率高,售票能力不足,广州火车站节假日期间外地乘客较多,较多乘客为初次搭乘地铁,对自动售票机操作使用不熟悉,购票时间较长,节假日期间单程票使用率接近40%;此外,2号线站厅自动售票机分布于站厅两端,但绝大多数乘客均从其中一端进站,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难以发现另一端有同样数量的自动售票机。其二,进出站通道过于集中,换乘通道距离较短,80%的乘客从2号线进出站,导致2号线站厅、出入口通道人流过于集中,且出入口均集中于站厅一端,进出闸机通过能力有限,设备使用不均衡。2号线与5号线换乘乘客在一条换乘通道上换乘,换乘通道较窄且距离短,客流高峰时换乘通道较为拥挤。三是站台空间不足,车厢满载率高,5号线站台较为狭窄,空间不足,容纳能力有限,同时因为“就近心理”,较多乘客拥堵在靠近扶梯的一端站台,站台空间利用率没能实现最大化;同时,因节日出行乘客众多,2号线嘉禾望岗方向与5号线滘口方向因车厢满载率较高,经常导致站台乘客无法全部上车的情况。

4 节假日客流组织管控对策

(1)增加人手,加强引导。每逢节假日期间,车站会在日常正常岗位的基础上增加30%~40%的人手应对持续的大客流冲击,当站厅购票乘客较多,购票速度缓慢时,车站增开6~8个人工售票点,提高售票速度,同时安排人员加强引导,合理引导乘客到较少乘客的一端进出站,提高进出闸机通过效率。

(2)启动车站客流控制。车站大客流已达到一定流量时,采取控制站内及控制区域内乘客数量、确保车站客流组织有序。首先,一级客流控制,当2号线或5号线站厅或站台客流较大时,车站启动一级客流控制,站台压力较大时,对5号线扶梯口、换乘通道进行客流控制,延长5号线站厅扶梯口处的铁马,站厅压力较大时,将5号线其中一条扶梯改为站厅至站台方向;视情况在换乘通道处用铁马设置拦截口,分批放行换乘乘客,同时在5号线付费区中部扶梯前设置回型铁马减缓站台乘客压力。其次,二级客流控制,当实施一级客流控制时间较长,客流无明显减少时且付费区内容纳乘客达到面积的2/3时,车站启动二级客流控制,控制位置为2号线站厅、换乘通道。指引出站乘客在指定出闸机出站;将2号线其中一端部分进闸机关闭,引导乘客到另一端购票进站,减缓付费区内客流压力。最后,三级客流控制,当二级客流控制后,购票、进站压力仍未缓解,且站厅非付费区容纳乘客达到2/3,影响出站乘客时,在A口、D口进行三级客流控制。具体实施为在2号线出入口长通道设两道拦截口,分批放行进站乘客,减缓站厅客流压力;其中部分出入口只出不进,做好拦截;在五号线出入口平台处设置回形铁马,分批放行乘客。组织乘客分批进进站时,各个关键点均有员工把守,“控、放”时机和节奏由专人指挥,“控”前做足准备工作,“放”时提醒乘客不要抢行。

(3)启动线控、网控。若在启动三级客流控制后,车站进站、换乘客流仍无法缓解并且有持续增大趋势时,中心站站长向控制中心申请启动单条线路级客流控制。接到启动线控命令时,需要配合线控的车站立即按本站限流方案,在10分钟内实施现场的客流组织,将进站客流限制在规定数值之内。经采取线控后,客流仍无法缓解且有增大趋势,或者换乘站到站列车满载率超过90%时,中心站站长以上人员可申请网控,经报部门分管经理以上人员同意后,上报控制中心。具体配合车站情况见表2。

(4)扶梯故障情况下客流组织要点。当站厅付费区通往站台的其中一台扶梯故障时,2号线原则上保证一台扶梯由站台往站厅运行,及时疏导站台乘客;5号线保证每组3台扶梯中必须有一台运行方向为站台往站厅,另一台运行方向为站厅往站台。

当站厅付费区通往站台一端有两台扶梯故障时,2号线将故障扶梯当做步梯使用,5号线保证每组扶梯必须有一台为站台往站厅方向运行。凡是扶梯故障期间,必须安排专人在扶梯口处进行乘客引导,防止乘客拥堵,必要时可及时启动客流控制。

(5)客流组织关键点。一是2号线站厅区域。节假日期间2号线站厅聚集乘客数量较多,站厅拥挤,影响购票秩序和乘客进出站安全。车站安排人员加大疏导力度,防止等候购票乘客滞留,减少进出闸机前被阻塞现象,划分专门等候区域。二是2号线、5号线站台区域。候车乘客较多,容易聚集在站台某一区域,上下车不及时导致夹人夹物现象以及屏蔽门无法正常关闭等情况。加派人手到站台指引乘客按顺序排队上下车,合理安排屏蔽门前排队候车乘客人数,列车进出站时与司机加强联控,及时确认缝隙安全。三是站台、站厅扶梯口区域。广州火車站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携带大件行李乘客以及携家带口乘客较多,上下扶梯时极易发生人员拥挤甚至摔倒受伤情况。车站在客流密集时间段内,重点加强扶梯口监控,引导不方便乘客使用专用电梯,最大限度避免客伤甚至踩踏事件发生。

5 结语

通过研究与探讨,地铁车站在节假日客流组织与管控上,需要做到未雨绸缪,全面预想,根据车站现场实际情况与客流变化有序开展,树立客运安全意识,在确保乘客出行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耿幸福,宁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 程刚,操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 楼思远.APM线客流指标及客运组织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4(22):234.

[4] 李玉华.广州地铁大客流现状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4(19):255.

猜你喜欢
站厅扶梯进站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厅环境设计
拆梯人和扶梯人
地铁多线换乘车站火灾模型实验研究-(4)换乘通道火灾*
安全乘扶梯
进站口上下行载频切换时引起ATP制动问题分析
春运期间北京西站共有154.8万人次刷脸进站
地心游记(四)一位向导
地铁换乘车站站厅公共区面积控制标准
乘扶梯
旅客对大跨度站厅振动主观感知的调研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