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探讨

2015-07-17 01:59宣依娜汪富泉
亚太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民办优势特色

文/宣依娜 汪富泉

一、引言

国外民办高职起步较早,例如韩国在20 世纪80 年代民办大专已占同类学校的85. 9%,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经费中,民办经费占50%以上并呈逐年增多趋势[1]。民办职业教育也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指出,应该认识和支持非政府机构在技术和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他们往往能够提供十分宝贵却又容易被忽略的资源贡献[1]。我国民办高职教育起步较晚,2001 年,我国经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聘资格的民办高校仅89 所[1],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10多年来,我国民办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更是异军突起,到2013 年,仅广东民办高职院校达28 所。在民办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民办高职院校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办出自已的特色,促进学校又快又好地发展,正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二、民办高职院校的优势、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优势

据研究,民办高职院校具有六大优势。一是产学研结合优势: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民办高职院校大都依托行业或企业办学,在办学目标定位、人才培养层次类型定位、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更能贴近行业和用人单位需求,更能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更有利于完成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因此比公办学校能更好地做到产学研结合。二是就业优势:民办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会充分考虑是否适应市场需求,课程设置有利于对接职业岗位,教学过程有利于对接生产过程,毕业生能更快适应岗位工作。同时,其企业内部的岗位也能为毕业生提供初次就业保障。三是机制优势,民办院校最大的优势是机制灵活,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立新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除此以外,民办高职院校还具有资金优势、品牌优势、文化优势等。

(二)发展机遇

国家对职业教育十分重视,把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务院2014 年5 月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 年6 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刘延东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作重要指示。习主席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为什么国家这么重视呢?这是因为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因而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技术、有专长,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习主席号召,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高职院校正好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国家的重视,社会的需要给了高职院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

高职教育迎来了最好的机遇期,但是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这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高职院校数量众多。以广东为例,2013 年全省各类高校138 所,其中职业技术学院77 所,约占56%;其二,办学形式多样。有公办、民办、独立学院等等,2013 年广东民办高职院校达28 所。其三,在校生份额相对较小。2013 年广东高校在校生总数1709881 人,其中高职学生658730 人,仅占38. 5%。学校多,学生少,学校之间特别是民办高校之间将展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市场竞争,因此民办高职教育又面临严峻挑战。二是民办高职院校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较多问题。就学校本身而言,表现在办学理念存在误区,定位不够准确;管理体制和模式制约学校发展;生源质量较差;师资力量薄弱等。就外部环境而言,民办和公办高职的竞争不在同一个起点上,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被挤压,甚至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国家对民办高职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政策性、机制性障碍尚未突破;社会对民办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考生和家长不愿报读民办高职院校等。

优势和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民办高职院校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困难,迎接机遇,接受挑战,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办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

三、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探讨

每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优势和资源条件。如何从自身条件出发来打造高水平特色高职院校,创出自己的品牌呢?笔者拟从发展模式特色、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新发展模式

一所学校的发展模式,是学校的顶层设计。一种好的顶层设计能推动学校创出特色和品牌,否则可能阻碍学校发展。顶层设计可简单概括为三个定位、两个目标、一个规划和发展模式。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如学校的区位,办学资源条件和优势等)和社会经济需要确立学校的服务面向定位、学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定位等,根据定位确立学校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根据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紧密围绕发展规划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加强各项软硬件建设。在发展模式上,不能只是盲目地追求规模,要深入理解高职教育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内涵,加强内涵建设和扩大规模并举,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只有协调发展,才能确保持续发展,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特色发展。

(二)培育学科专业特色

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做法很多,笔者认为下述三点是比较重要的。一是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时,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传统优势和办学条件,加快专业改造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形成结构协调、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在确定本校为特色专业培育时,要切忌跟风追随,效仿别人的做法,人家搞什么特色专业自己也搞什么优势特色专业,照搬照套别人的模式。为了缩短与高水平示范高职院校的差距,要依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专业发展上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优先发展自己的优势专业,培育和凝练专业特色,通过差异化发展和错位发展加强特色专业培育。二是对培育专业要着力加强专业和课程的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围绕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逐步增大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教学水平,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提高专业和课程教学水平。三是依据地方经济和产业优势,培育相应特色。通过若干重要抓手和重点项目推进特色专业建设进程。以广东文理职业学院为例,依托廉江高新农业、特色果业等规划“学校+ 高新农业”、“学校+特色果业”等项目;依据学校位于廉江开发区和电器产业园区等构建“学校+产业园区”,“专业+企业联盟”,“专业+大型企业”等项目,走与地方和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使自己的某些专业和课程尽快跻身于同类院校前列,以此为示范和引领,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三)凝练人才培养特色

要在竞争中获胜,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应该牢记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突出特色呢?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教育的意义就是激发学生把自己的优势和潜能调动出来。高学历不一定适应每一个人,没有高学历也可以成为优秀人才。学历重要,能力素质更重要。这一点对民办高职院校尤为重要。因为民办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较差,学生入学时理论基础也不够扎实,面对这个现实,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优秀人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学校和教师要肩负起培养造就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和责任,学生要对成人人才充满信心。

(2)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是要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学生道德文明素质和职业素养。二是要加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联动,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职业技能竞赛与日常教学工作的统筹协调。三是要加强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模式上,要对接生产过程,与企业和用人单位深度合作,改革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教学模式。推行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要去掉那些陈旧的、过时的内容,理论知识传授以实用为本、够用为度,避免空洞说教,增添用人单位迫切需要的课程体系、内容体系和有关知识。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改革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兼顾。提倡边讲边做边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统一,学训一体”。

(3)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技能培养

根据高职教育的时代特征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为使学生既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专长,可以采取以课程教学(包含理论和实践课程)为主体,以课外素质拓展和就业创业教育为两翼的“工学结合、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课程教学主体的改革实践主要包括:课程体系设置改革,删减不必要的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和学分按4:6 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重组和改革,删减重复、陈旧内容,增加适应社会和就业需要的新内容;化繁冗为简洁,化空洞说教为案例引导,开门见山。课外素质拓展改革:可设置3 -4 学分,在过去单一技能竞赛的基础上拓展到多样化、系统化素质培养。开展以院系、专业、班级、社团、兴趣小组(可由学生自主、自由组合)等为单位,由学校、院系、团委、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小组自主推选学生为负责人)牵头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指导,以增设课外素质拓展学分为抓手,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形成素质拓展体系,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特长。开展项目可多样化,如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竞赛;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竞赛;科学文化素养拓展;沟通交流技巧,学生自主设计的各类项目等等。课外就业创业教育改革:可设置1 -2 学分,在教学计划安排校外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技术能力培养体系,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等时间,实施现代学徒制,到用人单位实地锻炼,解决学生与岗位工作适应缓慢、学生就业难或就业不对口,就业竞争能力低等问题,弥补就业教育短板。同时也有助于解决企业招工难、企业用工稳定、劳动者收入、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等问题。另外,鼓励优秀学生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产品设计开发,市场开发,开发产品或工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对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和创业教育。素质教育学分与就业创业教育学分融通。

笔者相信,如果能够扎实推进和实施这样的培养模式,过不了几年,人才培养特色就会凸显出来。

猜你喜欢
民办优势特色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特色种植促增收
矮的优势
中医的特色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完美的特色党建
画与话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