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2015-07-17 12:57张菊梅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记忆力培养教学

张菊梅

摘 要:教师教给学生多样化的记忆方法,就等于让学生掌握了记忆的致胜法宝,学生如同找到进入知识宝库、学科宫殿的一把钥匙,他们就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千帆竞争,百舸争流。记忆不再是一个乏味、枯燥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了趣味的、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学生乐于记忆、善于记忆、巧于记忆,那学习效果自然就会逐日提高,我们教师会赢得学生的尊重,我们教师的价值也就会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教学;培养;学生;记忆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19-02

生物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而学习是复杂的智力活动,一刻也离不开记忆。”科学研究也表明,人的大脑的功能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开发和利用,人的记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挖掘出来的。小学阶段正是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而且也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能力。也许有人会说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电脑,手机等先进工具的超强储存功能能帮助我们记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的知识,我们还有必要费时费力地去培养自己的记忆力吗?然而我要说良好的记忆力才是一个人毕生的财富,试想一下,没有了电脑,手机我们的大脑一片空白那将是多么可怕啊!和别人交流时我们也不可能一直抱着电脑去查找谈资吧?

我是执教在农村的一名小学教师,担任着一个班级几乎所有科目的教学任务。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我深知良好的记忆力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记忆力的培养,常常指导他们用较为有效的方法去记忆学习的知识。下面我将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来谈谈我是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记忆力的。

一、有的放矢——明确目标记忆法

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标,这个目标它诱惑着人,引导着人,使人步入更高的境界。在每天的晨读中我都会给学生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是背诵一篇课文,记住哪些单词,也或者是熟记哪几个公式。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方向,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东一翻西一翻,一个早自习下来自己都不明白到底记住了哪些知识。这样的做法在中、低年级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学生年龄小,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任务并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不知道怎么去安排记忆学过的内容,因此,老师给帮他们定目标是很关键的。

二、理解记忆法

通过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而记忆材料的方法就是记忆法。到了中、高年级,随着一定知识的积累,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这时要记住一些诸如科学概念、法则、规律、诗句意思、句子含义,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有意义的知识时,我都会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知识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使之长久地保持在自己的记忆中。当然,理解记忆不能苛求学生一字不差地照搬课本背诵,只要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基本含义就行。科学研究也表明,理解记忆的有效性和长久性都优于机械记忆。

三、分类记忆法

如果能将记忆的内容按一定的类别进行分类,那么记忆就会容易很多,因为分类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具有记忆的功能,孩子们一边在分类理解,一边就已经记忆了。如学生记忆某一册英语单词时,我引导他们用这样的方法,先把单词分成颜色类、食品类、水果类、文具类等几大类,然后再一类一类地集中记忆,这样记忆词汇就容易多了。

四、串词记忆法

当我们在背诵那些词汇之间毫无联系或一篇较长的文章时,就需要靠‘串词的方法来记忆。比如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记忆我国的四大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学生往往搞不清它们由北向南的分部顺序,于是,我就提示学生将每个词汇的第一个字串起来,即‘渤黄东南,学生就能比较快速而且长久地记忆了。又如:我国的四个直辖市,我把它们串成“重上北天”来让学生记忆。同样,需要背诵一篇内容较长的文章时,也可以先给每一个段落确定一个中心词,然后通过分析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后将其一个一个串联起来,这样在背诵的时候就不至于漏掉某个部分,而且在复习的时候,只要还记得那个词串就能够把文章回忆起来。

五,比较记忆法

对相似而又不相同的识记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弄清它们的异同而进行记忆的方法就是比较记忆法。在整个小学阶段,生字的教学是语文基础训练的重中之重,其中有许多字音相同,字形相似的字,要想让学生熟练不掌握,通过比较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如“请、情、清、蜻、晴”这几个安的教学,我会引导学生先找出它们的相似点,即共同的部首‘青,然后再通过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分析它们的字义。这样学生既能快速记忆每一个字,又能在运用时加以区分,根据偏旁所表达的含义正确使用,这一方法在英语单词的教学中同样适用。

六、限时记忆法

所谓限时记忆就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记住一定量的知识。限定时间,无形中就会给学生施加压力,而压力也正好是学习的动力啊。课堂上我常常给学生规定长则五分钟,短则一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或者记住几个单词,几个短语,或者几句名言,一段文字……学生们在这样相同的时间,相同的环境中还行成了竞争意识,他们你追我赶,记忆的效果也就非常明显。

七、想象,回忆记忆法

在古诗词及写景状物的文章的教学中,我常常会用想象的方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与自己实际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如在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时,我让学生闭着眼睛去想象词中所描绘的:夏夜、明月、喜鹊、稻田、蛙叫、蝉鸣、星空、溪流、小桥……由于这些事物和场景都非常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他们很快就能理解并背诵这首词了。而回忆记忆法也是我在教学常用的方式,上完一节课我会给学生留下几分钟时间依然让他们闭上眼睛(排除干扰)去回忆本节课所学的重要知识,尝试回忆。这样做,虽然比照本宣科费力气,特别是在回想不起来的时候就需要开动脑筋,但是也因此而让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记忆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有一点适用于所有方法,那就是及时复习。复习是加强记忆的最基本的方法。人如果离开这一方法就无法形成巩固而长久的记忆。有句关于记忆的名言总结了复习的作用——除了汗流满面以外,没有其他获取的方法,要获取丰富、长久的知识,就必须付出劳动,付出汗水。因为记忆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增强记忆力就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充满汗水和心血的勤奋复习。大量实验证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越到后来就越缓慢,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根据遗忘的这一规律,必须及时进行复习。如早上识记的晚上复习一次,晚上识记的则在第二天早上复习一次效果较好。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用适合他们的方式去记忆知识,还要时常提醒他们进行及时的复习以巩固知识,尽可能让他们记得轻松,记得牢靠。

总之,教师教给学生多样化的记忆方法,就等于让学生掌握了记忆的致胜法宝,学生如同找到进入知识宝库、学科宫殿的一把钥匙,他们就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千帆竞争,百舸争流。记忆不再是一个乏味、枯燥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了趣味的、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学生乐于记忆、善于记忆、巧于记忆,那学习效果自然就会逐日提高,我们教师会赢得学生的尊重,我们教师的价值也就会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猜你喜欢
记忆力培养教学
你的记忆力好吗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超强记忆力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