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阅读指导

2015-07-17 14:04许明芳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精神力量读物课外阅读

许明芳

摘 要:学生的阅读世界是无限的,需要我们做他们课外阅读指导的“有心人,知心人”,真正让阅读成为他们成长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61-01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取决于他的阅读力量。”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更关系到一个人的精神发展高度。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续,更是充分体现学生的阅读水平,知识广度,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有段。因此,教师必须运用用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和启发有效的课外阅读。这里,我就过去对中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谈几点启示。

一、激发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老师关注的东西比较关注,所以用讲故事的方法诱发他们的兴趣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记得有一次,我给他们讲有关《三国》的课文,便讲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可讲到关键处,我戛然而止,把最精彩的一段故意略去,调足他们的味口后,鼓励他们自己去阅读。后来,在班上也兴起了一小股三国热。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也可以多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读书故事,把他们的故事讲进书中,让他们成为故事的主角。这样,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二、教给方法,让他们学会阅读

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让他们在有兴趣了基础上,能习得一些读书方法。这样,他们也能事半功倍,领略好书的精彩。

1、选读。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篇章或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所谓精读,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速读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不谛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同时,大量的好书好文需要孩子们不带压力地去读,全凭兴趣,全靠爱好,自己想读哪类书就去读,只要不是影响身心健康,都能涉猎。这样的“素读”应该是最多的。至于在读课外书的过程中批注摘录,在中段时最好不作更多要求,因为这时主要还是以培养兴趣为主,给了太多的负担会阻碍他们的阅读欲望。

三、创设条件,让他们尽情阅读

1、建立班级图书角。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建立起班级图书角。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可以给每本书编号,分类存放,这样学生也好查找。同时,每个学生有一个专门的借书号,要借书时,直接把借书号告诉图书管理员,这样既快又省事,而且,教师也方便定期了解每个学生的借阅读情况。当然,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需要做得仔细了:每本书是谁捐的,是什么书,书是多少号,什么日子谁借去看了,哪一天还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细心,每一个步骤都能在借阅登记本上反应出来。这样的图书角,是有序的,孩子们不用为没书看烦恼,不用为书太少而发愁。小小图书角真正发挥了大作用。孩子们也可以尽情地享受阅读了。

2、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要不惜嘴功地调动,要常在班上念叨,特别是表扬最近看书投入的同学,期以达到“表扬一个,影响一批”的效果。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甚至能够在每节课的挤出几分钟,让他们捧书而读。

3、开展活动进行阅读。活动是最好的促进平台,班上要经常开展有关活动,比如组织朗诵会、好书推荐会、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4、帮助选择读物避免盲目性。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 ,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如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予以推荐;结合优秀的儿童文学奖获奖书目推荐,如冰心儿童文学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等。

学生的课外阅读影响他们的深度发展,而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水平需要教师做许多长期的工作。他们的阅读世界是无限的,需要我们做他们课外阅读指导的“有心人,知心人”,真正让阅读成为他们成长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精神力量读物课外阅读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强大精神力量激励科研前行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无锡市应急管理局 打造党建品牌 凝聚“走在前”精神力量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用文明创建凝聚精神力量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