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2015-07-17 19:10卢艳荣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写作文习作作文

卢艳荣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令老师和学生头痛的事。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

关键词:语文;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95-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令老师和学生头痛的事。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他们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我们在批改作文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作文如出一辙,没有任何新颖性,甚至和一些参考作文书中的作文雷同,学生习作没有亮点,于是教师常常抱怨为什么不会写作文?写作水平怎么这么低?我们教师只把问题归结为学生智力低,写作水平低,根本没想过结症就在于自身的教学。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生怕学生写不好作文,教师从备课开始就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写作方法等各方面着手考虑,在教学时将这些内容教给学生,导致学生写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同时目前的作文教学,一般一篇作文从指导到学生习作完成,再到老师批改,最后到老师讲评,历经两周才能完成,这样不仅战线拉得过长,而且反馈信息慢,学生的学习效率必然低。另外,作文的批改总是由教师单方面完成,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这样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教师一味地以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使学生很少能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所以很多学生怕谈作文,,认为写作文是烦事、苦事。自己写作文就凭空想象,东拼西凑,乱写一通,。这些都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厌恶之情。

二、让作文走进生活

生活本身是丰富多采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生活的反映,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教学生学会去"爱"。爱山,爱水,爱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小物件;爱看书,爱收集,爱手工制作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爱,孩子们的情感更丰富了,头脑中储存的东西更多了,他们会随笔写下精彩语句。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导致学生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也就写不出生动的作文。事实证明,学生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就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所以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三、创造氛围,让学生自己想作“文”

我们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自己作文,要对他们的创新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极发现和了解事物,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们要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然后运用自己的想象,或者感悟,重组语言,进行“作文”。只要是书上和其他同学没有用过的,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的叙述,一个词语的新用法,教师都要抓住机会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尝到独立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树立他们独立写作的信心,也借以激起其他学生的创造欲。尤其是在课堂上新学的词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运用,再要求学生把它们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对于有自己新观点、新体会的作文,可以在课堂上当作范文读给其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讨论,为什么写得,好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写,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创造,如何创造。

四、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每次学生习作时,努力寻找学生习作中是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发现学生下笔有困难,耐心予以点拨。作文就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文章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教师适当的激励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让一些中等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还可以激发上等生的竞争意识,作文交上来后,评语多以赞赏语气。这样做既使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又让他们愿意改正习作中的不足。渐渐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再为难了。

总之,作文教学之路是艰难的。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技巧,注重作文评改,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创设最佳的情境,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猜你喜欢
写作文习作作文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