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伯鲁书法散论

2015-07-20 09:16
戏剧之家 2015年15期
关键词:帖学晚清

赵 顺

(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宋伯鲁书法散论

赵 顺

(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帖学书法在中国书法史的长河里占据着主导地位,至晚清,帖学与碑学交错影响着中国书坛。民国书法尤其是陕西书法在继承晚清书法观念的同时又有所改变,这一时期,由于碑学思想的批判,提倡帖学的书论增多,很多书家都在自发地研习帖学,因此,他们在创作风格上也较为自由,有些书家擅长小楷,有些书家擅长榜书,还有些书家吸取敦煌写经以及简牍帛书之精华。在当时碑学盛行的时风下,宋伯鲁能坚守帖学,不为时风所扰,实属不易,这与他长期所受的文化教育及自己的审美观念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晚清;帖学;宋伯鲁

一、宋伯鲁生平及交游

宋伯鲁(1853—1932,字子纯,号芝洞,又号芝田,晚年又号钝里、心太平轩老人),陕西礼泉人。清末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书画家和诗人,精通书画、鉴赏与收藏的艺术家,也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以诗、书、画称于世,被誉为“三绝”。宋伯鲁著述甚丰,先后完成了《陕西通志》、《泾阳新志》、《西辕琐记》、《知唐桑艾录》等著作的撰写,其“著作颇多,共计二十种,百余卷”。

艺术家生活成长环境和学习的经历必然对其性格及艺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宋伯鲁早年失怙,家境贫寒,这些因素使宋伯鲁在其后的为官生涯中,一直保持谨慎、勤奋、俭朴的生活态度。而风格即人,性格的质朴决定了宋伯鲁在艺术上平淡天成的审美主张。宋伯鲁的书法,出于书法帖学一路,乃二王、赵孟頫一脉颇为用功临习。在书法的实践中,牢守自己的书学思想,对传统书法的认识有着独到的见解。

宋伯鲁在京任职期间,和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来往甚密。宋、康、梁的交流更多的是在维新变革上,从宋伯鲁对书法的认识上,他对康有为所倡导的“尊碑抑帖”的书学观点并不盲从。康氏曾在《广艺舟双楫》中说:“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对此观点,宋伯鲁存有异议,他说:“近人好写魏碑,不知魏碑古则古矣。晋人雄秀之气不可见矣,且北碑讹字极多,不可究诘遗误后人。非浅而学者利其便于藏拙,不觉坠入恶道。”

二、宋伯鲁书学思想

在书法的学习取法上,宋伯鲁取各家之长,潜心研习。他曾说:“余少习欧阳信本《黄甫诞碑》,小楷学《灵飞经》,后乃仿松雪《道教》、《龙兴》、《虎邱》及其他各行书,兼习《定武兰亭》,旁涉阁帖。沿流讨源,复多涉宋明以来诸名家。积之既久,始恍然,‘二王’以后,断推松雪翁为集书学之大成,余子各得会稽乔梓一体耳。”宋伯鲁平生服膺赵孟頫,他在书论中对赵氏书法给予了肯定和维护,“松雪翁临古刻最多,一生宪章二王,其目中无孙虔礼久矣,何况余子而资性拙钝者去之愈远,莫名奇妙斥之为妩媚,殊不知二王书容有一笔不妩媚者乎?”宋伯鲁尤其喜欢赵孟頫的小楷书法,他在《赵文敏小楷赵府君阡表稿真迹》后,跋曰:“魏公小楷书闲邪公家传,与韩文三叙笔意略相似,而三叙尤得钟王神髓。此卷笔意雅近,三叙潇洒遒丽,神明规矩是于此道得大解脱者,静观数过自谓眼福不浅。”

宋伯鲁的书法及书学思想和审美品味等均受赵孟頫影响甚大。他的书法始习赵孟頫,后得力李北海,后上溯至晋人。他说:“学问之道与年俱进,惟书亦然。少时喜松雪书,中年以后揣摩晋唐,后乃究心阁帖,得力于晋人者不少。”宋伯鲁小楷书法作品就入其精神处。宋伯鲁书法用笔圆润遒劲,笔势舒展,清劲秀雅,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都来源于赵孟頫。他不仅学赵孟頫的楷书,还学习其行书“醇雅典则”和草书“天真烂漫”的艺术特色。宋伯鲁跋赵松雪《行书千文》云:“董思翁晚年始知魏公书法之妙,其前所著《画禅室随笔》似尚未窥见晋人楷法行草源流。”

宋伯鲁主张“必取法晋人,固也。然晋人多善书亦自有传授,然学者必折衷于二王。”宋伯鲁认为书学是以晋人为宗,变化而来的。他说:“书至晋人犹文字之有史汉,有八家,舍此不图,乃欲逃入别途以成名难矣。”宋伯鲁强调“宗晋”,实际上是推崇晋人书家的高尚品格和创作精神。在宋伯鲁的书学道路上,他虔诚临习王羲之法帖,得“二王”之神最深。宋伯鲁认为唐以后至宋元的书家其取法都是从“二王”出,而学晋人书法以得王羲之书法真髓为要,他说:“二王楷法所以优绝古今者,以其温厚和平中寓流宕妩媚也。”光绪三十二年(1906)三月,宋伯鲁赴新疆途中所临《王羲之兰亭序》,笔力劲健,用笔流畅自然、不激不厉,字态生动,妩媚中又不失含蓄。

《圣教序》为百代楷模,自唐、宋以来翰林多学此碑,宋伯鲁对此碑也有精深研究。宋伯鲁在《心太平轩论书》中说:“怀仁集右军书,宋人呼为院体不学之也,然细考唐人所书碑版,无不习《圣教》者。此宋人书法所以远不逮唐贤也。”丁卯年(1927年)宋伯鲁为所藏未断本《宋拓圣教序》作跋曰:“予近获怀仁集圣教序未断本,首尾完好,……予所得皆为宋拓,而其闻不无一二可疑,故志之,以俟赏鉴家审定焉。”跋文中,宋伯鲁对已断本《圣教序》中所残损的字作了详细的补充说明,资料弥足珍贵。宋伯鲁书法深得《圣教序》之神髓,用笔刚健挺劲,结构平正端庄,对于王羲之书法的潇洒气韵以及平淡天成的艺术气息有深入的理解,这也体现了宋伯鲁对王羲之书法的忠实继承与弘扬。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166-01

作者简介:

赵 顺(1988-),男,汉族,山东菏泽,现为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

猜你喜欢
帖学晚清
心与形:帖学与碑学
清代帖学书风专题
论李双阳的新帖学创作
论龙开胜的帖学创作
有情总被无情恼
新帖学价值范式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