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侃大数据

2015-07-20 23:42邱元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吉特魔镜淘宝

邱元阳

当云计算快要淡出人们视线的时候,“互联网+”却挟裹着行政计划扑面而来。于是乎,一系列名词又开始焕发新的活力。

移动互联的冰山已经崭露头角,“互联网+”的公式无疑是用在电子商务上的。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正是构成“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也是它的组成部分。如果把云计算看作引擎,大数据则能提供强劲的动力。大数据的威力是隐形的,当它形成一张网络覆盖到社会的角角落落时,却让人感到可怕。

概念早已不需要解释,无论跟自己是否能沾得上边,大家早已是趋之若鹜。似乎没有搞大数据,就是落伍了。正如TED创始人丹·艾瑞里说的那样:大数据就像青少年谈性,每个人都在说,不知道谁做了,每个人都认为别人在做,所以每个人都声称自己在做。

对于国内网民来说,能直接感受到大数据的作用的,大概是在淘宝等购物网站上的体验。阿里巴巴十几年来对商家、商品、用户等资料的积累,确定无疑就是一种大数据。针对用户的浏览过程来分析其偏好并定向推送关联信息,看似没有多大技术含量,但它却是建立在大量相互联系的数据的基础上的,最终的威力不容小觑。

人们常说“用数据说话”。于是,“啤酒与尿布”这一营销案例的功劳也扣到了大数据的头上;淘宝数据平台得出的“新疆妹子胸部最大”的结论虽然搞笑但却真实;微软利用大数据两次成功预测奥斯卡奖项(分别成功预测24个奖项中的19个和21个)却让人惊叹不已。

而大数据案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关于怀孕推测的数据挖掘实例。一位客户指控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塔吉特门店竟然将婴儿产品优惠券寄给他尚在上中学的16岁女儿,但不久他却又来电道歉,因为女儿经证实真的怀孕了。塔吉特百货就是依据该女生的购物数据,从零食和日用品的变化,通过相关分析推测出该女生可能怀孕。这个案例中大数据的准确分析让人吃惊,但它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却更让人吃惊。在大数据面前,我们就好像赤裸裸地任人观看,没有一点儿隐私可言。

在大数据的侵略下,我们无力而又无奈。正如互联网隐私专家史提芬·瑞本所言:“Privacy is dead——get over it(隐私已死,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当没有人考虑我们隐私的时候,大数据就可能成为企业的终极武器了。美国政府启动的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铺天盖地的名词炒作,让人们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兴奋不已,无数说道者和创业者都跃跃欲试,意欲踏入这一IT狂欢。

在互联网时代,以大数据驱动的行业变革正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百度春节迁徙图、旅游热点预报、淘宝个性化购物推荐、梅西百货的实时调价、莫尔顿的异地推特订餐……无不向世人宣告着大数据的成功。

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驱动、精准营销、数据可视化翩翩而来,“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数据革命迫在眉睫。大数据很美,这个超现实主义的名词代表着一种前进方向,但大数据不是万能的,价值变现不是即时的。

马云说,很多人还没搞清楚什么是PC互联网,移动互联来了;我们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的时候,大数据时代又来了……不是我们不适应,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数字永生。脱去神秘的外衣,才能通过大数据打开另一个时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

猜你喜欢
吉特魔镜淘宝
布吉特女士的遗嘱
新年促销上淘宝搜轻兵器企业店
上淘宝咯
男子捡鹿角遇棕熊,咬伤熊舌保命却没躲过法律制裁
我的小“魔镜”
布丽吉特:从法语老师到“第一夫人”
打开,打开
爱丽舍宫让“@布丽吉特”改名
魔镜城
淘宝试衣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