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探析
——壮族手巾舞

2015-07-22 08:14刘荣蔚文山学院艺术学院663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9期
关键词:文山壮族舞蹈

刘荣蔚 (文山学院艺术学院 663000)

文山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探析
——壮族手巾舞

刘荣蔚 (文山学院艺术学院 663000)

壮族手巾舞是壮族传统的舞蹈,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手巾舞起源于原始的祭祀乐舞,是壮族侬、沙支系的一种集体舞,此舞是用两块白手巾结合劳作来表现,多在节庆、婚嫁喜事时跳,参舞人数不限。每逢节日来临,壮族人民都会穿上盛装,背着装有糯米饭的竹箩,带上手工刺绣到壮族较为密集的乡镇赶街,跳起欢快热烈的手巾舞,来欢庆金秋五谷丰登的场面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祝愿。本文从文山壮族手巾舞的历史背景出发,阐述了手巾舞的艺术形态和表现特点,论述了保护和传承手巾舞的重要意义,进而探索用编写教材的方式来保护和传承文山壮族手巾舞。

壮族;手巾舞;艺术形态;教材;保护传承

本文系校级科研委托基金项目《文山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开发》的支撑材料,课题编号11WSWT01。

一 、舞蹈传说、历史背景、分布情况

(一)舞蹈传说

相传古代有个小伙子,名叫龙夷,二十多岁了,仍未成亲。周边寨子中的姑娘很多, 可龙夷就是看不上眼,因为他想找的是既美丽善良、勤劳手巧又会唱歌跳舞的姑娘。由于要求太高挑来拣去, 符合条件的很少。有一天,龙夷去赶街时,终于遇到了自己意中的那位姑娘龙娜。龙夷深情的唱歌给龙娜听,向她表白自己的爱意,但龙娜并不应答,拖着白长裙,背着绣花包,打着小花伞,微笑着跑开了。从那天起, 龙夷害上了相思病,对龙娜的思念就没有停止过,连续三晚他都梦见了龙娜。第一天龙夷梦到自己去山中打柴,看到各种彩蝶在野花上飞舞,突然草丛中站起一位姑娘,手拿白手巾,学着蝴蝶翩翩起舞。龙夷仔细一看,那姑娘原来是龙娜,刚想上去说话,龙娜却隐身不见了……。第二天龙夷梦到自己到邻村找女孩唱歌,走到寨子边,看到一个姑娘在水田中捞东西。她一边捞一边唱,显得很快活。龙夷看了半天才看清唱歌的姑娘是龙娜,想到田中打个招呼,龙娜却陷进田里拉不出来了……第三天龙夷做梦和伙伴们去赶花街节。在花街节上,龙夷在人群中穿来插去终于找到了龙娜,并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慕,龙娜说:“你既然看中我, 就跟我学跳手巾舞吧”。龙夷兴奋的说:“好”。于是, 龙夷跟着龙娜跳了起来……后来龙夷真的追随龙娜跳起了手巾舞,并且越跳越好。最终得到了龙娜的青睐并结了婚。至此,手巾舞的传说从那时就一直流传到现在。

(二)历史背景、分布情况

手巾舞起源于原始的祭祀乐舞,是壮族侬、沙支系的一种集体舞。共分为两类:一类壮语叫“弄阿耶”,主要流行于文山州广南县的者兔、克业、那洒、贵马、土锅寨等壮族布衣村寨,是专在老人归世后的送葬仪式上跳,属祭祀性男性铜鼓手巾舞,舞者人数不限,多由中老年男性进行表演。该舞蹈步 伐稳健、平缓,动作奔放、粗犷,气氛肃穆、深沉,表现出无限的悲伤和哀悼。舞者身穿长衫大褂,双手各持一巾,绕棺顺时针而舞。舞蹈过程中舞者不时发出阵阵“唷”“嗨”的吼声。动作套路有“拜礼”“敬酒”“打苍蝇”“上山”等。用鼓、锣、牛角号等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另一类壮语叫“弄阿拉”流行于广南和砚山两县的壮族聚集区,属自娱性集体舞蹈,为壮族女性手巾舞,是由祭祀性“弄阿耶”男性手巾舞演化过来的。“弄阿拉”的源流无文字记 载。据传说,已往的铜鼓是挂在老人厅内作为联络信号用的。此后,布侬支系的寨老在“老人厅”宴会时,敲起铜鼓,围圈起舞。舞者人数不限,由女性舞者双手挥动手巾沿顺时针方向舞动。套路为仿效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动作,辅以山歌对唱表达情感。后来,手巾舞在婚嫁喜庆时也时兴跳。表现内容从原始的祭祀乐舞逐步发展演变成了具有较强的自娱性舞蹈,舞蹈节奏清晰、流畅、诙谐活泼,感情真实、奔放,体现了壮族群众心胸宽阔、豪爽、大方、开朗和征服大自然的信心。现壮族跳的手巾舞主要以“弄阿拉”为主,“弄阿拉”已发展成为壮族男女喜爱的自娱性乐舞。

二、舞蹈的艺术形态、表现特点

(一)艺术形态

壮族是文山州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的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是古代百越族群的后代。壮族在长期生产生活积累中,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元素和民族习性,造就出壮族手巾舞特有的流畅、柔美。壮族手巾舞表现的内容包罗万象,多用一个舞蹈语汇表现一种事物。壮族手巾舞的感情发泄并非以开始的简单形为为初衷,而是原始的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承袭,是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枢纽。

(二)表现特点

手巾舞已成为壮族全民性舞蹈,是壮族生产生活的真实反映。壮族大部分居住在水头,动作表现水里劳作的较多,内容都与水有关,这体现出壮族稻田文化的深刻内涵。另外,壮家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在手巾舞中就有生动的反映,如迎宾、敬酒、敬茶等。壮族手巾舞的表演较灵活,中途可任意变换动作,因而壮族手巾舞动作古朴、流畅,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到壮家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壮族手巾舞通常使用的手上动作有平甩、横甩、上下抖甩、斜线抛甩等;脚上动作有踮步、踩步、跳步等。跳法主要区别在脚步的变化上。参加跳舞的男女手持毛巾,随着音乐把手巾舞的上下动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壮家人生产劳动的内容和质朴的情感.

三、舞蹈的保护传承

壮族手巾舞的保护和传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通过研究记录和现代电子传媒相结合的形式来保护传承

文山壮族手巾舞有其历史渊源和存在的价值,只有通过详细的记录和研究,方能找出手巾舞文化的潜在规律。所以,手巾舞的传承和保护应从全州壮族手巾舞及传承人入手,对有关资料和内容进行挖掘和调研,了解手巾舞发展的历史沿革,对手巾舞的动作素材进行整理加工和再创造。通过纸质文本、音像录制将艺术价值及相关的文字、音乐、音像、器具等资料保留下来,建立音像数据库,不断补充完善,从而深层次的去阐释手巾舞的舞蹈动律,充分学习和挖掘手巾舞深邃的文化内涵。

(二)通过政府部门的参与,加强壮族手巾舞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是提高保护与传承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不管是动态传承和静态传承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政府部门应通过一些方式重视壮族手巾舞的保护和传承。如促进相关部门完善机制,建立保护工作体系,研究制定壮族手巾舞保护实施方案;定期进行展演活动,组织当地民间舞蹈传承人、工作者相互进行文化交流,从而更为实际的加强壮族手巾舞的保护和传承。

(三)通过高校的相应专业设置来进行教育传承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场所,好的文化传承必须在此得以延伸。在我国高校舞蹈教材中主要以五大民族体系为主,而其他少数民族舞蹈涉及的并不多,这种主导地位将会导致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受到制约。从历史的角度,从保护与传承的需要看,我们只有打破这种主导教学模式,才有可能将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纳入到高校的教学体系中。所以,壮族手巾舞也可以尝试利用手巾舞的基本元素,编制出手巾舞示范教材,在当地高校先试行教学,当教材推广成熟。我们同样可以把手巾舞纳入到高校的教学体系中进行传承、保护。

(四)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传承的传播途径、知名度和影响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相互交融与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我们应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来进行传播:

1.在壮族手巾舞的发源地建立展示厅,征集有关手巾舞的相关资料,以文字、图片、音像、电子以及部分实物等形式,集中展示手巾舞文化及其传承现状。

2.建立传习馆,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老艺人来传授技艺,开展传承活动。

3.编制手巾舞示范教材,开展手巾舞进校园活动,使学生得到民族思想的熏陶和舞蹈韵律的学习,让我们的传承后继有人。

4.利用手巾舞基本元素,创编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广场舞,推广到社区和农村的广场活动中去。

5.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展演活动,打造手巾舞品牌,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教材编写

文山学院是我州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其下属二级学院艺术学院开设舞蹈课的内容和全国高校一样,以五大民族体系为主,而本地具有地域性民族特点的舞蹈,教学中几乎从未涉及,教材就更谈不上了。我州的舞蹈工作者也曾陆续对本州的民族舞蹈展开过收集、整理,但都未形成完整的研究及理论体系。所以建立一套符合文山舞蹈教育体系的教材,已成为当务之急。壮族手巾舞的教材编写,应先从理论上将手巾舞进行收集、整理,在多方听取专家和传承人的意见和建议后归纳总结,通过理论层面使其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字教材。随后从手巾舞的动作、韵律、节奏等特征中,提炼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短句,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使教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科学性、风格性和训练性,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最终完成具有训练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舞蹈教材。实践证明,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编写只有在不断的积累、提高、升华之后在原有的基础上才会更具有时代意义和教学价值,因此,对文山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开发,我们责无旁贷。

综上所述,壮族手巾舞不论从哪方面来探析都需要把握两点:一是把握手巾舞外在的舞蹈形式,二是掌握手巾舞内在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使手巾舞的动律、手巾舞的民族精神在舞蹈艺术、文化中得于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1]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化艺术志[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2]云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南县资料卷[G].1986.8.

[3]陈庆国.中国满族舞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兰台世,界2012(11)中:58-59.

[4]徐梅.浅论“建立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重要性与可行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3):43-46.

刘荣蔚,文山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文山壮族舞蹈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finement of high energy non-neutral proton beam in a bent magnetic mirror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延庆巨变册页
学舞蹈的男孩子
《Cat’s book》
舞蹈课
壮族山歌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文山壮族“六月节”的祭祀功能及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