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檀香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

2015-07-24 15:40季英敏张迎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檀香室性胺碘酮

季英敏,张迎军

三味檀香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

季英敏,张迎军

目的观察三味檀香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冠心病基础上,治疗组服用三味檀香胶囊及胺碘酮,对照组只服用胺碘酮,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总数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QT离散度较对照组相对更小(P<0.05)。结论三味檀香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

室性心律失常;冠心病;三味檀香胶囊;胺碘酮

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常见,对患者造成危害较大,严重者可造成患者猝死。胺碘酮是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药物,但其副作用相对较大,治疗剂量窗口较大,不好把握。蒙药三味檀香胶囊主要用于气血不通,气血相搏引起的心前区疼痛,胸闷不舒,心悸气短等症,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本研究采用蒙药三味檀香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3月—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经冠脉CT或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室性心律失常由普通18导心电图或HOLTER诊断。排除心功能Ⅲ级~Ⅳ级,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扑、室颤、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流动力学异常者,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Q-T间期延长综合征,严重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不全。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三味檀香胶囊合并胺碘酮组(A组)和单用胺碘酮组(B组)。A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39岁~ 7 8岁(62.48岁±6.23岁);病程1周至8年,平均1.34年。B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39岁~ 79岁(64.35±5.51)岁;病程10 d至10年,平均1.91年。两组年龄、性别、心绞痛症状、心功能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三味檀香胶囊由内蒙古凯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由檀香、广枣、肉豆蔻组成。用法为3粒/次,2次/日,共使用4周;胺碘酮片为赛诺菲公司生产,用法为每次200 mg,3次/日,1周,减量至每次200 mg,2次/日,5天,再减量至每次200 mg,1次/日,5 d,最后以100 mg维持。

1.3 停药标准 静息心率<50次,或P-R≥0.28 s间期,或QT间期≥0.55 s,或不能耐受的症状和体征。1.4 辅助检查及不良反应监测 所有病例用药前均检查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胸片,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用药后3 d、1周、1月复查心电图, 1月复查24h动态心电图,胸片、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血、尿常规,随访1月观察室性早搏、平均心率、P-R间期、Q-T间期及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 依据1979年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会议制定的常见心律失常病因、严重程度及疗效参考标准,显效:用药后过早搏动消失或减少>50%;有效:用药后过早搏次数较原有减少50%以上或轻一度者;无效:用药后无变化,恶化:用药后过早搏次数增加。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心律失常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心律失常疗效

2.2 两组室性早搏治疗前后总数(见表2)

表2 两组室性早搏治疗前后总数(±s)

表2 两组室性早搏治疗前后总数(±s)

组别n时间室性早搏总数(次/24 h) 562治疗后 492±1051)B组50治疗前7 772±601治疗后 686±1261)2)与本组治疗前相比,1)P<0.001;两组治疗后比较,2)P<0.05。A组50治疗前7 583±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P-R间期、QT离散度比较(见表3)

2.4 安全性观察 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无停药或减量情况。无肝、肾功损害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P-R间期、QT离散度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P-R间期、QT离散度比较(±s)

组别n 心率(次/min)P R间期(m s)QT离散度(ms)治疗前治疗后A组50 79.76±5.51 65.33±6.311)180.14±23.47 200.15±31.361)50.12±12.55 385.78±9.87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B组50 80.22±7.36 67.12±8.851)178.22±25.89 202.48±29.871)51.86±11.25 39.23±11.361)2)与本组治疗前相比,1)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2)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上极为常见,胺碘酮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一直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占据重要地位。胺碘酮同时具有钠通道阻滞、钙通道阻滞、β受体阻滞作用,用于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在合并严重心功能受损或缺血的患者治疗中,胺碘酮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低[1],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心功能和心肌缺血[2]。胺碘酮显著优势在于有效延长心肌有效不应期及动作电位时间,这来源于其阻滞延迟性外向钾流(IK)[3],而胺碘酮对蒲氏纤维和室壁中层M细胞作用相对较小,在抑制复极钾电流时,能均匀延长QT间期,但不增加负极离散,其结果是明显降低QT间期,也就是说,胺碘酮引起的QT间期延长是均匀的[4],减少由于复极时间长短不一致而导致的尖端扭转性室速。

三味檀香胶囊主要成分为白檀香(印度产);广枣;肉豆蔻(印度尼西亚产)。由其挥发油、广枣总黄酮、酚酸类等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用于气血不通,气血相搏引起的心前区刺痛,胸闷不舒,心慌气短,心烦失眠,心神不宁,烦躁不安等症。白檀香挥发油具有抗氧化及抗菌作用[5],可用来安神镇静,消除焦虑。广枣为蒙古族习用药材,主要有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抗心肌缺血,保护心功能等作用。肉豆蔻挥发油含量高达8%~ 15%,具有抗心肌缺血、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整方用于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

本研究合用胺碘酮及三味檀香胶囊,观察发现其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胺碘酮组,且对其Q T离散度具有更明显的降低作用,对心率减慢和P-R间期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负性作用。三味檀香胶囊药性温和,治疗中未发现明显副反应,与胺碘酮合用,具有更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及更好的负性复极离散作用。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200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9):769-777.

[2] 张萍.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的选择[J].医师进修杂志,2004, 27(1):12-14.

[3] Singh BN,Venka tash N,Nadem ane K,et al.The historica l d-i ve lopment,cellular electro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of am iodarone[J].Prog Ca rdiovasc Dis,1989,31:249-280.

[4] CuiG,Sen L,Sager P,et al.Effects of am ioda rone,sem atilide, and sotalol on QT dispersion[J].Am J Cardiol,1994,74:896-900.

[5] Blankenberg S,Lue G,Ducimetiere P,et al.Interleukin-18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European men:The prospective epidem io logical study ofmyocardia l infarction(PRIME) [J].Circulation,2003,108(20):2453-2459.

[5] Viallon A,Pouzet V,Zeni F,et al.Rapid diagnosis of the type of meningitis(bacterial or viral)by the assay of serum proca lcitonin[J].Presse Med,2000,29(11):584-588.

R541 R289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05.028

1672-1349(2015)05-0640-02

2015-01-14)

(本文编辑 王雅洁)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和浩特010050)

张迎军,E-m ail:JYMKK@126.com

猜你喜欢
檀香室性胺碘酮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把檀香放在书上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缥缈檀香拂面青
檀香之爱
檀香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