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治疗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5-07-24 15:40文钦生杨劲松罗治华张玉松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益气汤特发性脑脊液

文钦生,杨劲松,罗治华,张玉松

补中益气汤治疗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疗效观察

文钦生,杨劲松,罗治华,张玉松

目的探讨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低枕平卧休息及生理盐水2 500 ml静脉输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补中益气汤剂治疗。两组各30例,疗程均为7d。结果第1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8),第2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8)。结论补中益气汤配合西药治疗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疗效显著。

低颅压综合征;补中益气汤;气血亏虚;脑脊液

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又称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侧卧腰穿脑脊液(CSF)压力低于70 mm H2O,具有特征性体位性头痛的综合征。笔者以静脉点滴生理盐水并口服补中益气汤治疗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诊断为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中医辨证为气血亏虚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21例,女39例;年龄20岁~50岁(36.12岁±5.51岁);病程3 d~40 d(15.5 d±9.6 d)。可能诱因: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10例,大量酗酒1例,病前有明确疲劳3例,2例慢性肾炎长期低盐少盐饮食,余44例无明显诱因。排除脑外伤、颅脑手术、脊髓麻醉、脑脊液漏、病前腰椎穿刺史、腹泻脱水史等。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对照组30例,男性10例,女性20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30例,亚急性起病21例,慢性起病6例,复发3例。患者均有坐位和直立位时头痛出现,卧床休息后缓解或消失。其中头痛于前额部10例,后枕部为12例(2例头痛向颈背部放射),额颞部为5例,全头弥漫性疼痛3例。伴随症状:恶心、呕吐13例,头晕5例,耳鸣3例,听力下降2例。所有患者无意识障碍、瘫痪、抽搐及二便功能障碍。

1.3 辅助检查 脑脊液(CSF)压力(45~70) mm H2O者40例,(20~45)mm H2O者18例,2例压力为0,需空针负压抽吸;CSF呈黄变4例,粉红色2例;红细胞(0~85)×106/L,白细胞(0~30)×106/L,2例压力为0者未能送检脑脊液生化检测,60例中仅5例脑脊液生化正常,其余55例脑脊液糖及氯化物正常,蛋白增高,为(560~1 500)mg/L。头CT检查25例表现侧脑室、脑池变小,脑沟变浅,2例后纵裂池密度增高,余33例头颅CT未见异常,2例血性CSF患者去外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1.4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头痛协会(ICHD-2)关于原发性低颅压头痛的诊断标准(2004年)[1],并排除脑外伤、颅脑手术、脊髓麻醉、脑脊液漏、病前腰椎穿刺史、腹泻脱水史等病史。

1.5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头痛气血亏虚型:头痛头晕,气短自汗,神疲乏力,面色白,唇甲色淡,面色无华,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细弱。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头风”疗效标准制订。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全部消失,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好转:头痛及伴随症状程度减轻,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无变化,腰穿脑脊液压力无变化。

1.7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低枕平卧休息及生理盐水2 500 ml静脉输注7 d,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中益气汤加味,基本方:黄芪18 g,白术9 g,陈皮6 g,升麻6 g,当归3 g,党参6 g,炙甘草9 g,柴胡6 g,熟地12 g,川芎9 g,白芍9 g。上药每剂水煎取汁600 ml,每次300 ml,早晚分服。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两组独立样本二分类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第1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8)。第2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38)。治疗组第1个疗程与第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对照组第1个疗程与第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3)。详见表1、表2。

表1 第1个疗程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表2 第2个疗程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3 讨 论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最早由Scha ttenbrand于1938年报道,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1]。据文献报道可能为[2]:①下丘脑功能紊乱,脉络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脑脊液生成减少。②蛛网膜颗粒吸收亢进。③潜在CSF漏。其可能机制是;脉络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CSF分泌障碍、产生过少;蛛网膜颗粒吸收过度;异常CSF漏等。由于放射性核素和脊髓CT造影术的应用,发现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因CSF漏造成的报道逐渐增多[3,4]。本病好发年龄为30岁~49岁,女性多见,病程数日至数月不等[5]。本组60例中39例为女性,与文献报道相符。60例患者临床表现的突出特点是体位性头痛,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头痛以前额部、后枕部、额颞部为著,向颈肩部放射。发生机制是由于颅内压降低造成整个“脑下沉”,脑脊液对脑和脊髓的保护性“水垫”缓冲作用减弱或消失,使颅内大血管、感觉神经和脑膜等痛觉敏感组织被牵拉、扭曲、变形移位而产生头痛,当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脑髓向下方垂落,脑膜、血管等脑表面痛觉感受器,尤其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第1~3颈神经受牵拉引起头痛。除头痛外,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眩晕、耳鸣、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复视、畏光、听力改变、颈项僵直等[6]。本组患者除体位性头痛外,恶心、呕吐13例,头晕5例,耳鸣3例,听力下降2例,可能与脑脊液压力低致内耳迷路压力减低、高频声音传导障碍、前庭耳蜗内半规管压力改变有关。

低颅压性体位性头痛属于祖国医学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性头痛范围内。补中益气汤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中,以补益中气为主,中气充足则五脏之气充溢,元气康健,从而使机体气血运行正常,脏腑功能活动正常,精气血生化有源,升清降浊,使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气虚及气血亏虚症状得以改善,这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党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为臣,共奏补中益气之功;配陈皮理气,当归、熟地、川芎、白芍补血和营均为佐药;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下陷清阳为使药,方剂的组成,现代药理研究补中益气汤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戴锡珍[7]结果表明,补中益气汤及黄芪、人参等补气药可使动物整体耗氧量减少,增强心肌耐缺氧,提高大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及降低脑组织的耗氧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具有抗异丙肾上腺素和降低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有关。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髓海所居之处。“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头为之苦倾,目为之苦眩”,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属脏腑亏虚,气虚,气血亏虚,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致头痛。本研究治疗组患者,主要表现以气血两虚证型,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其实相当于补中益气汤合并四物汤,既能补气又能补血,补而不滞,所以达到比较好的临床效果。人体生命本源于气,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相辅相成,五脏六腑气血旺盛,使脑血液循环增加,蛛网膜脉络丛扩张,促进脑脊液代谢,可在短时间内使颅内压达到动态平衡,使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症状得到改善。

补中益气汤加味在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治疗中,明显缩短临床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效果显著。

[1] Head Ache Classifi Ca tion Subcomm ittee of the In te 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 rdders:2nd ed[M].Cephala lgia,2004,9-160.

[2] Renow den SA,G regory R,Hyman N,et al.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J].J Neurology Neu rosurge ry Prychiatry,1995,59:511-513.

[3] Park ES,Kim E.Spontaneous in tracranial hypo tension:Clinica l presenta tion,im aging features and treatment[J].J Korean Neurosurg Soc,2009,45:1-4.

[4] Chung SJ,Kim JS,Lee MC.Syndrome of cereb ral spinal fluid hypovolem ia:Clinica l and imaging features and outcome[J]. Neurology,2000,55:1321-1327.

[5] 周卫东,贾建平,吕亚青,等.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106.

[6] 白云,李鸿培.神经系统疾病专题讲座:低颅压综合征[J].中国农村医学,1998,26:68

[7] 戴锡珍.补中益气汤的抗缺氧研究[J].天津中医,1999,1:32.

R743 R289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05.038

1672-1349(2015)05-0662-02

2014-05-12)

(本文编辑 王雅洁)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广东江门529100),E-mail: wenqinsheng1979@163.com

猜你喜欢
益气汤特发性脑脊液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Network pharmacology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Huangqi(Astragalus Radix)and Jinyingzi(Rosae Laevigatae Fructus)in treating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脑子也是水做的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