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保留残腔与缝闭残腔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5-07-24 17:43何清安林炳煌王进胜
关键词:残腔外形积液

何清安 林炳煌 王进胜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外二科,福建泉州362000)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保留残腔与缝闭残腔的临床疗效对比*

何清安 林炳煌 王进胜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外二科,福建泉州362000)

目的比较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保留残腔与缝闭残腔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68例择期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保留残腔组和缝闭残腔组,各34例,按照各自不同方法处理残腔。比较患者术后乳房外形变化、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积液严重程度以及甲级切口愈合情况。结果(1)术后缝闭残腔组患者疼痛时间、手术时间显著多于保留残腔组,同时,两组甲级切口愈合例数无明显差别,但保留残腔组患者发生乳腺外形变化者明显多于缝闭残腔者(P<0.05)。(2)术后保留残腔组患者轻度积液患者显著少于缝闭残腔组,中重度积液显著较多,其中有3例因严重积液发生切口开裂,其积液发生率达70.6%,远高于缝闭残腔组(4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采用缝闭残腔的方法处理,临床疗效由于保留残腔,可降低积液发生率,利于最大程度保持乳房外形。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残腔处理

对于女性而言,乳腺癌已发展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发病率位于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是在乳腺癌早期通过切除肿瘤防治病情恶化,由于需要切除很多乳腺组织,术后会留下较大残腔。目前残腔处理方式主要有保留残腔和缝闭残腔两种。前者发生积液的概率较大,严重者可导致切口开裂;而单纯缝闭残腔对组织造成牵拉的张力较大,可能造成乳腺扭曲,外形严重改变。本文在缝闭残腔前首先游离残腔周边组织,再拉拢组织缝,最大限度降低张力,达到良好的效果。以下为研究过程回顾。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68例于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年龄28~58岁,平均年龄(43.2±17.3)岁,肿瘤直径0.7~3.7cm。肿瘤类型包括:乳腺囊性增生病15例,乳腺纤维腺瘤40例,乳管内乳头状瘤13例。手术类型包括乳腺区段切除术、肿瘤局部切除术、乳腺皮下单纯切除术等。病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和临床症状确诊为乳腺良性肿瘤。病例排除标准:(1)严重精神疾患者;(2)合并其他危重疾病;(3)无法配合研究者。试验过程获得伦理委员会通过,各过程已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所有患者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确保切口边缘呈阴性,两组患者按照不同方法处理残腔。缝闭残腔组患者首先以蒸馏水清洗残腔,将残腔周围的皮瓣等腺体组织充分游离,具体游离范围依残腔大小而定,最后依次缝合腺体组织、皮下组织和皮肤。术中不放置引流管,术后加压包扎。保留残腔组患者首先进行止血,再用电刀小心灼烧残腔至结痂,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术后不加压包扎。

以患者术前术后乳房外形变化、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积液严重程度以及甲级切口愈合情况等评价两种残腔处理方式的临床疗效。

1.3临床症状及指征评定标准

1.3.1积液程度评定标准(1)轻度:皮下无波动,皮肤张力较小,仅超声显示残腔内有回声区;(2)中度:皮下有波动,皮肤张力大,发红,需反复穿刺抽液;(3)重度:皮肤张力大,切口开裂。

1.3.2乳腺变形评定标准根据波士顿哈弗放射治疗联合中心标准,将患侧乳房与健康侧乳房外形有明显差别,或患侧乳房并发乳房变形或乳头坏死等严重疾病判断为乳房外形发生变化。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过程及结果比较术后缝闭残腔组患者疼痛时间、手术时间显著多于保留残腔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甲级切口愈合例数无明显差别,但保留残腔组患者发生乳腺外形变化者明显多于缝闭残腔者,可见从长久美容学的角度而言,缝闭残腔有利于术后保持乳房外形。见表1。

表1 治疗过程及结果比较[±s]

表1 治疗过程及结果比较[±s]

组别例数(例)疼痛时间(d)手术时间(min)甲级切口愈合例数(例/%)外形变化(例/%)保留残腔组342.0±0.420.6±0.929/85.319/61.8缝闭残腔组342.8±0.625.9±1.228/82.46/17.6 t/χ2-1.6494.8271.2713.648 P -<0.05<0.05>0.05<0.05

2.2积液严重程度比较术后缝闭残腔组12例发生轻度积液,3例中度积液,无重度积液;保留残腔组患者2例发生轻度积液,显著少于缝闭残腔组,中重度积液患者显著较多,其中3例因严重积液发生切口开裂。积液发生率达70.6%,远高于缝闭残腔组4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积液严重程度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术后缝闭残腔组患者疼痛时间、手术时间显著多于保留残腔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保留残腔可减轻患者术中痛苦。同时,两组甲级切口愈合例数无明显差别,可见二者愈合速度相近。但保留残腔组患者发生乳腺外形变化例数明显多于缝闭残腔者,可见从长久美容学的角度而言,缝闭残腔有利于术后保持乳房外形。对于女性而言,乳房重要性不言而喻,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原则是在根治的前提下,尽量保持乳房外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体现在治疗上,即尽量缩小手术切除范围,减小残腔,并合理处理残腔。

积液是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由于切除乳腺组织较多。目前主要有保留残腔和缝闭残腔两种方式。患者保留残腔后若积液严重,需连续抽吸积液使其机化。然而,抽吸积液是一种有创手术,给患者带来较多痛苦和精神压力;另外积液过多会导致压力增大,可使切口开裂,需重新缝合。本文比较了两种处理方式后积液严重程度,可见缝闭残腔组患者积液明显较轻。患者在缝闭残腔前充分游离周边各组织,再行缝闭,可有效消除残腔,减少张力,避免撕扯,利于保持乳房外形,也降低了积液的发生率。上述结果可见,保留残腔的方法手术时间长、疼痛时间长,但从并发症以及美容学角度而言,缝闭残腔更利于提升患者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采用缝闭残腔的方法处理,临床疗效由于保留残腔,可降低积液发生率,利于最大程度保持乳房外形,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朱婕,陈彩央,施勇,等.乳腔镜下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J].护理与康复,2014,13(10):1001-1002.

[2]钟盛全,刘建忠,张毅,等.乳晕部扇形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4,20(4):309-310.

[3]赵峰.54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9):75-76.

[4]吴政龙.乳腺肿块切除后残腔处理方法改良后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3):89-90.

[5]杨永志,金希彪.经乳晕切口的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中腺体切口缝闭与保留的临床疗效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2,17 (5):349-350.

[6]白晓蓉,包蔚郁,杨碎胜,等.乳腺良性肿瘤切除中切口的选择及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5):140-141.

R655.8

B文献标识码:1004-7115(2015)11-1286-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11.035

2015-03-18)

何清安(1976—),男,福建泉州人,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乳甲外科及胃肠肿瘤诊治工作。

猜你喜欢
残腔外形积液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适盒A4BOX 多功能料理锅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肺上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肝脏膈面肝包虫手术后残腔引流方式对术后患者的影响
乳晕边缘切口及压力封闭残腔技术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
论袁牧之“外形的演技”
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外形的整形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
乳腺癌肺转移胸腔积液的治疗(附36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