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排演中《哈姆雷特》的节奏

2015-07-25 17:32张哲
戏剧之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演员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张哲

【摘 要】戏剧,是以演员的生理条件为中心媒介、当众叙演具有一定长度的故事、观众与戏剧创演者以假定性为协作活动前提的艺术活动。而戏剧节奏是组成舞台戏剧表演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形成戏剧冲突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排演话剧《哈姆雷特》,可以从中发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节奏类型。

【关键词】戏剧;节奏;演员;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6-0009-02

莎士比亚的节奏,是他的诗的基础。莎士比亚的有些思想,他的名句中的词语,也得自节律的启示。节奏是莎士比亚文体存在的基础,而不是他最后的框架。节奏运动的力量,决定了对白中问与答的顺序和相互交替的速度,也决定了独白中句段的长短。笔者有幸于本科学习期间参与话剧《哈姆雷特》的排演,通过排演笔者认为这种节奏在《哈姆雷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节奏在剧中起到了三种重要的作用:通过它的变化说明某些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它物化为声音,始终推动并维系着悲剧的主导情绪;它的突然起伏激发并舒缓着剧中某些激烈的场面。

剧中的节奏特征其实是十分鲜明而突出的。波洛涅斯、国王说话是一种节奏,雷欧提斯、奥菲莉亚的语言是另一番节奏,王后的语言又是另一番节奏表现。而最为突出的还是哈姆雷特本人的节奏特征。节奏对于他来说,就像是全部身心的脉搏一样,伸手就可以触碰得到。其实节奏是一个极难把握的概念。哲学家和美学家同它纠缠不休,可其实还是甘拜下风。与此同时,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一直有意无意地使用这个词,甚至漫不经心地用它来描述一部作品或其中一部分的效果。①

简单地说,节奏就是事物运动的力度、速度和幅度有规律地交替变化的过程。在生活当中,有规律可循的、螺旋形重复的现象,都是有节奏的。在戏剧创作中,节奏就更加有秩序、更加鲜明、更加集中、更加生动。笔者认为,戏剧创作中的节奏,主要表现为情绪、情感的起伏。在戏剧排演过程中的人物性格大多是丰富多彩的,剧情发展相对复杂,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所以对于节奏的要求就更为复杂和严格。节奏的实质是通过一个人先前事件的结束来为一个新事件做准备。一个有节奏地运动的人,用不着丝毫不差地重复同一个动作,但他的动作必须具备完整的姿态,这样大家方能感到其开始、目的和完成,并在动作的最后阶段看到另一个动作的条件和产生、节奏是以先前的紧张的消逝来达到新的紧张的建立的。紧张根本用不着持续相等的时间,但是酝酿新的转折点的情景则必须在其前者的终结中有所体现。②

“鬼魂在这儿,它在这儿,它消失了。”(《哈姆雷特》第一场第一幕)就如同老哈姆雷特的鬼魂使警戒的卫兵困惑不安一样,剧目中的节奏也时常让我们琢磨不透,当我们刻意去寻找找它时,它常常藏匿不露,而在我们谈论些什么的时候,它却不期而至,仅仅一闪而过。当哈姆雷特感到他再也无法控制或改变事件的进程,甚至无法理解宇宙的逻辑时,他将自己的节奏打乱从而诉说他的无能为力。

“注定在今天,就不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有准备就是一切。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有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么?随它去。”③哈姆雷特这段话说得是如此平静,因为他对于“明天”和“今天”的强调显得极为对称。使我们不自觉地想到了对于死亡的无谓的祈祷。这个节奏是一种出奇镇定的节奏。从而也对于他的父亲对他说了事情经过后,他的情绪的变化作好了一个节奏上的完美的铺垫。

《哈姆雷特》中节奏的重要性不光体现在大段独白与对白中,还体现在音乐中。尽管这种音乐无形无体,但在剧中却无处不在。它的存在使整部话剧都弥漫着强烈的不祥之兆,这种音乐由庄严和不安的均匀交替构成。它把事件的情绪浓缩到了极致,从而突出人物的主体情绪。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段众所周知的独白片段,发生在哈姆雷特要奥菲莉亚进修道院的那场戏之前。他和热恋着他的姑娘说话,并以那种自私的遁世者的残忍无情来对待她。哈姆雷特与奥菲莉亚在这场感伤的戏中简单的几句对白依然沉浸在悲痛的情绪中。哈姆雷特的此段对白苦涩而又优美,这是他在时而紧迫、时而停顿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困惑。这也是整部剧中的点睛之笔。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力图在《哈姆雷特》中反映现实生活并反对篡夺王位的悲剧主题,因此对于原来的故事情节作了重大的修改、补充和加工。在他的笔下,哈姆雷特不再是古代的丹麦王子,而是十六世纪的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青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④

《哈姆雷特》充分地将话剧节奏的意义体现了出来,节奏包括结构、节拍和重音、紧张和松弛、内容和含量、新的紧张的酝酿、有次序的可衡量的变化。通过它的存在使观众产生身体的、感情的和理智的反响所完成的递进,而观众通过这种递进获得情感上的震撼。节奏不仅仅由紧张和松弛构成,同时也由相互依存的紧张和松弛构成。交替的过程是相互依存的。

其实节奏即是描述一出戏在我们身上所产生的效果的力量,即我们如何受到感染的过程——感受到了爱情、怜悯、愤怒、平静和顺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就十分注重节奏,并把它视为演员创造演技的基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如果艺术离开了行动便无法存在,那么,同样的道理,它离开了节奏也就不成其为艺术。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动作;哪里有动作,哪里就有活动;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就有节奏……总而言之,在我们生存的每一瞬间,我们内部和外部都存在着某一种速度节奏。”美国话剧理论家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在其著作《演技六讲》中,认为节奏是演员演技的主要体现。他同时特别重视话剧节奏,提出如果请莎士比亚论述话剧的节奏,莎翁一定会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宠儿”。话剧,在其整个演出过程中有速度与节奏的存在和变化,可以这样说:它是各种各样的节奏组合得很和谐的一个巨大的整体。⑤

所谓节奏,就是艺术作品所涵括的不同因素有秩序有节拍的变化。这些变化,逐渐引起鉴赏者们的注目,并自始至终把观众引向艺术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通过排演《哈姆雷特》这部话剧使我感受到,在戏剧排演过程中,全局的整体节奏感与演员对于全剧的风格体裁感是有密切关联的,不同风格体裁的剧本自然就有不同的表演整体节奏要求。在戏剧舞台表演中,节奏几乎无处不在,在每一个环节中,每一个组成因素都离不开节奏。而作为演员,其自身的整体节奏感是表演技巧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它调和着全剧中的所有局部与细节的具体节奏,使演员在运用表演手段时,处处掌握住与整体节奏的联系。这也就突出了节奏在现代话剧排演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注释:

①凯瑟琳·乔治.戏剧节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②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26-127.

③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9),第137页。

④《莎士比亚全集》第二幕第二场。

⑤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演技六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101.

参考文献:

[1]廖可兑.西欧戏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9.

[2]凯瑟琳·乔治.戏剧节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3]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演技六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4]帕斯捷尔纳克.莎士比亚节奏[J].外国文学,1991.

作者简介:

张 哲(1991-),男,满族,长春人,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专业:戏剧,研究方向:戏剧影视表演实践。

猜你喜欢
演员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琅琊榜》浅评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译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