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综合效应分析

2015-07-27 08:50杨美玲
山东农机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购机农业机械补贴

杨美玲

岱岳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综合效应分析

杨美玲

农机购置补贴既是强农惠农政策,又是一项产业促进政策。通过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薄弱环节农机化水平,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促进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农机补贴政策落实情况,泰安市岱岳区农机局专门组织人员就“购机补贴政策现状、购机户效益、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现状分析

自2005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岱岳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农机装备总量不断增加,装备结构明显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政策拉动农村需求作用明显。通过几年的实施,已逐步形成了以政府补贴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引导农机服务组织投资农机的多元资金投入体系,充分调动了农业生产主体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机化发展投入不足、导向不明的问题。据统计,2005至2014年,全区累计购买各类补贴农业机械2.92万台(套),补贴资金7266万元,带动社会资金1.57亿元。

二是促进农民节本增收作用明显。购机补贴不仅直接拉动了农村消费市场对农业机械的有效需求,还拓宽了农民节本、增收、致富的门路,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如用微耕机耕作苗木地,每亩70元,加平整每亩10元,计80元/亩;人工耕作每亩3人一天时间,每人每天100元,计300元/亩,两者相比,可节省费用73%,据估算,仅2014年一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农民增收约为3000多万元。

三是提高机械化水平作用明显。从2005年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以来,大型拖拉机,高性能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花生覆膜播种、联合收获机,谷物烘干机,中型耕作机械等粮油生产机具快速发展,植保机械、田园管理机、茶叶炒(烘)干机、茶园修剪机、打捆机等小型适用机具大范围推广,微滴灌、畜牧水产养殖等设备不断应用,目前补贴机具已涵盖全区农、林、水、牧、渔业各产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购机补贴政策提高了全区农机装备水平,推动了全区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到2014年底,全区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比2004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小麦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机收率达98%以上;玉米机收率达92%以上;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率达到76%以上。

四是拓展了农机服务领域,壮大了农机合作社。农机补贴种类、范围、涉及领域的进一步扩大,使购机户、合作社买得起、用得起农机具,农机作业服务范围从以前的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从种植业向畜牧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拓展,农机服务也从以分散经营农机户为主,逐步向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新型服务组织发展。2014年底,全区已成立有规模、有水平、有效益的农机专业合作社46家,合作社社员总数达452人,拥有耕作机械、联合收割机等机械1625台(套),资产总额为4462.5万元,服务农户35860户,农机作业服务总收入达4282万元。马庄镇传忠农机专业合作社,与种植大户签约耕、种、收、烘等“一条龙”服务。通过因地制宜、双赢的方式推行“菜单式”、“托管式”等新型服务形式,促进农机服务领域的拓展,同时合作社管理进一步企业化、规范化,技术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五是带动农机工业、维修和相关产业作用明显。购机补贴拉动了农村消费市场,带动了农机工业、维修及相关产业的发展。2014年农机企业产销两旺,全区农机销售额达到4800多万元,销售利润总额达到38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26%,农机修理收入为2976万元,比上年增长5.9%。

二、存在问题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由于环境、条件、管理及政策本身的因素,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补贴目录下发到县级较迟,不符合农时。每年农机购置补贴方案是自上而下层层下达的,配套补贴结构、补贴资金和补贴产品目录都有所调整,加之地方主管部门的衔接,致使补贴方案延后,与农户正常生产无法衔接,影响农户春耕。《山东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每年总是要到4月份才能出台和下发到县级,而此时春耕春种早已全面铺开。春耕伊始,农民为了抢抓农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经济和当前实际需要而购买农机,无法参照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进行择机领补。使得补贴目录对农户购机的指导意义大大降低。

(二)农机经销商追求利益最大化,故意抬高补贴机具价格。由于国家对补贴的农机具不实行最高限价,农机具价格由市场决定,购机实行差价补贴,从而为定点经销商“明补暗抽”提供了空间。

(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深入。通过走访群众,发现绝大多数老百姓都知道买农机国家给补贴这一政策,但是在哪些农机可以享受补贴、补贴手续怎样办理等一些关键细节问题上,老百姓还是不甚了解。究其原因一是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不到位,省局要求配套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农机部门在开展宣传工作时没有足够的工作经费保障,难以深入各村做广泛的宣传。二是许多百姓由于自身的文化知识有限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公告和传单未能很好的读解。

(四)农民购置农用机械的欲望有所减退。虽然国家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仍有许多贫困户和特困户买不起农机、租不起农机甚至用不起农机。尤其是今年全省普遍实行“农户全价购机,补贴打卡到户”的操作方式,从效果来看,全价购机对减轻经销企业垫资压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购机农民筹款难度。

三、几点建议

(一)建议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上至下按一定的比例给予农机部门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确保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全面有效的开展。

(二)建立和完善农机购置补贴长效机制。目前的农机购置补贴方案是自上而下的,并且每年都有一定的变动,政策出台较迟。不利于基层工作开展。建议建立长效的农机购置补贴方案,从宣传到办理形成高效的工作链条。

(三)开启“农户微贷”新通道。积极协调各商业银行,开展补贴机具农户贷款业务,凡在辖区有常住或有效居住证明及固定住址、无恶意不良信用记录,具有稳定或个人合法资产的自然人,即可向银行申请办理农业机械购置按揭贷款,在利率上执行人民银行基准优惠利率。

(四)因地制宜实施农机购置差别补贴措施,满足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建议针对不同地理条件,制定不同的补贴措施,满足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山区的农业生产地理条件各不相同,需要的农业机械也各具特色,因此不能“一刀切”,理应实施农机购置差别补贴措施。

(五)完善监管机制,确保政策落实。省市区都应高度重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开展,成立相应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监督小组,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特别是农机部门应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农民得实惠。

猜你喜欢
购机农业机械补贴
农业机械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当阳市“一站式”办理购机补贴受欢迎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当阳市购机补贴实施进度快 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