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发声,如何更积极?

2015-07-29 12:17任红禧
党的生活 2015年3期
关键词:参政议政政协委员全国政协

□任红禧

代表、委员发声,如何更积极?

□任红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25次谈到“协商民主”,并强调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解决的问题之多、面临的挑战之大前所未有,攻坚克难更需要群策群力,人大、政协作为共商国是的两大主体,代表、委员重任在肩。

前不久,各地“两会”集中召开,很多代表和委员积极履职、深入调研、准备充分、热情饱满,但也有一些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感不强,时常引发舆论的质疑。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人民群众和社会阶层的代言人,肩负的责任之重不言而喻。两年前,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人民日报》刊文,回顾自己经历10年“两会”的心得:“城乡约每67万人分配一个代表名额,很不容易;也许小组多你一个少你一个问题不大,但是,你的不称职就意味着67万人的缺席,你的失语就意味着67万人的沉默;也许多提一个提案、建议不会影响大局,但一个又一个脚印才会踩出坚实的道路。”

3月3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召开当天,《人民日报》微博的一首寄语诗被各大网络媒体转载,并被广大网友热传:“请记得,今天,你来到这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请记得,你不称职,就意味着人民的缺席;你的失语,就意味着人民的沉默。请记得,如果你只知道热烈鼓掌、点头称是,人民民主就无法体现。质询政府,请动真格;会场讨论,莫惧交锋。请记得,政府工作报告是用来审议批评的,不是用来‘学习领会’的。请记得,你来北京,是来监督政府、参政议政的,不是来聆听指示、汇报心得的。请记得,‘赞成’是你的权利,‘反对’也是你的权利。这权利,来自委托于你的人民……”

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督促和激励代表、委员履职尽责?有意见认为,应通过强化退出机制来倒逼代表、委员尽职。2月5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一篇题为《老是请假当什么政协委员》的评论。文章明确提出:政协委员的职责是参政议政,占着位置不发挥作用的应当辞职。

近年来,一些地方对代表、委员的退出机制进行过探索。然而,要提高代表、委员的履职效能,涉及多个环节、多个方面。譬如,在人大代表的选举和政协委员的推荐阶段如何考量其议政能力,当选后如何通过机制保障敦促其履职尽责……显然,仅仅把注意力放在退出机制上是远远不够的。

代表、委员发挥作用,体现在会上和会下。要抓住激励代表、委员履职尽责的关键,还需从会上、会下这两个环节入手。

会上,在发言时间、发言人数上均有一定限制,这就更需要代表、委员有的放矢,切中肯綮。而要想让代表、委员畅所欲言,更需要为其创造一个敢讲敢言的宽松环境。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全会上提出:“在政协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方针,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提高会上发言质量和议案、提案质量,在会前的调研上下功夫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代表、委员个人认真对待,更需要制度予以约束。沈阳在这方面的努力颇值得关注。

2014年岁末,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密切市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立足于约束和激励,对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途径和方式给出了“硬杠”——每名市人大代表要分工联系五名以上区、县(市)级人大代表和三名以上的原选举单位的人民群众;市人大代表每年参加市和区、县(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召开的会议、组织的联系人民群众活动以及代表小组活动的时间应不少于17天。每届组织两次履职优秀代表、先进代表小组和优秀代表议案建议的评选表彰,对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依法履行代表职责中表现突出的代表进行表彰,并建议在换届时优先推荐为下一届人大代表候选人。

忠于职守、不负重托,不能只依靠代表、委员个体的主观自觉,更需要规范、严谨、可操作的制度保障。

[编辑:任红禧电子信箱:renhong.xi@163.com]

猜你喜欢
参政议政政协委员全国政协
增强基层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政协委员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
侨眷政协委员韩汝芬:为弱智儿童康复呕心沥血感动中国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精英模式研究
时政类直播:如何更好搭建参政议政新平台
关于做好政协委员提案的几点体会
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问题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