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高质检行政执法针对性有效性刍议

2015-07-30 09:24■文/钟
中国质量监管 2015年7期
关键词:统一行政案件

■文/钟 泉

质检行政执法(下称执法)是指:“质检行政部门或者经依法授权的组织,按照质检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行使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查处的行为。”主要包括行政执法检查、行政强制以及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

执法的针对性、有效性主要应体现在以下方面:即执法目的上以质取胜,保国安民;执法方式(手段)上技法结合,科学文明。执法内容上围绕民生、确保安全;执法程序上务实高效、严谨规范;执法质量上合法合理、公开公平;执法形象上刚正廉明,可亲可信,执法效果上服务经济,促进发展。

根据上述概括,结合对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应从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入手,建立健全完善的整体构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以提升执法的针对性、有效性。以下,试从改善宏观环境以及规范自身执法行为等方面,深入剖析之。

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

一是要以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稽查执法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要建立起以国家质检总局为指挥核心,以各省级稽查机构为指挥枢纽,各地方稽查部门为支点,各级12365申诉举报中心为主要信息传输平台,各法定检验(鉴定)机构为依托的全国性执法网络,统一编制、人员、经费保障、职能任务和考评标准,确保执法程序、案卷质量要求的一致性、公平性,促进执法人员、信息无障碍传输、交流。特别要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执法经费与罚没收入挂钩问题。

二是要大力推进局域执法协作网络建设,不断深化跨区域协作执法打假工作的广度、深度,加大执法力度,并大力推进综合执法,适当下移行政执法重心,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交由基层质检部门实施。

三是要加强与其他执法部门的协调、合作。首先应由各级政府牵头,组织各相关执法部门拟定具体方案、措施,形成联合执法、协作办案的有效机制,并以法规或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为此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本部门与外部执法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加强执法交流,形成合作共识。其次要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搞好对违法产品的后处理工作。建议建立查扣物资集中处理机制,统一处理那些不便于一般执法部门处理的违法物品,减轻具体执法部门违法产品后处理工作的压力,以提高违法物品处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最后要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司法部门的沟通、配合,按照相关法律、文件的规定,搞好刑事犯罪案件移送以及打击暴力抗法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质检法制的权威性。

四是要科学合理地界定执法管辖边际。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管辖分工的研究,进一步明确质检行政执法的职能范围。与有关执法部门积极沟通、协调,有效地消除管辖争议,扫除管辖盲点,大力营造产品质量执法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

切实加强执法相关立法工作

一是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为落实好质量强国的具体政策、措施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要从完善调整对象、监管体制、机制、责任、义务体系等方面着手,以国务院职能转变要求、经济结构调整方针为指导,进行具体制度、措施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并体现于相关立法中。要结合执法实践,不断完善相关行政违法行为的界定以及责任义务体系,为行政执法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要加大对抗违法行为的立法处罚力度。

二是进一步完善质检执法程序的立法工作。特别是要在结合实际,充分征求执法部门意见,依法严格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加强有关行政强制、行政监督检查等方面程序性规定的立法工作,弥补行政执法程序缺失,形成紧密衔接,周密协调,便于操作的执法程序体系。

三是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解释工作。应加强对质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法、司法解释工作,出台更符合实际的,有利于操作的行政执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涉及执法工作相关文件、规定起草、审核、修订工作,消除模糊空间。

四是进一步推进完善相关行业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要及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技术工艺水平的提升程度,以及宏观产业政策和维护质量安全工作的需要,适时推动修订相关标准。而对一些缺乏标准规范的行业,要及时制定、完善相关产品标准,并积极推动标准的落实。

加强稽查执法队伍建设

应以全面推进落实总局《关于加强质量技术监督稽查队伍管理的指导意见》(国质检执【2012】753号)为切入点,全面加强执法队伍的正规化、现代化、法治化建设。重点是:一方面应着力加强执法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培养,积极探索与法制机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联合培养高素质执法人才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完善稽查机构编制、机构、后勤保障等基础性建设,切实保障执法队伍建设健康开展。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是统一执法案卷质量标准。目前,在保障案件质量、统一案件办理标准方面,以下两个重点环节尚未得到有效规范:各类质检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与取证标准。虽然由于存在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区域性法律规范,致使对全部质检违法行为构成及取证标准统一进行梳理、规范难度较大。然而,由总局法制部门对部委规章以上层级法律规范设定的违法行为构成及取证标准进行梳理、规范,再由各地方对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进行梳理、规范,并报总局法制部门备案,统一发布、实施,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行政违法案件的执行。即在如何搞好强制执行,如何有效落实行政处罚决定,如何统一结案标准等方面还缺乏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流程、规定。而这些制度、规定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到案件办理尺度的统一,从而影响到案件办理的公平公正性。建议由总局法治部门组织全国质检系统法治工作力量,进行集中课题攻关,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规定,从而建立起从程序到实体;从案件来源到结案归档的覆盖案件全过程的制度、规定体系,以切实统一案件办理质量标准,有效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二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细化执法流程,严格执法步骤、环节和时限,用好法定执法文书,保证规范执法;要认真执行行政裁量权适用规则和基准制度,严格规范裁量权的行使,保证公正执法。要大力推行“说理式执法”等执法模式,明之以法、晓之以理,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保证文明执法;要大力推进数字化执法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便捷化、透明化的优势,加强执法过程控制、监管,有效地提升案卷质量水平。

三是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清理依据、明确职责、定岗定责、检查考核、落实奖惩”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将法定职责落实到具体的执法机构、岗位及人员。要定期组织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部门评比和人员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完善和细化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追究违法责任。

猜你喜欢
统一行政案件
行政学人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左脚丢鞋”案件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HD Monitor在泉厦高速抛洒物案件中的应用
3起案件 引发罪与非罪之争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