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2015-07-31 22:47陈海峰李多聪陈海波
当代医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血脂

陈海峰 曹 波 李多聪 陈海波

抗精神病药物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陈海峰 曹 波 李多聪 陈海波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的人员12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药物治疗,在用药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血脂测定。对照组:在研究期间不服用雌激素等影响血脂水平的药物,普通正常饮食。血样采集时间均为空腹12h后进行。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用药前LDC-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用药后TC、TG、HDL-C、LDC-C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前、用药后单纯TC异常、单纯TG异常、TC和TG异常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单纯TC异常、单纯TG异常、TC和TG异常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代谢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情况有相关性,患者用药后易出现血脂代谢紊乱。

血脂代谢;精神分裂症;检验结果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基本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分类,其精神活动和环境明显不协调,以青壮年为多发群体。有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有脂质代谢异常,而抗精神病药物也会加重血脂水平变化情况[1]。本研究对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血脂检测,分析其抗精神病药物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的相关性。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患者均符合《精神病学(第7版)》[2]中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在入院前2个月均未经过系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的人员12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0~45岁,平均(33.78±4.85)岁。对照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9~45岁,平均(32.91±5.05)岁。所有纳入研究者均知情同意且能配合完成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和年龄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药物治疗,在用药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血脂测定。对照组:在研究期间不服用雌激素等影响血脂水平的药物,普通正常饮食。血样采集时间均为空腹12h后进行。

检测方法:所用仪器为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用试剂为配套试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采取酶促法[3]。各项检测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用药前LDC-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用药后TC、TG、HDL-C、LDC-C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受试者血脂检测结果比较(x±s,mmol/L)

2.2 用药前后血脂检测结果异常人数比较 观察组用药前、用药后单纯TC异常、单纯TG异常、TC和TG异常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单纯TC异常、单纯TG异常、TC和TG异常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受试者用药前后血肿检测结果异常人数比较[n(%)]

3 讨论

资料显示,精神疾病和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在不断增大,发生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加[5]。其中,以精神分裂症最为多发。研究表明,机体血脂水平和精神障碍有相关性。研究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对于及早发展病情、及时治疗有着重要价值[6]。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往往需要长期用药,甚至终身用药。然而,抗精神药物多伴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已有研究显示,血脂异常和机体发胖、心脑血管疾病等有密切联系[7]。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有很大的影响。抗精神病药物致血脂代谢异常是影响精神疾病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间进行血脂代谢检测,能及时发现血脂代谢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改善,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后 TC、TG、HDL-C、LDC-C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前、用药后单纯TC异常、单纯TG异常、TC和TG异常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单纯TC异常、单纯TG异常、TC和TG异常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用药前(P<0.05)。可见,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后,血脂代谢异常,血脂代谢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情况有相关性,患者用药后易出现血脂代谢紊乱。及时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情况,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1] 李梁,黄海燕,陶世武,等.3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J].当代医学,2009,15(24):1-3.

[2] 郝伟,于欣.精神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7-89.

[3] Ossewaarde L,Verkes RJ,Hermans EJ,et al.Two-week administration of the combined serotonin-noradrenaline reuptake inhibitor duloxetine augments functioning of mesolimbic incentive processing circuits[J].Biol Psychiatry,2011,70(6):568-574.

[4] 杨世昌,王国强.精神疾病案例诊疗思路(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27.

[5] Strauss GP,Wilbur RC,Warren KR,et al.Anticipatory vs.consummatory pleasure:what is the nature of hedonic deficits in schizophrenia?[J]. Psychiatry Res,2011,187(1/2):36-41.

[6] 封玉玲,陈杰,封海涛,等.脑脊液中花生四烯酸乙醇胺浓度变化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8-11.

[7] 贾竑晓,尹梦雅,马辛,等.精神分裂症前驱期临床评估及神经心理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41(1):20-23.

[8] 程松,郭婧澜,丁银环,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特征多肽及其鉴定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1-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0.012

江西 343000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陈海峰 曹波 李多聪 陈海波)

猜你喜欢
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血脂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完形填空专练(五)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你了解“血脂”吗
都有精神病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