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开展心理干预的疗效

2015-07-31 22:47马志洁
当代医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常规

马志洁

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开展心理干预的疗效

马志洁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在康复期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对不良情绪产生的重要影响。方法 选取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n=45),2组均采用利培酮片治疗,常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药物治疗上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在入组时及3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组经过3周的心理干预SAS(38.61±10.32)、SDS(40.30±1044)评分比入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3周后的SAS、SDS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心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患者进入康复时期,所有的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面对日常生活患者出现急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日后的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给予康复期患者心理干预措施,取得优良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现已康复的9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患者没有严重的躯体疾病,已经具有独立填表的能力。其中男40例,女50例,患者的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45.2±7.6)岁。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n=45)。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利培酮片进行治疗,常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则给予心理干预措施,每周2次,30min/次。(1)处在恢复期的患者因长时间住在医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抑、胆怯、恐惧等情况,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与其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排除心里矛盾,为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做好心理准备。并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给予合理的个别或集体治疗。个别治疗:让患者自己说出自己内心的矛盾点,对患者的情况展开合理的探讨,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集体治疗:对文化程度、心理问题相似的患者给予集体治疗,通过集体对患者产生良好的暗示效果,有效解决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2)强化医患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患者放下思想包袱,消除抑郁、焦虑、悲伤的情绪,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其自信心和正视疾病的能力。(3)日常生活训练,重视培养患者按时休息、定期洗漱、搞好个人卫生及整理床铺的习惯。也可以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例如:做饭、制作手工艺品、打扫室内卫生等。想患者的家属详细讲解精神病的知识,指导其关心、尊重患者,帮助患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年,减少其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医院可以制作精神病症相关的知识卡片,定期发放到患者手中,让患者深入认识疾病,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引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1.3 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在入组时及治疗3周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3](SAS)和抑郁自评价表[4](SDS)进行评定,对比评定结果。SAS主要统计20个项目得分进行相加,得到原始分,采用原始分乘以1.25后得到标准分。轻度焦虑:分数为53~62分;中度焦虑:63~72分;重度焦虑:69分以上。SDS主要统计20个项目得分进行相加,得到原始分,采用原始分乘以1.25后得到标准分。轻度抑郁:分数为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大于72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标准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经过3周的心理干预SAS、SDS评分比入组前明显降低,且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 S A S S D S入组时 3周后 入组时 3周后常规组 4 0 . 9 1 ± 1 1 . 1 4 3 8 . 6 1 ± 1 0 . 3 2 4 1 . 9 6 ± 1 0 . 1 0 4 0 . 3 0 ± 1 0 4 4干预组 4 1 . 7 6 ± 1 0 . 5 2 2 8 . 5 1 ± 1 0 . 2 1 4 2 . 6 5 ± 1 1 . 1 9 3 1 . 4 4 ± 1 0 . 0 5

3 讨论

精神疾病虽具有较高的治愈率,但康复过程中复发率也比较高。精神病发病因素较多,主要有精神、遗传等致病因素致使人脑机能出现紊乱,从而导致患者心理异常[5]。多数精神病患者心理素质交叉,出现抑郁、交流、偏执等不良情绪,有效的心理干预贯穿精神疾病治疗的始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期是一个复杂缓慢的过程,不单单表现在精神症状有所缓解,也可以看出患者的社交功能、生活能力等方面有所改善[6]。处在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各项认知能力已经恢复至正常状态,此时他们会以社会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开始困扰他们,如果不给予及时的护理,会致使患者精神病复发,再次治疗将加大难度[7]。康复期精神病者常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当精神分裂症状有所缓解或消失,患者的情绪逐渐稳定,自制能力恢复正常,患者企盼能与家人团聚,重新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是,康复期的患者因自己的病症认为低人一等,产生自卑的情绪,担心受到家人、朋友及社会的歧视。想要解决上述问题,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8]。本次研究可知,干预组经过3周的心理干预SAS、SDS评分比入组前明显降低,且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本次研究可知,精神病患者在治疗及康复时期,周围的亲朋好友应该更加关心、尊重他们,对他们病中的不理智行为不要胡乱评说,防止加重他们的刺激,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帮助。给予集体心理干预,能帮助患者调整一部分不合理的观念,及时疏导压抑情绪,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建立符合自己能力的预期目标,这样有助于强化患者的自信心,提升患者的心理缓存和调适能力,运用最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同时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干预帮助患者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

综上所述,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1] 魏建新.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4):225-225.

[2] 鲍凤竹.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17(8):132-133.

[3] 王艳红.浅谈心理干预在精神障碍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3):56-57.

[4] 彭小平,刘春桃.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10):175-176.

[5] 钱清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个别认知心理治疗临床观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6):559-561.

[6] 孙国胜,高春强,黄云华,等.针对性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的作用[J].当代医学,2012,18(1):2-4.

[7] 李玉兰.心理干预减轻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4):28-29.

[8] 张金美,谢素芳,魏霏霏,等.心理干预对精神科康复期患者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15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0.080

甘肃 730900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科 (马志洁)

猜你喜欢
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常规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常规之外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都有精神病
别受限于常规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