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方式的疗效研究

2015-08-01 00:12熊少刚周大文周玉香
当代医学 2015年19期
关键词:重建术吻合术空肠

熊少刚 周大文 周玉香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方式的疗效研究

熊少刚 周大文 周玉香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6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胃切除术后,随机均分为3组(n=22),A组行Roux-en-Y空肠吻合术(P型),B组行Roux-en-Y倒置空肠间置术,C组行Lygidakis空肠代胃重建术。通过对比3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增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GSRS评分等评定3种重建术式的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比较,A组<B组<C组(均P<0.05);术后排气时间比较,A组>B组>C组(均P<0.05);术后体质量增加量比较,B组与C组>A组(均P<0.05);食管反流、肠梗阻、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及GSRS评分比较,A组>B组>C组(P<0.05);3组胃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ygidakis空肠代胃重建术能提高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胃癌;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空肠吻合术;倒置空肠间置术;空肠代胃重建术

胃癌是起源于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其发生与饮食习惯、Hp感染、吸烟等密切相关[1]。胃癌好发年龄为大于50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发病比例为2∶1,在我国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西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南方地区。其主要临床治疗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胃大部切除、全胃切除、扩大根治性胃切除,并进行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本研究观察3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66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随机均分为3组(n=22)。A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38~58岁,平均年龄(48.6±8.7)岁;B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35~56岁,平均年龄(46.4±9.2)岁;C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36~57岁,平均年龄(47.5±9.1)岁。所有患者均由内镜活检确诊为胃癌,其中低分化腺癌17例,黏液腺癌12例,印戒细胞癌15例,中低分化腺癌14例,中分化腺癌8例;Ⅰ期23例,Ⅱ期27例,Ⅲ期16例;胃幽门管部23例,胃窦部前壁17例,胃窦部后壁12例,胃体小弯部8例,其他6例。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2]行常规术前准备,3组均采用持续硬膜外或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均行全胃切除术:A组: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P型),将远端空肠袢经结肠后上提,行食管断端与空肠端-侧吻合,在距离吻合口25cm处行空肠十二指肠端-侧吻合,再将代胃空肠袢与原断端的空肠吻合;B组:行Rouxen-Y倒置空肠间置术,行食管空肠端-侧,后分别行空肠输入和输出袢侧-侧吻合、输出支肠段与十二指肠行侧-端吻合,最后行空肠离断处侧-侧吻合;C组:行Lygidakis空肠代胃重建术,空肠于结肠前上提与食管行侧-端吻合并延长空肠袢,然后据此吻合口远端25~35cm处行空肠、十二指肠端-侧吻合,再将延长的空肠袢行输出、输入袢侧-侧吻合。行常规围术期保护和术后引流护理。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与术后观察指标对比 手术时间方面比较,A组<B组<C组(均P<0.05);而术后排气时间方面比较,A组>B组>C组(均P<0.05);术后体质量增加量方面比较,B组与C组>A组(均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术中与术后观察指标±s)

表1 3组术中与术后观察指标±s)

?

2.2 术后并发症及GSRS评分对比 并发症如食管反流、肠梗阻、倾倒综合征及GRS评分比较,A组>B组>C组(P<0.05);而胃癌复发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3组并发症及GSRS对比(n)

3 讨论

对于胃癌的手术治疗,有根治性手术治疗和姑息性手术治疗,其中前者整块切除了包括癌症、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部分胃或者全胃。全胃切除对机体的生理消化吸收功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对于提高治疗有效率、术后的恢复、并发症发生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3]。临床实践证明,其消化道改建需符合原消化道的连续性,具有储存食物的能力,能延缓食物的排空,重建术的3个原则是:(1)将根除癌作为首要目标,避免出现切除病灶不充分现象;(2)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重建术结构和操作方法不要贪求简单,避免过繁[4-5]。临床上主要采用以下3种消化道改建类型[6-8]:Roux-en-Y空肠吻合术(P型)、Roux-en-Y倒置空肠间置术和Lygidakis空肠代胃重建术。Roux-en-Y空肠吻合术是广泛应用的传统手术方式,包括其衍生术式(Roux-en-Y倒置空肠间置术),得到临床广泛认可和推崇,但由于缺乏十二指肠的消化作用,常导致消化吸收障碍和胆胰液分泌失调问题,以及术后患者单餐进食量势必减少,比较容易出现饱胀感,进食的少量食物容易排空快,会产生倾倒综合症;此外,术后更容易发生反流性的食管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限制患者的饮食次数以及食量,使患者营养状况下降,体质量减轻,由于Rouxen-Y空肠吻合术的2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多,备受诟病。C组采用Lygidakis空肠代胃重建术,Lygidakis术集手术之所长,提供新的代胃法,其实质是延长空肠畔,作Braun’S侧侧吻合,并结扎升支,其术后能提供较好的空肠血运,减少吻合口的瘘道发生,减少神经损伤,增大食物存储能力,降低十二指肠的吻合口,减少碱性胆胰液对代胃空肠和食管的刺激,既能减少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防止反流,又不会造成食物排空过缓,保证患者能够正常生活,且留有足够的长度满足胸内吻合的需要。本研究结果显示,Lygidakis术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体质量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GSRS评分方面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Lygidakis空肠代胃重建术能提高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1] 王云岭,尤志军.胃癌扩大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3,19(33):97-98.

[2] 李克志.21例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32(9):142-143.

[3] 李忠铭.袢式空肠代胃改良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1,1(12):39.

[4] 李洪.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三种空肠代胃术式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0,2(2):69.

[5] 余佩武,赵永亮.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和技巧[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5):416-418.

[6] 何森.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34-1135.

[7] 张险峰,袁启东,娄欣霞,等.胃癌根治术后3种消化道重建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7):546-549.

[8] 周弦.胃癌全胃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术式的比较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5):92-9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9.038

江西 336000 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 (熊少刚周大文 周玉香)

猜你喜欢
重建术吻合术空肠
首儿所普通(新生儿)外科首创高位空肠闭锁手术新方法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四、胰腺重建技术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4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