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风险源控制及应急管理措施分析

2015-08-04 05:35雷学勤陈哲铭王仪春夏友超
科技与创新 2015年15期
关键词:大气污染应急管理优化措施

雷学勤+陈哲铭+王仪春+夏友超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大气环境,各级地方环保部门也相继建立了完善的大气质量监控体系,但是,大气环境质量却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了大气污染风险源控制及其应急管理措施,希望通过相关研究能够减少因风险控制体系缺失而造成的大气污染,进而为大气污染物的消除和综合治理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大气污染;风险源;应急管理;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X8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5.061

文章编号:2095-6835(2015)15-0061-02

大气污染是与人们生活和生产联系最为紧密的环境要素之一。针对大气污染的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温室气体等。其中,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也是人们关注度最高的就是以PM2.5为代表的固体颗粒悬浮物。以北京市为例,全年空气质量在良以上的天数不足30%,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中度及以上大气污染水平,被人们戏称为“霾都”。面对这个问题,环保工作者需要分析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除了生活排污外,更多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尤其是当工业生产中出现了生产风险时,污染物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严重破坏了大气环境,因此,需要分类和控制大气污染物的风险源,并制订相关的应急管理措施来缓解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

1 大气污染风险源分类

大气污染源可以分为风险源和固定源2种。其中,风险源在未产生风险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或者污染物的排放量在相关规定或环境承载总量之下。针对这类污染源,需要采取加强管理的方式控制其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从来源特征层面分析,可将其分为以下3种:①区域敏感。所谓“区域敏感”,是指相关的工程建设是在敏感区域内,即周边有医院、学校等重点环境保护区域,或是处于市区的上风向等规划区域内。一旦产生环境风险,大气污染物会迅速影响周边的空气质量,进而对敏感区域或者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区域内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造成瞬时恶化的后果。因为缺乏缓冲区域,所以,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②类型敏感。所谓“类型敏感”,是指出现环境风险后,在其释放的大气污染物中,除了常规大气污染物之外,还存在高致病性,甚至有毒、致命的大气污染物。比如,如果部分化工厂发生安全事故,除了基本的大气污染物之外,还会释放包括氯气、氨气、盐酸甚至放射性污染物,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群的健康。③总量敏感。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并不会超标排放污染物,但是,当发生风险时,污染物是以一种非人为控制的途径释放的,并且释放规模与相关标准和企业正常生产水平相比,总量严重超标,使得大气污染更加严重。

2 大气污染风险源控制措施

文中简要阐述了大气污染风险源的种类及其危害,从具体的控制措施层面入手,应从防患未然、积极应对2个层面做好风险源的控制。

防患于未然是大气污染源风险控制的指标办法,只有通过严格的审批和风险论证才能够将大气污染风险降到最低。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要分为3点:①在建设项目的审批中引入环境风险控制指标。在环评审批、批复和验收环节中,要重点强调环境风险和防范措施的建设与运行,从而将环境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②在项目建设风险预判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建设位点,避免敏感区域和敏感类型的项目审批,严格控制环境风险发生时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而保障大气污染风险源的总量,降低控制难度,保障控制效能。③以政府环保部门为主导,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企业应急预案管理的通知》为指导,以各个环境风险源企业为抓手,加强风险源应急预案的管理和日常检查。

积极应对是指当环境风险源出现大气污染时,采取积极的态度将污染降到最低的应对手段。在具体的应对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3点:①事前建立完整、有效的环境应急预案,当风险发生时,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有序、快速的处置;②现场处置应该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消除影响;③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入新科技和新技术,从而实现最好的防御效果。

3 大气污染源应急管理优化

现阶段,各个地方环保局在企业应急预案和相关应急事件处置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

3.1 建立一源一档的基本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环保部的相关要求,建立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基于自身生产特点编制环保应急预案,地方环保部门要给予编制好的应急预案以科学的辅助和指导,切实保障环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2 加大监管力度

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的日常巡查监管力度,检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制订情况和相关物资的准备情况,保障应急措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效预判环境应急事件发生时可能会产生的后果。与此同时,要采取合理的应急演练保障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运行的顺畅度。

3.3 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

当发生环境应急事件时,要迅速组织人力落实应急预案,并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方式消除影响。综合运营与气象、消防、安监等部门的横向联合,避免部门间协作的不顺畅而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同时,要结合当地的水文、气象、环境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完备的应急处置,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低。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大气污染风险源分类及其控制方式和方法,并针对其管理和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希望通过相关研究能够为今后的应急管理和风险源控制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大气污染防控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邵超峰,鞠美庭,张裕芬,等.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的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06):200-205.

[2]邱庆.基于物联网的工业园区大气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系统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2.

[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课题组.重金属污染风险防范与应急法律机制研究[J].中国环境法治,2012(02):143-193.

〔编辑:白洁〕

猜你喜欢
大气污染应急管理优化措施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财税政策选择研究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路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