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智慧更要生态

2015-08-04 17:46程彦博
中国计算机报 2015年18期
关键词:仲恺智慧人才

程彦博

近日,主题为“生态城市·智慧新区”的“广东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推介发布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江春,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鹏飞,赛迪智库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杨春立等专家、领导出席推介会,发表主旨演讲,并围绕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目标、发展战略、产业规划等展开讨论。同时,主办方对潼湖生态智慧区的总体规划、产业基础、人才政策、育成体系、未来规划等信息对社会作全面的发布与推介。

“绿色引擎”牵引不同寻常路

浏览潼湖生态智慧区规划,该区发展总目标是将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绿色引擎”,这也是城市发展创新的引擎。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要素的主要聚集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

魏江春院士致辞时表示,潼湖生态智慧区依托优质湿地生态资源,走生态型、智慧化的发展道路,这是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他相信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一定会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典型模式。

潼湖湿地,潼湖生态智慧区内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生态自然环境,是广东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核心面积达6.7平方公里,湖泊绵延11公里,集雨面积494平方公里,这是区别于其他地方发展智慧城市特有的资源禀赋,这为发展文化创意、科研基地、互联网经济等新兴业态提供了天然的环境。

据杨鹏飞介绍,潼湖生态智慧区的规划面积约128平方公里,将建成一条环潼湖湿地的产业走廊,构建生态核、服务核,沿湖布置大数据产业园、深莞惠合作示范园、科教园等多个专业园区,实现产城人深度融合。

生态智慧区的建设,不仅要有自然生态资源的优势,还需要发达的产业基础,经过20多年的建设,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达的产业基础为潼湖生态智慧区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杨鹏飞提到,仲恺高新区吸引了包括三星、LG、索尼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TCL、华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了以LED、移动互联网、平板显示、新能源、云计算、新型装备制造为主导的“4+2”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内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3年仲恺高新区实现GDP 530.9亿元,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3亿元,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引擎。

产业转型升级只为华丽蜕变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重要路径。

杨鹏飞提到,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大力构建创新要素和先进生产力聚集区,形成以高端信息制造业为基础,信息服务与研发创意为拓展方向,生产型服务业为支撑,湿地旅游业为引领的现代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推动仲恺高新区从围绕加工制造为主的产业体系走向以研发设计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杨鹏飞还说到,在产业方面着力吸引龙头产业(TCL、三星等)的研发力量进驻,针对超大型项目进行“园区定制”(国际合作产业园等),组合优势资源,建立新型产业园,形成、发挥一批大型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另外,在潼湖生态智慧区规划中,要求培育研发设计和现代服务产业集群,打造复合的研发产业集群。即“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上游包括技术发现、中试研究、金融创投、技术并购、人才引进、人员交流;中游包括现有产业研发升级,软件研发,风投融资研发,产品研发,研发外包、创意设计、科技咨询;下游包括知识产权销售、风险管理、创意产品制造、成果转化、研发企业孵化、市场拓展,产业外包等。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智慧城市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

赛迪智库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杨春立,在主题演讲中提到,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潼湖生态智慧区的建设突出生态化、智慧化融合,未来该区将建设成为湿地生态特色突出、先进产业聚集、交通便捷、宜居宜业宜游的智慧生态发展区。

潼湖生态智慧区规划指出,生态智慧区建设要主打湿地品牌,依托休闲农业、山水自然条件,构建以湿地为核心及特色的休闲游憩系统,发展旅游业;以优美丰富的环境作为吸引人才的基本要素;打造山野型与都市型复合的游憩目的地。

最终实现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广东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实践区、珠三角创新要素集聚区、惠州智慧城市引领区的战略定位。

创新发展人为本

潼湖生态智慧区的建设、创新、可持续发展,需要自我造血功能和大量的创新人才。在这方面,仲恺高新区已经切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生态智慧区的建设提供强大的软实力保障。

据了解,近年来,仲恺高新区依托“4+2”产业体系与优势资源,以建设国内一流、区域标杆的孵化器为中心任务,深化孵化体制机制创新,国家级孵化器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品牌效应凸显,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周期化、精细化、全球化的特点。截至目前,全区孵化器面积近30万平方米 ,在孵企业近300家,毕业企业61家,实现逐年上台阶的跨越式发展。

潼湖生态智慧区将依托现货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育,优化生态环境,提升研发设计能力,营造文化创意氛围,发展战略性、民生导向性科技项目。重点拓展LED产业、移动互联网、新能源产业、生态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工业4.0”智能装备制造和研发企业,做大机器人产业,普及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

创新的重要要素之一是人才,加快实施人才工程和计划,做好人才引进服务,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聚集潼湖,使该区成为人才的聚集地和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为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仲恺高新区20多年的积累,创新人才有积累的存量;惠州市、仲恺区,支持高端人才引进,为创新人才引进制定人才激励政策、服务政策;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留住人才。通过“天鹅计划”、“恺旋人才计划”、“恺炬创新行动”等一系列的人才工程和项目计划吸引了大批的人才、创新团队和创新项目。另外,高新区面向初创科技型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孵化(加速)空间和各种专业服务。

潼湖生态智慧区的未来如何发展,让我们翘首以待。

猜你喜欢
仲恺智慧人才
人才云
一道竞赛求值试题的探究
强强联合 仲恺高新区波士顿孵化器迈进2.0新时代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