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年轻人的坚守

2015-08-05 09:57丛风
工友 2015年5期
关键词:钢构轧机跳槽

文_丛风

李永生和朱强,两个人都是从国企技术工人开始做起,一个成长为企业的电器工程师,一个成长为焊工能手。2015年同时荣获“湖北省劳动模范”,两个人有着相似的成长路程。

当17名大学生陆续跳槽后

李永生,2007年大学毕业,到武钢集团鄂钢公司当一名技术员。

他所学的专业是电气自动化,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去大城市,去科技型企业,只有他和另外的17名大学生选择到位于鄂州的钢铁厂。

到鄂钢工作以后,李永生被分配到一线班组,每天就是到狭小的空间里去巡检、到满是油污的环境中去接线,为粘满尘土的设备清扫…… 没多久,和他一起进厂的17名大学生就陆陆续续全部跳槽了。“当时受他们的影响,我也有所动摇,不知道是坚持还是离开。”正在犹豫时,李永生想起毕业前老师对他所讲的一段话:“到了工作单位,如果不明确目的,不持之以恒地追求,你的人生要想成功,一个字——难!”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李永生选择了坚守。

李永生把成为一名合格的电气工程师作为初始目标,开始在设备现场和生产岗位之间穿梭。跟在师傅们身后虚心问、用心学,时间长了,师傅们被他打动了,就从接线看图、故障分析等方面开始手把手地教他。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被人发现”

工作一年后,企业安排李永生参与宽厚板项目筹建工作,核心设备全套从德国西门子进口,面对全新的设备,一种新鲜和好奇吸引了他,生活也随即进入昼夜不分的状态。为了搞清楚一个设备的工作原理,经常是图纸资料翻了一遍又一遍;为了弄明白一个设备的控制方式,白天跟着老外学,晚上自己搭平台、做测试。200多个日日夜夜换来的是忙碌和充实,还有能力提升后的自信。

技术掌握后,李永生开始小试牛刀,轧机控制系统突然死机,导致整个生产线中断,朱永生主动要求试一试。平日的积累和训练全部派上了用场,经过近3个小时的努力,轧机恢复了正常。之后,他被提拔为电气车间副总作业长。李永生觉得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被人发现!

2010年,企业决定对轧机辅助液压站进行扩容改造,西门子公司报出了300多万元的价码。李永生主动请缨自己动手改造,他说之前自己已经在实验平台上做过测,对程序设计的构架和思路已经很清楚,对改造有有一定把握。最终经过他和同事们一起努力,改造成功,并且只花了几十万元,这一下就为企业节省了200多万元。

“工作光是热爱还不够,还需要勤奋”

朱强,1990年出生,四川资阳人,初中毕业以后,他选择了在中专技校学习焊接,毕业时被中建钢构招聘。“那一年我16岁,是同一批进入工厂里年龄最小的焊工”,朱强说,虽然在学校学过焊接技术,但是真正用在建筑里,技术都要从头学起。当时企业在做香港环球贸易广场的项目构件,看着身边的焊接能手,朱强觉得压力很大,认识到做好一件工作光是热爱还不够,还需要勤奋和努力,否则将来一定会被淘汰。

为了做好香港环球贸易广场的项目构件,朱强白天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基本的焊接工作,晚上就找来废旧的钢板不断地练习。当时很多人说他傻,说白天工作那么累,晚上还在这儿埋头苦焊,工钱又不多加一分。朱强没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他觉得自己虽然书没有读多少,但勤能补拙的道理还是懂得,而且“技术学到是自己的”。晚上练习持续了3个月后,朱强就可以独立完成焊接工作了。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在师傅所带的5个徒弟里,他是年龄最小、成长最快的一个。这是他第一次体会到勤奋所带来的成就感。

“选择的路就要坚持走完”

焊工是艰苦的工种,冬天还好,一到了夏天,整个人都跟泡在水里一样难受,加上焊花经常会从裸露的衣领、袖口、裤腿飞溅到皮肤上,让人难受。

有一次朱强正在完一个立焊操作,“好好的焊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从我的领口飞进了衣服,沿着胸口直接滚到了鞋子里,身上瞬间留下了好长一条疤。有时候,焊花也会飞到眼睛里,那个时候就更难受了。”很多人都劝他换个工作,但他说自己比较固执,选择的路就要坚持走完。

和朱强一起入职的很多小伙伴大多数已经转行。跳槽的同事也不少见。“为何你没有到外面的世界去试试的想法?”朱强很憨厚地笑了,说:“很多同事跳槽出去又回来了,到了别的企业又能怎样,都是一样的做事。我对中建钢构有信心,即便是在2008年企业最不景气的时候,很多时候没有活干,也没有想过要离开。”

好在不景气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从2010年,钢构企业迎来了大发展。武汉火车站、武汉绿地中心、长沙国金中心、新疆大剧院、武汉世茂嘉年华等地标性建筑中,朱强所焊接的构件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幸福来得太突然”

一线的岗位给了李永生不仅仅是磨砺,更是给了他许多技术创新的机会。李永生先后组织、参与技术改进和攻关46项,共有12个项目获奖,累计为单位直接创效3000多万元,还申报国家专利4项,其中有2项已获国家授权。他说“短短七年工龄的我,今年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这是我当初选择留在鄂钢工作时万万没有想到的。”回想起来,他认为当初选择留下是正确的。

而朱强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虽然他也曾获得过“湖北省青年技术能手”称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今年还获得“武汉市优秀农民工”称号,但是没有想到会被评选上“湖北省劳动模范”。

现在的朱强是中建钢构武汉厂四车间焊接一班的班长,管理着50个工人,并且也开始带徒弟了,他希望以后能继续地学习,拓展技术和管理能力,“同时能琢磨出一些新的焊接方式和方法,否则徒弟们问起问题来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猜你喜欢
钢构轧机跳槽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热连轧单机架粗轧机中间坯侧弯废钢成因及对策
基于MIDAS/Civil连续钢构的上部结构受力分析
跳槽
厚板轧机导卫装置受力分析
一种大型钢构柱定位装置
我该辞职吗?
忙着跳槽的人
轧机主传动非线性延时系统的Hopf分岔研究
复合屋面板钢构体系风振特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