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装在古今景观中的应用

2015-08-05 18:23王万军
绿色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

王万军

摘要:通过借鉴古代园林铺装的特色,总结了现代景观设计中常用的铺装材料及布局手法,在对材料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生态型铺装方式。

关键词:铺装;景观设计;生态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5)06006502

1 引言

园林铺装,指用各种硬质材料进行路面铺设,园路的铺装设计主要与周边的环境相适应,通过对路面材料、质感、形式、尺度的把握,形成独具寓意,趣味、功能与形式和谐统一的布局方式,使之成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借鉴古代铺装材料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要在现有铺装材料的基础上,不断研发出新型材料、新技法。

2 古代园林铺装

2.1 中国古典园林铺装

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就有吴王梓铺地,西子行则有声的记录,相传吴王夫差以梓板铺地,西施行于其上,步步皆音。另外,明代计成所著《园冶》一书中,有对古代铺装进行系统的介绍,其中铺地开篇第一句“大凡铺地砌筑,小异花园住宅”,强调了铺地应与整体布局相结合,并在书中提出了诸如叠胜、回文、蜀锦、冰裂纹、莲纹等铺装形式,在选材方面,我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铺装材料主要包括石板、条石、碎石片、瓦片、缸片等,这些材料往往就近取材,简单加工,降低了运输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材料的自然纹理、粗糙表面、不规则形状等特点,充分发挥了自然石材的天然美,与古典园林景观整体布局相协调。

比如在大门入口或主体建筑前通常选用平铺方砖,或石雕铺地的方式来烘托景观的高雅与大气,如皇家园林的代表故宫,其太和殿前的纹理与构形均用形式统一的青砖铺地,太和殿下高7m的三层白石台基,其正中部由两块巨石精致的浮雕,布满了精雕细刻的龙纹图案,彰显皇家威严。为体现景观的自然野趣,在我国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中,如网师园、拙政园,常在花园的游步道中,或用卵石、碎石片体现其自然,或用青石板使环境显得复古幽清。

2.2 国外的铺装历史及特点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欧洲在景观铺装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0世纪,“米诺斯文明”起源于希腊,通过考察在克里特岛现有的一些王宫遗迹,我们可以发现那时的人们就已经开始用大块的条石进行宫殿园路的铺设。到了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发明了原始的混凝土,罗马人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修通道路,以便运输物资,罗马帝国的道路纵横交错,主要用石板和混凝土覆盖路面,总里程达8万多km,对于欧洲的国家来说,铺装的表现形式更多地与建筑有效地融为一体,如在单一石材运用方面,巴黎圣母院前的青石板、马德里马约尔广场的花岗岩,都与附近主体建筑在材料质感上保持一致。圣马可广场还运用不同颜色的板材,给人以方向感,缩小了空间尺度,罗马市政广场采用深色小块石铺地,通过白色板材条纹分割构成总体布局,为空间增加层次感。

3 现代景观中常见的铺装材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人们在借鉴古代常用铺装材料的同时,为了便于生产,提高景观营造的高效性,逐渐运用了一些新型铺装材料,按其材料的形式主要分为整体性路面和块料类路面。

3.1 整体性路面

最常见的为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对于普通混凝土路面,因为其材料成本相对较低,施工方便,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与园林主干道,因其质感的统一,主要发挥分割空间,引导交通的作用,有时为了提高园路承载力,会预先铺设一定数量的钢筋,构成钢筋混凝土路面,有时为了更好区分场地的不同用途,比如路边的人行道区域,公园内不同的功能分区,会在混凝土中加入颜料,构成彩色混凝土铺装。有时为了减少城市灌溉用水,改善树木生长环境,较多应用了透水性混凝土,包括水泥透水混凝土,高分子透水性混凝土。

另外,另一种混凝土形式,对于彩色沥青混凝土逐渐被广泛应用,所谓彩色沥青混凝土,主要指用脱色沥青与各种颜色的石料、色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下混合搅拌,再经过摊铺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路面,此做法即具备沥青路面的弹性和吸音功能,因其表面颜色丰富,色泽鲜艳持久,可以改善路面颜色单一的现象,并且在景观铺装中,因其个性化的颜色,更能突出环境中心的作用,在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可广泛应用。

3.2 块料类铺装

最常用的块料类铺装主要分为人造石材、天然石材、木材。

3.2.1 预制水泥混凝土砖

在人造石材方面,最常用的为预制水泥混凝土砖,指用预先模制的水泥混凝土方砖铺砌而成的路面,这种路面形状多变,图案丰富,如各种集合图形、花卉、木纹、仿生图案,也可添加无机矿物颜料制成彩色混凝土,较普通粘土砖相比,此类路面节省了因制造粘土砖所需要的大量黏土,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

此类砖材最常见的铺装方式主要作为景观的游步道,或在停车场等区域做成嵌草砖,这样不仅能很好地透水,透气,而且绿色草皮呈点状或线状形式,有规律地分布在路面中,形成美观的纹理,丰富了空间的总体布局,另外,采用这种嵌草砖铺装也广泛应用于人流量不大的小游园等道路。

3.2.2 花岗岩

在现代景观规划中,花岗岩是天然石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花岗岩是火山爆发后,在地下冷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因其防腐蚀性强,并有多姿的色彩,在景观铺装和建筑装饰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前,对于自然的花岗岩石材,往往经过切割后会进行一些处理方式,形成外观质感不同的表面,主要包括剁斧面、火烧面、磨光面等,其中磨光面多用于室内或小范围的室外铺装。根据其形成的不同颜色,往往在铺装中呈现多种布局方式,并且铺装后立体感强,耐久性远高于混凝土路面。对于单独铺设的花岗岩地面来说,往往应用在大型广场、车站、园林景观的入口处等开敞空间。花岗岩还可以和植物搭配,作为草地中的游步道,通过植物柔和的线条弱化花岗岩,也可与卵石相配,形成具有空间层次感的游步道或广场边界。此外,除花岗岩,常见的自然石材还包括石板、青石、板岩,其颜色较花岗岩单一,因上述石材有自然古朴之感,多与花岗岩结合使用。

3.2.3 木材

园林木材作为道路的面层材料,在近些年较为多见,因天然木材具有独特的质感,色泽和纹理令步行于其上的人有较好的环境体验,颇受设计师的认可。对于铺装材料,所选用的木材一般都经过防腐处理,国内多选用杉木,铺设方法与室内木地板较为相似,一般会在木材表面涂饰防水剂、表面保护剂,因其造价和维护费相对较高,有些景观为了追求相似的效果,常采用混凝土仿木的方式作为面层,或在混凝土表面做仿木处理,对于较为偏僻,人流量相对较小的林荫小径,这种方式值得借鉴。

4 景观铺装应注意的问题

在景观设计方面,在追求铺装效果的同时更应注重功能的使用,避免出现一些中看不中用的结果。如使用鹅卵石既可以美化园路两边的环境,又可以起到排水的作用。

在用料方面,必须根据环境和使用功能选取材料,要求设计者对各种材料的特性有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因过分追求生态化造成的得不偿失,有些地区为迎合“生态文明”、“生态建设”等大潮流,舍近求远,从外地购置新型生态材料,这往往增加了施工成本,与生态理念相违背,所以在材料选择方面,应向古人学习,学会就地取材,尽量选取本地的材料。

5 景观铺装的发展趋势

2015年3月,国家审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说明我国政府对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合理并有效利用生态型铺装材料,更是今后在景观营造中的重要议题,目前值得应用的生态材料主要包括透水性沥青材料、陶瓷透水砖、自然片石材料、砂砾材料,另一方面,新型可回收材料进行园林铺装也是为了发展生态景观的重要途径,除水泥混凝土砌块砖、天然石材、木材等一般的铺装材料,还可用一些废旧的钢材、破砖碎瓦、玻璃碎片、木材碎片等一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应用到现代景观铺装中,这种可回收材料的使用,有效地节约了天然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1]李 可.景观铺装在园林中的探析[J].现代园艺,2014(6):99~100.

[2]李移山.园林道路生态景观创作技术方法探讨[J].绿色科技,2011(12):70~72.

[3]刘 华,郭志芳.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铺装设计的继承与发展[J].中华民居,2013(3):168.

[4]郭学明.旅途上的建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罗 畅,张燕雯.浅析园林硬质景观在高校景观环境中的应用[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239~243.

[6]路 毅.浅谈石材在广场铺装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3(1):199~200.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生态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关惠聪等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