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的营养生理及相应的农业措施

2015-08-07 01:17石荣斌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施肥甘蔗

石荣斌

摘 要 针对甘蔗的营养生理进行剖解,对当地的甘蔗产量情况和所采取的农业措施进行相应分析,为当地甘蔗生产提供科学的数据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甘蔗;营养生理;施肥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0-02

广西人多地少,相比全国人均耕地水平普遍较低,要想通过面积增加来增加蔗糖产量的途径是不太现实的。所以,要靠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来增加当地蔗糖产量。近年来,尽管广西的蔗糖产量提升,但是相对于全国的水平来讲依然偏低,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甘蔗,大强度的光合作用、高点光饱和点、低二氧化碳补偿点,甘蔗是C4作物的一种。5 500~8 500 ℃的年积温需,330 d以上的无霜期,平均空气湿度在60%左右,800~1 200 mm的年降水量,1 195 h以上的日照时数[1]。甘蔗相对于土壤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主要在红壤土、砂壤土和粘壤土,4.5~8.0的土壤pH值下生长良好。

现阶段,广西甘蔗作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其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hm2,全国甘蔗种植面积广西占有率大概在62%,全国的70%的甘蔗产量都在这里[2]。广西是全国最大的产糖中心和原料蔗生产基地。甘蔗也是宾阳县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前几年抓甘蔗生的力度很大,把面积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就近3 a的榨季情况来讲,2010-2011年,广西入榨甘蔗5 566万t,相比往年增幅了0.11%。混合产糖率12.16%。随着广西甘蔗产量的不断增高,带来却是产糖率的下降,产糖量的提高与种植面积的增长理应是成正比的,所以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其自然优势。在确保稳产高产的情况下解决甘蔗含糖量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对比研究,影响甘蔗糖分的主要原因有:种植时间、肥料比例、施肥量、病虫害程度等。甘蔗斩、运、榨安排及甘蔗收斩的外观质量等在内的土壤施肥管理,气候管理和原料蔗管理;品种选择高产高糖品种。

1 甘蔗的生长营养原理

1.1 生长必需的元素

甘蔗一般具有10~12个月的生育期,巨大的生长量,整个生长过程当中生长的矿质营养元素较多,甘蔗生长中需要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硅、铜、铁、硫、锰、锌、硼、钼及氯等营养元素,且缺一不可。其中,最难以满足甘蔗生长的氮、磷、钾、钙是土壤中的元素,也就自然而言成为其主要的营养元素。

1.2 营养特点

1.2.1 大量的需肥量。

甘蔗的一生生长对于养分的吸收量十分大,在高产情况下,每1 t甘蔗吸收养分量为氧化镁0.42 kg,硫0.50 kg,氧化钾2.11 kg,氧化钙0.91 kg,氮1.81 kg,五氧化二磷0.36 kg,锰15.5 g,锌6.2 g,铁37.5 g,铜2.2 g,硼0.74 g。氮磷钾的吸收比率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1∶0.20∶1.16。因此,肥料是夺取甘蔗生产高产的关键。

1.2.2 吸肥的不均衡性

甘蔗生长一般分为萌芽、成苗、分蘖、茎伸长及工艺成熟5个时期。幼苗阶段生长还是比较缓慢的,虽然吸肥量少,但需肥比较急切,全期施肥的1%左右,对于氮的需求量较高。生长阶段的分蘖期的需肥量的需求是最大的,氮磷钾的吸收量为8%~10%,这个阶段的钾吸收量最大,生长期对于肥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全期的50%以上的需肥量都是这个时期吸收的,全部吸收量的50%~60%的氮量吸收,70%左右的磷钾吸收量;成熟期的需肥量不断会降低,对于氮磷钾的需求仅为30%左右。

1.2.3 对钾素需求多

甘蔗是典型的喜钾作物,在各种元素中主要吸收的就是钾元素,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具有对于糖分的提高、成熟主要的促进作用。此外,甘蔗对氮、磷的吸收利用率也很明显。因此,提高氮、磷、钾在甘蔗体内的促进合理分配,可以为甘蔗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2 甘蔗用肥研究现状

研究表明,这样的甘蔗的糖分会增加0.3%~0.7%,螟虫危害减少5%~8%,抗性增强。添加钙、镁等中量元素肥料在砖红壤、赤红壤上的甘蔗,对于糖量的增加是绝对的,抗逆性也随之增加。对于甘蔗的茎长和高度的增强主要通过镁、硼、锌、锰等中微量元素复混肥的增加来改善。使用硫肥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甘蔗生长、有效茎数和单茎质量的提高、品质改善和含糖量的提高。作为喜硅作物,甘蔗为了保持较高的中性转化酶活性,糖分积累的促进,产量的提高都可以通过硅肥的施加加以实现。影响肝蔗糖分的重要成分是钙、镁、硫、硅等中量元素。所以,影响甘蔗糖分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硅肥,施加钾肥及中量元素可以提高甘蔗的糖分含量。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提出产生了甘蔗专用肥,地膜覆盖技术是12-6-7甘蔗专用复混肥采用的技术,通过攻茎肥和基肥二次施肥,相比于一次施肥(基肥)的产量和含糖量都会增加6%和11%,三次施肥(基肥、攻蘖肥和攻茎肥)和四次施肥(基肥、攻苗肥、攻蘖肥和攻茎肥)与二次施肥的效果差异不显著。

配比为13-5-8的专用复混肥对于提高甘蔗的增产和糖分含量是极其有效的。此外,施用生物有机肥也可以提高甘蔗增产和糖分含量。相比于常规施肥来讲,甘蔗生物有机肥增糖率和增产率分别为22%和14%。相比于不含稀土有机复混肥,使用含稀土有机复混肥的每667 m2产量增加10%,增糖量为16%,给农户增加收入130元左右,糖厂增产300左右。相比于普通肥料而言,23-7-20肥料施加可以在原则上减少2次施肥量次数,产量提高6%,蔗糖分提高4.1%,每667 m2量收益增加77元,单独施用肥料只会增加成本,降低产量和效益。

甘蔗施用22-8-12的控释肥相比于15-6-9专用复混肥、氮磷钾化肥来讲,其施加会增产,投资利润也会分别增产。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3 种肥料和BJ210L 保水剂配制抗旱型甘蔗专用肥的混入使用,会使得甘蔗茎产量增产至少5%和15%不等,甘蔗糖分也会随之提高。

3 甘蔗施肥研究的发展方向

根据当前甘蔗施肥技术中的不足点,为生产出高产高糖的甘蔗,带来更大的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经济,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3.1 施肥使用测土配方

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是把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进行测试,为了解决蔗农在农业上出现的有机肥的轻施、化肥的重施和氮肥的偏施,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测土配方施肥,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不必要的浪费和过剩的肥料。为帮助蔗农降低肥料的投入成本,增产增收,根据甘蔗的一些需求,包括土壤供肥能力、规律和肥料效在内的需求,使用合理的施肥方案,对蔗田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改善。甘蔗的最大施肥量不明显,增加氮磷钾不会明显增产,带来结果只是成本的提升;没有足够的施肥其产量也会降低。甘蔗测土配方施肥应扩展到中量元素,不应仅仅局限于氮磷钾的养分,探究其应用条件、适宜用量以及与其它营养元素的平衡关系等,对症施肥,以提高效益。

3.2 研发新型生物有机肥

人们常说的有机肥料是指微生物菌剂和无机肥。无机成分的作用在于提供给甘蔗快速生长的养分,有机成分肥料能够为甘蔗提供必须的微生物,改善不良土壤情况,为了后期养分供给提供保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研发新型生物有机肥的前途大好。

3.3 改良施肥方法

综合集成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要追求省工、省力、优质、高效省本、高产的目标。采用传统施肥方式的缺点是劳动强度高、追肥次数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甘蔗生产应该紧跟生产发展步伐,研究新的施肥方法,减少施肥次数,降低劳动强度。因为土壤的水热状况与施肥效应密切相关,应该科学的结合栽培管理和成套的施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易芬远,赖开平,叶一强,等.甘蔗的营养生理与肥料施用研究现况[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4(2).

[2]李荣昌.甘蔗的营养生理及相应的农业措施[J].广西熟做科技,2010(16).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施肥甘蔗
花式卖甘蔗
清明甘蔗“毒过蛇”
甘蔗的问题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研究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黑熊吃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