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企业信息化 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2015-08-11 03:47闫明月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应用研究信息化

摘 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企业生产、管理、决策等过程的效率、水平与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概述了企业信息化及其对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分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企业信息化应用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管理;应用研究

一、企业信息化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领域,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效率,获取信息经济效益的过程,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它包含了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的外部沟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企业生产、管理、决策等过程的效率、水平与经济效益,最终提高企业竞

争力。

具体上讲企业信息化应包括:市场营销信息化、办公管理自动化、财务信息化,事务处理自动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产品设计信息化等。从信息化深度来讲有这样几个层面:事物处理、分析处理、支持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

由于每个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不同、方向不同,所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点也不同。其中以办公管理自动化和财务信息化应用最为广泛。

二、企业信息化对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

信息化具有及时便利、准确安全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有效管理,对当代企业快速高效发展具有许多价值优势。一般说来,信息化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经济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有助于产品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使产品的生命周期普遍缩短,由于更新换代的加快,企业也不得不重视产品的再开发;

(三) 可以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可以研制出更有效的生产工具应用于生产, 使企业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四)实现企业信息化全程管理,有利于保障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半以上的企业已经在实践中探索和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其管理和业务水平。但是在实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两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与全球领先水平仍有较明显的差距。

(一)企业管理模式落后,信息化意识淡薄

信息化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变革,然而,信息化本身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它只是企业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将企业的规划、组织、流程和管理理念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企业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管理效率的目标。相当一部分企业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经验管理、人情管理模式中,其决策者没有想在全球企业信息化大潮中学习先进的科学管理办法。事实上,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相关的技术是关键的因素,而更重要的因素将取决于是否能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同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二)企业需求不明确,信息化建设脱离实际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少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企业需求才是根本。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盲目迷信洋货、系统功能求大求全,使所建造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自身业务流程、管理大相径庭,以至于实施以后成效甚微,反而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投资的浪费。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缺乏熟悉企业特点、业务流程、管理特色的软件公司来协助企业推进信息化进程,对于信息化技术照搬套用,缺少系统的需求分析,使得所建造的信息化系统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实施后的效果并不理想。

四、企业信息化应用建议

(一)加强全员培训,强化信息意识

首先,企业各层领导要深入了解信息化的实质,充分认识企业信息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参与到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去。企业信息化是一场全方位的创新和变革,首先需要决策层带头深化信息意识,然后才能带动员工参与其中,这样企业信息才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其次,通过全员培训、组建专门机构、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等手段,不断加强企业员工的认识,将思想统一到信息化建设上来,鞭策参与人员摒除原有的工作惰性,提高实施效率。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参与单位、业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参与单位、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明确自身需求,科学总体规划

每个行业都有其独有的业务特性,每个企业都有其独有的管理特性。因此,在企业信息化中没有可以完全照抄的模式。企业业务流程的改造,是信息化的核心。所以,在规划和建设信息化之前,企业首先应当从经营战略、体制、生产管理、营销业务、人力资源、物料控制、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等全方面的进行自我诊断和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范围、阶段和深度,并进行统一管理、总体规划。

(三)完善人才机制,做好运维工作

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完成,经评估验收后,企业要做好对信息化系统持久维护、管理与扩展的准备,包括人力、物力及财力。一方面,与软件供应商及实施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以便能够及时得到专业性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企业自己的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员,以便能够在后续的信息化实施维护中节省成本。

参考文献:

[1]洪茹.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研究[J]. 广西轻工业,2010,07:104-105+109.

[2]司青燕,许涛,李进霞. 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J]. 科技成果纵横,2008,04:36-37.

作者简介:闫明月(1987–),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省委党校保定工作站2013级在职研究生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应用研究信息化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