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技计划管理创新思路及对策研究

2015-08-11 03:59朱鹏宇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计划管理思路对策

朱鹏宇

摘 要:围绕辽宁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践遇到的问题,深入探索加强计划管理的一些新思路新办法,以期通过完善计划管理,夯实科技创新体系。

关键词:计划管理;思路;对策

目前国家正在加速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工作,辽宁省按照国家部署精神,积极探索和实践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在科技计划管理和体制改革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全面提高辽宁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科技计划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辽宁省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科技计划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几年来,辽宁省以科学发展观与求真务实的政绩观为指导,不断完善辽宁省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一)是围绕重点工作配置科技资金

将省本级科技计划70%的经费用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农业科技特派等科技创新工程,彻底改变了过去科技经费“撒芝麻盐”的作法,将科技工作实实在在地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二)是在重大项目计划实施中加强省部联动

加强辽宁与国家各类计划的对接、联动支持,形成国家、省市资源集成共同支持重大项目、特色项目的实施,努力放大国家计划在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效应。

(三)是强化科技计划过程管理

成立了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协调领导小组,建立省级各类科技专项计划统计分析和报告制度,实行年度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加强对重大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督导,并以此作为结转经费和计划滚动支持的重要依据。依托科技中介集中开展项目受理、咨询和查询、合同执行跟踪等过程管理工作。

(四)是完善计划项目管理平台

综合采用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整合现有系统资源,建设和进一步完善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系统申报集中、评审集中、专家集中、计划管理集中、资源集中、信用评定体系、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综合信息管理,避免交叉重复,提高科技计划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然而,由于受到体制机制影响和制约,辽宁省科技计划管理诸多方面仍有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的地方。比如在科技机制体制创新、完善评审制度、信用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有更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二、 提高辽宁科技计划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是科学制定科技计划申报指南

使得指南编制更加体现“科学化、公开化、链条化、全局性、服务性、战略性”。计划申报指南编制过程更要体现《科技发展规划》、《产业技术路线》和实地调研成果,从便于申报、服务基层、增强导向等方面,进一步精简和凝练科技计划申报指南。并在指南向全社会公布前,增加向社会征询意见的环节,保证指南的“科学、公开、战略、服务”等方向。

(二)是切实改变科技计划管理理念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下发后,计划管理环境已经由满足相对封闭的“小科技”管理环境向构建省部、省市、省直部门间多层面联动、互动支持的开放式“大科技”管理环境的转变。以落实《若干意见》为契机,切实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将有限的科技资金,合力投到能起到倍增作用的项目上,共同推进共同发展。

(三)是实行科技计划ABC分类管理模式

在项目课题制的设置过程中,区分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引导项目,实行ABC分类目标管理,设定分类管理办法,并匹配相应的计划管理运行机制。A类重点项目积极试行科技计划项目的投标、招标制度,使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有合理投向,采用“行政监控机制” ;B重点项目积极试行课题制,进行全成本核算,采用“专家小组监管机制” ;C类引导项目主要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技术开发为主的项目,积极实行科技评估评审制,采用“专业管理机构监管机制”。

(四)是科技计划级别设置实行量化核定模式

建立一整套科技计划支持强度核定体系,科学设定资助额度和资助项目的级别大小。可根据申报单位资信评级、科研投入强度、产学研情况、成果转化前景、技术新颖程度、行业牵动力,以及项目查新、查重等情况及指标,来确定项目的重要等级。

(五)是强化科技计划执行及过程精细化管理

实行科技计划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模式。首先,要逐步加强中期检查,从执行质量、进度、财务支出等方面跟踪控制,使总目标下的分解目标得以实现,尽可能地降低财政风险;其次,加大计划执行过程的后期监管管理。为了杜绝由于管理者时间、人力等局限,造成的计划管理中存在的“真空区”。加大监管工作的“放权”力度,让“第三方监管”、“委托中介监管”等介入到计划管理的全过程的动态监督中去;再次,督促承担单位实行“课题责任人负责制”,并实行重大重点项目省厅对口处室负责制,实行责任追溯制度;最后,实行科技计划执行考评结果和下一年度立项挂钩。对于没有按期结题、没有产学研合作、信用评价不及格、重点实验室虚设等问题的单位,整改之前,科技厅不受理新年度科技计划申报及立项。

(六)是完善科技计划管理的信用评价体系

首先,完善项目承担单位信用评价系统。建立和完善项目承担方信用档案,可委托情报所战略科技统计中心、评估中心、网络中心以及省科技创新体系服务中心等科技计划过程管理部门,评价范围涵盖研究成果、科研水平、管理方法、经费使用、时间管理等多个方面;其次,完善评审专家信用评价系统。对信用不好的承担单位和个人建立“黑名单”,可以规避项目实施风险,促进项目良性实施。

三、结语

通过计划管理这条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主线建设,不断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性和顶层设计工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扎梦幻.安徽五项举措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

[2]汪洋.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2014.

猜你喜欢
计划管理思路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不同思路解答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新形势下供电物资全面计划管理探讨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