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模式研究

2015-08-11 04:20齐兴胤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完善民营企业特点

齐兴胤

摘 要: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经济飞速进步的背景下,传统的企业融资模式和方法发生转变,对企业的相关债务风险的分析结果被应用到企业的上市融资理论当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契约平衡理论。对我国民营企业而言,其融资的相关理论研究相对较晚,而且至今还不够成熟,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条件下,增强对我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模式;特点;完善

民营企业在我国的整体的经济效益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针对其自身的发展而言,融资问题成为其重要的制约因素。新时期,我国应及时加强对其融资模式的研究,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近年来,受民营企业自身及金融危机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民营企业难以及时筹措资金,其发展潜力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不仅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甚至有些民营企业还需要面对破产的威胁。本文从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入手,加强对其融资模式的深入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与建议,希望对完善民营企业的融资模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对外源融资的迫切需求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内部融资的方式,这种方式不用交付较高的利息、成本较低,同时还能够降低对外依赖性,减少产权模糊现象的发生。这种融资模式能够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民营企业不用及时适应市场环境并有效进行进一步改革。同时这种方式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其盈利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民营企业对外源融资具有迫切的需求。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从技术到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量变正在向质变转变,民营企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单独依靠内部融资来筹措资金维持自身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民营企业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手段来获取外部融资,从而提高自身对资金的利用机会,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外源融资需求更加迫切。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占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部融资,极大的说明了外源融资的难度[1]。

(二)负债能力低

从国家经济主体不同类型来看,民营企业拥有交底的技术含量和盈利水平,导致其在市场当中的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其融资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资金大部分应用于产品的积压和材料的储备上,导致大量资金被占用,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流通。在总资产当中,其拥有较少的固定资产,无法为长期的发展积累充足的资本,创业和营运效率将会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其拥有较低的负债能力。通常情况下,民营企业的资本越大,其负债能力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小。据有效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当中百分之三十以上因无抵押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二、我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模式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有效平台促进民营企业的上市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的相关融资理论发展比较晚,因此现阶段应及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证券市场当中构建不同的发展框架,这一框架应根据企业的风险性进行构建,同时不同的企业应当针对不同的层次,应用不一样的筛选机制,帮助企业以递进的形式进行上市和下市,并促使市场结构体系得以完善。

现阶段我国应及时构建二板交易市场,上市融资对一些高科技民营企业就能够相对容易。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现有证券交易场所和系统,经上市和交易等各个环节规则进行发行,其清算系统应当能够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一致,这样一来就能够在较低成本的基础上构建起标准的体系,包括市场运作和正确监督等供上市公司使用。在这一过程中,能够积累大量的经验来对主板市场进行长期的改善[2]。

(二)提高民营企业上市融资能力

1. 最优资本结构的确定

公司中,不同的投资主体拥有不等的产权比例,这一比例的大小将决定投资者的相关权益,如决策和控制权等。民营企业在设立之初拥有较单一的权益资本,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主体逐渐增加,也出现了更加多元的权益资本。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者必须拥有较高的风险和超前意识。因此转变融资理念非常重要。以成本和效益观念进行资金的管理,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促使自身能够在市场中发挥最大价值,融资的过程中要对多种方式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从中选择最佳的方式进行融资[3]。

2. 提升民营企业经营者能力

民营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经营者能够对其运营进行全权负责。因此经营者是否拥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现阶段为了完善民营企业的融资模式,应当及时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首先,从外界引进能力较强的管理经营者。在市场当中进行人才的选拔;其次,内部培养。及在企业内部增加定期培训。这两种方式都是建立在促进企业长期发展基础之上的。企业经营者洞察力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就能够在融资过程中及时为企业选择正确的方式,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论

民营企业受其自身生产和经营规模的限制,具有融资难等特点,在市场经济结构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很难运用大量的资金流通来抓住机遇,很多具有较大潜力的民营企业无法及时进行上市融资,无法进行长期的发展。因此新时期我国民营企业应及时完善上市融资模式,并通过构建有效平台促进民营企业的上市和提高民营企业上市融资能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健. 民营企业成长周期中不同阶段的融资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2]张鸿涛. 民营企业在香港创业板IPO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

[3]徐吉峰.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完善民营企业特点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