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开创新局面 积极推进“五城同建”

2015-08-11 05:20蒋昆鲁艳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8期

蒋昆++鲁艳

摘 要:沧州市委作出了“五城同建”重要部署,抓住了沧州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开启了绿色崛起的“沧州模式”,为绘好这美好蓝图,应从筑牢思想基础、培育干部队伍、狠抓工作落实入手,做好“五城同建”服务工作。

关键词:筑牢思想基础;培育干部队伍;工作落实

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宏观形势下,结合沧州发展历程,沧州市委重点推进创新之城、产业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好人之城“五城”建设。建设“创新之城”,是新常态下沧州发展方式的关键和发展之要;建设“产业之城”,是实现沧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动力;建设“文化之城”,是沧州发展的力量源泉;建设“生态之城”,是沧州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根本保障;建设“好人之城”,是为沧州发展营造了一个充满温情与正义的软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商。作为组工干部和城市一员,结合工作经验和实际,就如何做好“五城同建”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戮力同心,筑牢“五城同建”思想基础

新常态下,沧州的发展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短板共在,需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努力推进沧州“五城同建”,促进狮城发展新常态。首要任务是统一全员思想,形成共同意识,建立健全法制教育体系,构建城地诚信系统,号召全体市民內练修养,外塑形象,广泛利用出板报、设橱窗、办专栏、领导作报告、到基层宣讲、组织学习讨论等方法迅速掀起宣传高潮,及时把“五城同建”精神传递到每个人,营造浓厚舆论氛围。通过宣传学习,进一步明确“五城同建”的任务目标、前进中面临的挑战,以及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克服困难、确保目标实现的办法措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坚定大家的信心,振奋精神,鼓舞斗志,激励全市人民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干好工作,为完成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二、四强四提,培育“五城同建”干部队伍

要使“五城同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离不开坚强有力、执行到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要以“四个强化四个提升”为重点,切实抓好“四好”领导班子创建工作,提升领导干部的整体水平,促使“五城同建”目标早日实现。

(一)是强化学习培训,提升领导班子政治素质

通过制定统一学习培训计划、编印统一学习资料、突出抓好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重点,联系实际抓学习,促提高。

(二)是强化科学决策,提升城市管理业绩

突出一个“保”字,确保沧州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增长;坚持一个“闯”字,勇闯新经济发展领域,力争取得更大突破;瞄准一个“新”字,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一个“好”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保沧州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强化完善机制,提升领导班子团结协作

通过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对内提高控制力和执行力,对外提升城市竞争力;通过完善沟通协调机制,营造民主议事、科学决策的良好氛围;通过完善分工协作机制,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工作目标实现和职责履行能力;通过完善用人考核机制,激励各级领导干部“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热情,提升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协作能力。

(四)是强化依靠群众,提升领导班子作风形象

无论是哪一级领导干部,都要积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以良好作风形象感召人民;围绕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引导价值取向、培育优秀团队、展示“沧州”新形象,用优秀文化凝聚人心;广开民主渠道,全心全意依靠群众,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帮扶救助送温暖,把城市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等举措,提升各级领导班子作风形象。

三、齐心协力,狠抓“五城同建”工作落实

“五城同建”活动,是提升城市品位,提升城市档次,提升城市承载力,提升市民素质,展示崭新形象,全方位、大幅度地提高沧州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一)是要全心全意谋发展

精心做好顶层设计,以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重点,坚持先易后难、先急后缓,有序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注重改革的方式方法,确保改革举措落实到位。

(二)是要一丝不苟抓执行

重点就是要求每个人对制度措施不折不扣的贯彻。任何一个人的岗位都承担着具体的职责,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自觉做好本职工作,对工作付出应有的热情。

(三)是要务实高效重质量

把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注重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协调联动,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四)是要科学发展求创新

要有冲破束缚和传统模式的勇气,通过科技、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打造“沧州特色”,推动“五城同建”特色化、差异化和高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