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时代筑就中国软件全球话语权

2015-08-11 16:42刘克峰
中关村 2015年8期
关键词:软件园中关村园区

刘克峰(北京)

中关村软件园的“聚变”之道就是从企业聚集、政策聚焦、产业聚合到创新聚变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和升级而来。

先来看看这些创新闪耀全球的中国软件企业。

继2004年12月8日以17.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 PC业务后,联想集团又于2014年1月23日以23亿美元收购IBM的System x等服务器资产,使中国创造的全球服务器市场份额跃升至第三位。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公司从在美国硅谷设立研发中心到深入布局全球人工智能研究,从招揽全球顶尖科学家到启动百度巴西葡语版搜索引擎,成功展现“技术创新”的中国形象。

从做游戏互动业务发展壮大的腾讯公司,率先将通信、社交和平台化三大元素链接起来,创造了微信这一全球领先品牌,其月活跃用户数已达4.38亿,创立了全球崭新的商业模式。

作为中国高性能计算产业的代表,从1995年“曙光1000”超级计算机的诞生,到2010年“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位列全球第二,中科曙光公司使高性能计算机性能提高了120万倍,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推动中国跻身国际三大高性能计算大国之列。

继创制SCDMA、TD-SCDMA之后,信威集团自主研发、并完全拥有知识产权的McWill@技术标准被正式确认为国际电信联盟公共安全和救灾通信(PPDR)国际标准,成功进入全球民间组织PPDR通信设备采购项目。

广联达公司于2014年成功收购全球领先的MEP设计施工公司Progman的全部股权,其BIM核心产品国际化龙头地位进一步确立。

启明星辰公司通过严格的日本VCCI认证,将中国智造的UTM产品第一次打入国际市场,并与世界顶尖品牌直接竞争。

……

以上这些全球领军企业,均来自于中关村软件园这片2.6平方公里的产业高地上。它们是中国软件企业腾飞梦想的典型代表,筑就了中国软件的全球话语权。

中关村软件园于2000年正式立项规划。历经15年建设发展,目前,中关村软件园正向着创新聚集、区域辐射的方向加速迈进,目标是率先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领域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变奏曲之企业聚集

15年来,中关村软件园已成为高端企业总部基地。截止2014年底,园区聚集了联想(全球)总部、百度、腾讯、新浪、亚信等近300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总部经济达80%以上,在园从业工程师达3.89万人,总产值达1409亿元,拥有十百千工程企业26家、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21家、跨国公司研发总部7家、上市企业(含分支机构)31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10家、收入过亿企业39家。园区每平方公里产值541.9亿元,人均产值135.6万元。

在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在绿树掩映的办公楼里,通过“人脑+电脑”的“二脑”组合便创造出了绿色GDP。中关村软件园每万元GDP消耗0.0087吨标准煤,仅为北京市平均值的1.5%,具有高端、高效、微能耗、零污染的绿色低碳化特征。

这些高端企业的集聚效应和绿色产出,成为了政府多级政策、平台聚焦园区发展的坚实基础。

变奏曲之政策聚焦

15年来,一系列政府授牌、平台项目聚焦中关村软件园。每个授牌、平台的背后都是政府一揽子政策、项目集中落地的区域。在产业聚集与创新示范方面,园区先后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北京市等授予“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中关村云计算产业基地”等;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被科技部、北京市授予“国家级科技文化融合示范产业基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科技金融与信用示范方面,先后被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授予“中关村信用示范基地”、“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在国际合作方面,先后被商务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授予“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智慧与绿色生态规划实施方面,被工信部授予“首批智慧园区试点单位”,被北京市规划委授予“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

同时,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中关村软件园先后建设基础通信平台、数据灾备中心、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贸易促进平台、信息安全服务平台、人才培训与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20多个,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各类服务。

这些授牌、平台、项目有力推动了产业、金融、人才、国际合作、文化科技等领域重要政策资源在园区的聚焦、落地和发展,推动了产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

变奏曲之产业聚合

15年来,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中关村软件园聚合发展。园区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的中心和产业高地。

园区集聚了在能源、交通、通讯、金融、国防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行业应用领军企业,体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代表了战略性新兴技术创新的国家队水平。园区始终站在行业创新发展的最前沿,在IT服务外包、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率先形成全国领先的特色产业集群,拥有高度的产业话语权和技术主导权,呈现出典型的现代服务业高端形态。

作为卓越的高科技专业园区发展商,中关村软件园公司紧密围绕企业从成立、孵化、加速到成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特点,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持续搭建对接平台,打造适宜企业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园区积极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资金链,构建了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品牌化和创新性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

五大特色产业集群的聚合效应,推动园区形成了自主创新、示范引领的浓厚产业氛围,一大批创新企业投身于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上。

变奏曲之创新聚变

15年来,一批自主创新的成果在中关村软件园潮涌,新技术、新标准、新应用、新模式、新产品等层出不穷,产业积淀引发的创新聚变正在这里上演。

2014年,园区研发经费投入增至137亿元,知识产权数量从2010年的2000多项增加至19095项,知识产权投入31亿元,收入42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9.7%。中科曙光、信威集团、中科大洋、汉王科技等多家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科技成果转化305项。像汉王科技的OCR技术、启明星辰的信息安全管理技术、捷通华声的指纹识别技术等一批新技术;广联达的土建算量软件产品、中科大洋的非线性编辑软件产品、华力创通的北斗导航系列产品等一批新产品;信威集团的McWill@技术、华胜天成、启明星辰等推出的一批技术标准;百度、中兴通、天仕博、跟谁学等互联网思维构建起的全新商业模式不断在鼠标点击之间产生。

作为市场化的集成运营平台和高科技产业的创新驱动器,中关村发展集团于2010年创立。中关村软件园也于同年纳入到了中关村发展集团运营管理体系中,实现了创新资源的聚焦,成为集团推进产业服务、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新平台、新力量。

15年创业之路,15年发展之帆。中关村软件园的“聚变”之道就是从企业聚集、政策聚焦、产业聚合到创新聚变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和升级而来。展望未来,中关村软件园肩负着率先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领域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光荣使命,将与园区企业携手为创新时代筑就中国软件全球话语权、为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崛起的梦想而奋斗!

(作者系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猜你喜欢
软件园中关村园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2014中国金软件金服务·方案商最信赖的产业园区
上海浦东软件园荣获工信部“智慧园区试点园区”称号
金蝶北上 北京金蝶软件园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