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文化框架下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研究

2015-08-11 18:39许韦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核心理念基层单位共性

许韦

摘 要:如何在企业集团文化的框架下,层层建设基层单位企业文化,成了企业文化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基层单位文化的概念、内容、与集团文化关系、遵循的原则进行的分析,提出了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集团文化框架;基层单位文化建设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关系到企业前途命运的大事,是做好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集团化运作的情况下,由于历史、地域、发展历程的差异,集团内部各基层单位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员工的风俗习惯,文化观念也不尽相同,因此,建设基层单位文化在助推集团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层单位文化的概念

基层单位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集团文化下的次属文化。如果说集团文化是指通过经营实践所形成并为集团及各基层单位所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那么基层单位文化就是指集团内各基层单位根据本单位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集团文化是建立在各基层单位个性文化基础上的共性文化,它统率、规定和指导着基层单位文化的建设。基层单位文化是集团文化的有效体现、延伸和细化。基层单位文化建设,是集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每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则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这就构成了各基层单位独具特色的文化个性。

如果基层单位完全按照集团文化建设要求,一味简单机械的生搬硬套,忽略地域特点、专业特色,将会造成员工被动、生硬的接受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基层的落地生根也只是摆形式、走过场。相反,如果在传承集团文化理念的同时,结合地域特色,创造特色文化,不但丰富了集团企业文化内涵,而且为集团的企业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能够更加健康长远发展。因此,基层单位文化建设,从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完整性看,必须不断强化。

二、集团文化与基层单位文化的关系

要开展与加强基层单位文化建设,必须对集团与各基层单位、集团文化与基层单位文化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

(一)集团与基层单位的关系

无论是市场成长模式还是行政组合模式组建的集团公司,集团公司都应该是整个企业集团的核心,犹如舰队的旗舰,引领这支舰队的航向和目标;基层单位都应该是整个企业集团的一支,犹如舰队的单舰,必须服从旗舰的引领、服务舰队的航行;集团公司会根据各个基层单位与其重要性、关联度等因素,从资本控制型、战略控制型、人事控制型、文化导向型等主要集团管理模式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模式对其进行管控,力求将各个基层单位与集团公司打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集团文化与基层单位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应当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集团文化和基层单位文化应当是这个企业文化有机系统整体的两个方面。集团文化和基层单位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集团文化是共性和主文化,具有统一性、规定性、导向性和包容性,决定着基层单位文化的方向和目标;基层单位是整个企业集团的一支,基层单位文化必须服从、服务于集团文化,是个性和亚文化,具有独特性、适应性、服从性、多样性,必须反映集团公司的文化特征,统一于集团公司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视觉识别系统之内,不能与之

冲突。

同时,集团文化要包容互补基层单位文化,鼓励基层单位文化在坚持集团文化的共性的基础上,主动结合实际,突出各自特点,开展工作创新,建设具有各自特色、富有个性的基层单位文化,从而实现集团文化与基层单位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集团文化体系如果是树干,那么各基层单位文化就是这棵大树上的枝叶,只有枝繁叶茂,这棵大树才能茁壮成长。

三、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无论基层单位与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是哪一种,基层单位文化建设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必须通过文化载体,对基层单位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及物质层面进行统一、规范、协同地管控与建设。

(一)坚决抓好共性建设

企业集团文化建设中,集团公司的核心理念、行为风格和企业标识这三个方面必须在各基层单位得到切实贯彻和落实,即通过核心理念、行为规范和企业标识的“三统一”,来体现集团文化的共性。这一点是各类基层单位较容易做到的,也是必须做

到的。

1.核心理念的统一。集团的核心理念包含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等,是集团的文化内核,这些理念解决了集团的存在意义、发展方向、价值取向和思想境界,是集团生存、发展的战略理念和行动纲领,是集团内各个基层单位都必须信奉和坚持的。核心理念的统一是集团文化共性和统一性的最核心和最终体现。

2.行为风格的统一。行为风格是指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和礼仪准则,是企业员工的职业标准和行为指南。不同的企业行为风格差异很大(有的强调稳健慎重,有的强调迅速果断;有的强调个性张扬,有的强调内敛含蓄),但都是在核心理念的指引下产生和形成的。集团公司对核心理念的统一必然带来行为风格的统一和协调一致。行为风格的统一是集团文化共性和统一性的最直接表现。

3.企业标识的统一。企业标识是企业对外形象的统一展示和反映,主要包括集团标、集团旗、广告、办公用品的统一格式、正确使用等内容。企业标识是文化的最外层表现,不同的颜色、图形、制式都是映衬和揭示着员工的内心思想和行为风格。所以,文化的统一还必须表现在企业标识的统一。企业标识的统一是集团文化共性的最外显表现。

(二)审慎抓好个性建设

历史渊源、地域分布、组织背景是形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是会在某个企业的文化上刻下深深的烙印,显现在员工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风格、工作习惯上。对基层单位文化的历史个性、地域个性和背景个性进行抹杀和遏制是不明智和不现实的,应该允许这些个性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各基层文化在接受集团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要审慎地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好基层单位文化的个性建设。

1.要准确定位。基层单位文化必须对自己的文化个性进行准确定位:必须坚持集团文化的共性,必须符合集团整体的经营战略要求,必须兼顾历史、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必须慎重考虑自身历史渊源、地域分布、组织背景的特性差别,必须是核心部分一致下的文化外延拓展。

2.要有所不为。基层单位文化在准确定位、系统研究还不足时,进行文化个性建设要勇于“三”不为:不妄为——另起炉灶,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不乱为——违反集团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致血脉掐断;不盲为——断章取义、不知深浅的打造所谓的文化工程。

3.要有所为。基层文化要善于坚持共性,找准切入点,大胆的就自己的个性特点进行挖掘、并提炼成亮点,真正地有所为:善于小处着手,从日常工作的好习惯等以小而见大的方面挖掘;善于细处着眼,从普通理念的完善、细化方面考虑;善于缺处进入,从集团文化还没有涉及到、而基层单位又迫切需要的方面提炼;善于实用为先,立足实际、讲究实效,从实际执行、实际操作的工作需要中去开拓。

4.要认真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对企业及员工影响深远。要端正态度、全员参与、认真操作、科学求证。如在理念设计上要体现“三好”——“好识、好记、好用”;在特色挖掘上要突出“三性”——“原创性、自有性、独特性”;在传播应用上要实现“三化”——“具体化、操作化、实用化”等等,真正使基层单位文化突显出独具个性的文化魅力和底蕴,不断地丰富集团文化的内涵。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内容之多,范围之广 ,作用之大,所带来的效益都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基层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不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路子、新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建设的飞速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志军.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研究.

[2]李青.推进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

[3]吴文剑.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要点.

猜你喜欢
核心理念基层单位共性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政工人事工作
以师为本: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基层单位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六个核心理念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常见误区及核心理念阐述
MOOC的核心理念、价值及实践反思——基于网络学习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