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生产中的定制标准化研究

2015-08-14 22:07朱永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26期
关键词:工业生产模块化制造业

摘要:定制标准化的概念是由Alvin Toffler在1970年出版的《Future Shock》这本书里提出的,在其内容中就预料到会有愈来愈多的制造业者把生产产品的目标转向大量产品的定制化。文章认为要实施大量客制标准化的生产,光靠自动控制装置是并不足以将之落实的,还需要有其他辅助的方式来快速提供顾客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也能建立公司永续经营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工业生产;定制标准化;制造业;自动控制设备;模块化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H16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9-0005-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9.003

1 定制标准化的定义及说明

定制标准化是经济范畴的应用,藉由单一制程的模块化,以更低廉和快速的方式来生产更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定制标准化也可说是以接近大量生产的效率来提供客户个人化的产品与服务。PineII认为大量客制标准化的概念是在不牺牲生产效率、效能而同时又能考量到成本的情况下,以满足个别顾客的需求,为企业对外竞争的首要目标。因此,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则通过利用信息科技的快速且低成本地结合各组织间的能力,来使之成为一个达到最佳的模块的动态网路组织,并且以弹性的流程再造来实时达成满足个别顾客的需求,且同时兼顾以大量生产的成本效率下以达成范畴经济的目标。而利用可重新组合的大量生产模块,目的是为了降低生产的成本,以合理的价格满足个别顾客需求,来提供顾客所需的多样化产品或服务。

Boyton、Victor和PineII认为定制标准化概念的发展是由于产品需求剧烈变化与制程模块的稳定变化所形成的策略,也可以说是经由一系列固定模块的制程来生产大量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其强调客制化的形成是建立在长期的制程经验与知识之上,即以长期的流程经验和集体Know-How再配合策略性设计的组织,来适应快速且不可预期的市场需求。Gregory&Annie以制程的观点,认为定制标准化是一种制造艺术,其能够在大量生产的成本之下,运用大量生产的技术制造出客制化的产品。Kay、Michael J认为定制标准化为信息科技导向之生产及传输系统,能够在大量生产的成本之下,有效地满足个别顾客的需求。定制标准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主要包括了组织结构、产品、生产、配送和行销等。并提出定制标准化观念性的定义,如下:

大量客制标准化(Mass Customization)=专注顾客(Customer-Focused)×精实生产(Lean Production)×持续多样化(Continuous Variety)×缩短发展周期(Short Cycle Development)×扁平且充分授权的管理文化(Flatand Empowered Management Culture)Lampel和Mintzberg则以标准化和客制化程度来区分生产策略,提供五个满足顾客需求的方法如下:

1.1 纯粹标准化

其产品设计是以较大采购批量的客户为主要,并采用推式(push)的生产模式来制造标准的零件且发展流畅的流程,其产品并没有因为不同的顾客而有所改变,也就是说生产者导向式生产,所以顾客对设计、生产、配送都不具有直接的影响。

1.2 部分标准化

以部分的产品特征范围来增加顾客的选择性,且利用预测个别化的喜好来生产不同的产品,因此顾客对于设计及生产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力。但是如果有需要,则顾客可指定配送的流程,例如交货时间或地点。

1.3 客制标准化

顾客并没有主导产品基本的设计和制造,例如汽车车体的核心部分,是以生产大量且标准的零组件来供应市场所需,所以允许顾客从有限的零组件及自己的喜好来加以变化组装,且因为组装是客制化的,所以其又可称为模块化或结构化制造。

1.4 订做客制化

提供潜在顾客一个标准的原型,然后根据个人化的需求或偏好来加以调整,例如室内设计、服装的订做或名片的订制等,其生产者只保留对于产品的最初使设计部分。

1.5 完全客制化

由于顾客可依个人化需求来参与产品的设计、制造、组装及配送等,所以其实施真正接单后才生产的模式来因应变动的需求,例如宝石的制造商或者是建造房屋的建筑师,其都是根据顾客所要求的产品规格来生产产品,所以又可将其称为完全个人化的型式。

总结以上各学者对定制标准化的定义和内容,可以知道定制标准化是依照单一企业或是单一客户的需求,藉由外部环境的新科技与新技术成熟,搭配内部环境的企业管理运作的成熟,而生产出商品或是服务来满足单一企业或是单一客户。

2 定制标准化的特征

2.1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在定制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中,企业注重的是顾客所提出的客制化需求,因此大量客制标准化是一种以需求来拉动的顾客导向生产模式。而大量生产为一推式的生产模式,因为传统的大量生产方式中存在先生产、后销售的方式。

2.2 以信息技术与弹性制造技术为骨干

为?达成定制标准化所须针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实时的响应,需要现代的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架构。企业能够利用网际网路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实时掌握顾客的需求,获取顾客的订单;弹性制造系统则确保企业能迅速地产出高质量的客制化产品。

2.3 以模块化设计、标准化零件为基础

由于需降低成本和产品上市的时间,经由模块化设计及零件标准化,可以小批量的方式来生产模块和零组件,简化产品客制化的生产流程,从而缩短产品的交货前置期与减少产品的客制化成本。

3 客制化的方法

Gilmore和Pine以产品和服务的本身与其所呈现的不同方式,分为两种观点,并将客制化产品或服务方式分为以下种类:

3.1 呈现方式的改变

内容包括包装、行销、通路、价格策略、品牌、促销手法等。

3.2 产品的改变

是指产品本身的设计与造型等。

3.3 合作性

合作性客制化就是聆听顾客的声音,与个别顾客对谈,让顾客明白、?解自己真正的需求,从而确认真正需要这些需求,如眼镜业、鞋业、服装业及门窗业都可利用这个方式做到客制化。这种客制化改变容许顾客参与在产品设计阶段的产品设计,让生产的产品最终形态能完全符合顾客的要求。

3.4 适应性

适应性客制化则是企业提供单一标准化而又可客制化的产品,这种产品的设计能让顾客可以依需要来制作、修改或重塑产品,以形成适合顾客自己的产品,如可感应周围光线而改变亮度的照明设备。

3.5 装饰性

装饰性的客制化则是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将单一标准化产品呈现给不同的顾客,适用于此方法的产品通常都是一套标准化的产品,并能满足几近所有的顾客的特性,而且顾客希望能够感受到产品在表现形式上的改变,而一般企业在做法上会先掌握顾客的一些基本资料,再利用这些基本资料的分析来做客制化的服务。

3.6 透明性

透明式的客制化则是提供给个别顾客独一无二的产品或服务,可是顾客们不会知道企业为?他们所客制这些产品及服务。其做法是,企业经由搜集顾客的信息来调整其产品,因此透明式客制化是一种需要预测技术的客制化方式,适用于顾客的需求是可预知、可推论出来的市场上,尤其是顾客不想一再重复地去反映这些需求的情况下。例如企业搜集顾客的信用卡刷卡资料,再利用资料探勘(Data Mining)的方式,来归纳出有用的信息,从而了解这些顾客的偏好,来提供顾客所偏好的消费新信息。由以上客制化的方法来看,企业要明确地针对产品或是服务达成客制化,必须加强合作性、适应性、装饰性、透明性等为参考依据,并且注意要推行定制标准化所要注重的关键。

4 定制标准化的设计准则

4.1 模块化产品设计

公司可先装配通用的模块,待订单确定后,立刻进行非通用模块的装配,如此可节省不少时间,不同的模块可以在同一时间分别制造,同样也节省整个流程时间。由于产品零组件是各自独立的,工程师可轻易找到乃至于解决问题,从而大大减少品管方面的困扰。

4.2 模块化制程设计

方便移动及重新安排装配流程,配合不同的配销网路设计。制程延迟、制程重排、制程标准化。

4.3 敏捷的供应网路

考量存货及据点的位置、数量、制造及配销的结构,以有成本效益考量,有弹性及响应地处理个别客户订单,并且迅速地运送半成品以及客制化产品。

参考文献

[1] 张艳,葛建华.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0,(9).

[2] 闫宗乐,侯军岐.浅析中国低碳经济标准化[J].价值工程,2010,(22).

作者简介:朱永峰(1980-),男,长沙市望城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工程师,在职研究生。

(责任编辑:周 琼)

猜你喜欢
工业生产模块化制造业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工业生产及应用
模块化住宅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工业生产中计量仪表数据采集的应用与维护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