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与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5-08-15 00:55
长江丛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变体语言学方言

赵 晶

一、社会语言学的简介

社会语言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与社会。语言可以影响社会,社会也可以影响语言。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特征,人类又组成社会。语言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有现象,一种交际方式。语言存在于社会之中,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语言。每个社会都有着男人、女人、老人、青年和儿童。他们之中又分为不同种族、不同名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往往不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所使用的言语也会有分别。

社会语言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 又分为宏观社会语言学和微观社会语言学。前者主要研究关于全局的整体性问题,例如,语言规范化问题、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制定;后者则主要研究各种社会条件中的语言变异,例如:种族或民族、阶级或阶层、性别、年龄等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各种语言变体(包括标准语、土语和混合语、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正式与非正式语体等)的构造特点与社会功能、人们对各种变体的态度和评价、会话场景与语码选择的关系、语言变异的方式和规律等。

二、交际能力的定义

交际能力这一术语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人类学家D.H.Hymes于1967年首先使用的。因为Chomsky重视的是语言能力,忽视了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Hymes针对此提出交际能力。他论及的交 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⑴可能性程度(degree of possibility)某一语言系统中可能存在的东西。如:语音、语法、句法、词汇、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知识。⑵可行性程度(degree of feasibility)语言使用者个人心理方面的语言容量。如: 个人记忆力和认知能力。⑶得体性程度(degree of appropriateness)在交际中谚语相位的表达是否得体,如:对交际背景、目的、常规、参加者等因素的合理考虑。⑷出现性程度(degree of performance) Hymes 认为这四种因素相互作用过程一体。个人的交际能力意味着他应该知道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对什么人、用什么方法讲些什么和不讲什么。

三、大学生交际能力的现状

当前,无论是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还是学生对英语学生的认知和学生的英语应用和交际能力培养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教学目的的单纯化。许多学生进入到大学以后,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忽略了作为一门语言,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而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的。因此,大学教师教课的目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四、六级为主要的学习目的。第二,教学内容的枯燥 性和教学模式的程式化。因为教学目的的单纯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上仍然遵循“生词--课文--语法--练习”这一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程序以分析课本文章为主,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但学生背了很多规则,记了很多单词,却不知道怎么用。同时,由于涉及的课外知识较少,学生知识面狭窄。第三,学生口语能力不高。交际能力主要靠的就是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即使我国现在已经尽量在摆脱这种学生“注重笔试忽视口语”的现状,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是抱着为了过四、六级的学习目的,所以即使是日常对话,也不能够流利的完成。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社会语言学在大学生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一)语言的地域变体

英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实体,同其他活跃的语言一样,英语也是根据社会背景、社会阶层以及网络、种族、性别、年龄和说话风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理解和识别这些不同是每个外语教师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事情。

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使用造成了这种语言的多变性,这是语际语变化的研究系统中最古老的研究方面之一。可以追溯到19世纪对比历史语言学的研究中区。地域变体,又也就是传统语言学中的地域方言,即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发音、词汇、语法上有较大的差异。说同一种语言而持不同方言的人们在交流时常出现语言障碍,何况我们是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更应该对英语的方言有所了解。

一位英语专业毕业的中国学生初次来到英国,却发现当地英国人说的话他很难听懂。开始,他以为是自己学艺不精,后来去发现很多当地人所用的英语和他在学校所学的并不一样。不仅是发音不同,连语法和用词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他在国内学校所学的是标准英语,而在英国当地人说的都是方言。而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学生的都是类似于中国普通话的标准语体,要比本地人要标准的多,所以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二)语言的社会变体

当我们将研究对象从地域变体转换到社会变体时,事情就开始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有趣了。当地域方言被染上了社会色彩,在社会语言学家开来,就是一种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质的区别,比如:在同一个城镇中,人们会比其他地方的使用更多的不同的词汇和发音;而社会方言则是量的区别,比如:在同一种族内部,人们使用语言的特征要比其他种族内部使用频率高得多。因为相比较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被更多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表达了社会的评论以及更多地意识上的控制。社会语言学家是通过最放松的时候来他们自发的或者是随意的话语来获得研究的样本的。社会方言研究的是说话者之间不同社会角度的言语的特征。这些社会方面包括:年龄、社会阶层、种族以及性别。本篇文章会从社会阶层和年龄两方面进行讨论。

(1)年龄是影响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人的语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在幼儿时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是一同发展的。比如,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大人会对孩子说:“你得说‘对不起!’”。这种情况一再重复,促使儿童不仅学会了词语和句型,而且也懂得了什么时候该跟谁说什么话。这就说,人们不知不觉地明白了自己在周围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学会了完成某种言语的行为的本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放弃他们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所特有的语言特征。同时他们的语言会逐渐的带有他所处的这个年龄层的语言特征。

(2)社会阶层也是影响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人的语言特征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与社会地位息息相关。在古代,贵族同贫民的话语特征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在现代社会中,即使没有了阶级的存在,家庭环境的不同,社会地位的不同,也会造成一个人们在语言方面的差异。美国社会学家拉波夫对纽约各个阶级不同职业、教育程度、收入等类型人员的语言使用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语言变异与社会阶层关系密切,成层次分布。例如,纽约社会上层发音的频率显著高于社会下层。

(三)语言变体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在平时授课的时候要时时刻刻的谨记着在教授学生英语基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而社会语言学中语言变体就可以被使用到交际能力的培养当中去。交际能力不仅仅是语言的能力,它也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交际能力意味着他应该知道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对什么人、用什么方法讲些什么和不讲什么。而语言的地方方言和社会方言也会影响到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简单的地方方言的含义。不用他们了解的过于详细,但是要让他们知道方言的存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涉及的方言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就不会出现那位留学生的疑虑了。比如,英国人多数用[u:]来代替[ju:],伦敦人会把news发成[nu:z],但标准英语却是[nju:z]。所以学生如果不对类似的发音有了解,他就有可能会在实际的交流中造成误会。

然后,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语言特征和语言习惯是和他的年龄和社会阶级、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因此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到他交流对象的年龄和阶级。从而达到学生交流的得体性。

无论是地方方言还是社会方言,都涉及了学生单词的发音,词汇的使用以及语法的结构,这些都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准备教学资源的时候,要将社会语言学的这里两个方面考虑进去,让学生在大学的英语学习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过四、六级而学习英语,更要让他们知道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也要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掌握更多地文化知识。这才是我们教师教导学生学习英语,学好英语的最终目的。

[1]Sandra Lee Mckay & Nancy H.Hornberger.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代莎.基于社会语言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7).

[3]高丽萍.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英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7(3).

[4]靳梅林.社会语言学与英语教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131).

猜你喜欢
变体语言学方言
方严的方言
Delta-omicron混合变体被证实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方言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版《〈红楼梦〉教学法》:要览与反思
耀变体的分类及辐射模型
耀变体的分类及辐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