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医改症结——基层医疗首诊制的应对之策

2015-08-15 00:54成王金
杭州 2015年9期
关键词:看病难全科基层医院

浙江省2011年率先尝试三甲医院托管,2013年探索以“双下沉、双提升”为中心的医改,2014年起启动分级诊疗试点模式。虽效果初显,但是基层医疗首诊制全面推行仍遭到怠性冷遇,“看病难”顽疾尚未大范围化解。

相关医院在市场经济洪流裹挟中,面对公众服务需求左右为难,定位常显得比较尴尬。看病难与看病贵同在,大医院拥挤与基层医院空闲并存,政府管控遇到市场软抵抗。一方面,基层医院站点因其普遍区域特征、基础诊疗层级、特殊作用地位,受到政府特别关注,但又因“身小力单”被病患嫌弃。另一方面,私立医院的社会口碑负面影响严重,表现为诊疗缺憾依从性、配药缺略常规性、设备缺乏平衡性、转诊缺欠衔接性。

基层首诊制有意愿但心中无数,有规划但布局未全,有措施但上下擎制,有进展但步履踉跄。并非事与愿违,而是与病患需求、民众意愿、当前形势不相适应,表现为组织缺位、宣传失位、管理错位、制度缩位、落实移位。

国务院2011年颁布《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等。为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明确公立医院公益特性

基层首诊制事关公共事业、社会和谐,政府必须启动宏观调控机制,通过整体卫生医疗体系顶层设计,明确公立医院综合性改革,落实分级诊疗战略性安排。管理部门发挥主导作用,落实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符合现代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特点的薪酬改革,激发医务人员生机活力。

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重点在城市三甲医院,问题是“看病难”“看病贵”,供不应需,需求难达。针对当前现实,全面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应属第一要务。拟从5个方面落实举措:(1)改革管理体制,推进经济运行持续适应;(2)强化医保监控,把握医疗资源科学配置;(3)配套人事薪酬,集聚运行机制内部效力;(4)落实分级诊疗,构建病患贴心服务体系;(5)明确协同发展,提升医疗管理综合效应。相应管理部门应当把握前2个方面为重点,公立医院应该以后3个方面为重点展开。

分片包医形成互动态势。上级医院要激励优质医疗资源包括人财物一并下沉,以“双下沉”效应最大化达到基层医院站点“双提升”。以省市大医院为第一方阵,区县综合性医院为第二方阵,镇街及乡村社区医疗站点为第三方阵,医院集团化改革组成包医单元。三个方阵分片包医,上下护动;以大带小,教辅到点;以下围上,各有指向;分级诊疗,互相接应。

健全财政预算投入机制

分级诊疗制矛盾爆发点在综合性医院,基层首诊制落实着力点在基层医院。增加公共财政基层投入,突出医疗互助保障的普惠和特惠,以政策措施平衡发展,应是落实基层首诊制到位的杠杆之举。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解决“看病难”窘境,政府责任定位应当强化基层医疗服务,提升基层诊疗对病患的吸引力。把握互联网思维,发挥大数据态势,从基层医院站点自身强体、弘扬特色、拓展功能、树立权威,到取信社会、吸引外援。

树立基层医院全科权威。拟从培训进修、提升临床能力、保障经济待遇、强化基层首诊等相关方面帮助基层医院全科医生提升医术,树立权威,从自我设计和社会导向上摒弃基层医院只有“赤脚医生”的成见。

紧借东风吸引基层执业。借《浙江省医师多点执业实施办法》的推行,主动迎候吸引专家,积极试行多点自由,以近引远,借远助近。

弘扬特色拓展首诊外延。以慢病防治切入,发扬基层优势,推行国医中药,以特色辅助全科。

应对挑战解决康养难题。借助基层医院站点现有网点布局,制度设计、购买服务以扩充提升其养护功能,在基层社区村组就近就便补上康养短板。可试行智能社区家庭康养模式、自助互助居家养老模式、失智失能系统服务模式、政府托底社会扶持模式。

三社合力配套三医联动。落实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发挥基层医生凝聚力、亲和力、信誉度和服务能力的优势,试行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合力”的基层医疗新机制。

完善医保相应分配机制

正视目前医保保障效能体现不足、调节功能尚未有效发挥、综合监管作用明显滞后的现实,尚需改革健全基本医保制度,针对性发挥调节杠杆作用。

整体调整预算。增大省市财政资金补助力度,落实财税优惠、费用减免政策,增加医保预付额度。推动养老、医保、社保领域身份统一平等,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保、商业保险作用,争取进一步降低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负担比例。

机制调节过渡。鉴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缴费基数、待遇标准各异,有必要采取过渡措施。可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建立省级基本调节机制,创造条件,落实基本医保风险调剂金制度和城乡大病医保制度。改革补充现行医保支付方式等相关政策,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引导和医疗费用制约作用。

强化结算体系。作为社会保障的基本着力点,医保要解决结构性难题,从体系着眼,从结算入手,为基层病患提供有效服务。

提高签约优惠。在当前基层医院站点全科医生缺少、诊疗水平不高、系统诊治匮乏、缺药少械常见的情况下,有必要使用医保、财政经济杠杆,被迫提高病患优惠幅度。

突出区县医院承启地位

鉴于目前现实,应以深化区县医院综合改革为抓手,通过资源共享、技术支持、人才双向培养交流机制,扶持特色医疗专科建设,鼓励基层医院特色化、差别化发展。调动基层积极性,承接疾病康复、老年病照料、临终关怀等住院诊疗内容。可从管理运行、人事薪酬、医保支付、服务价格、考核机制几个方面寻求实质性突破。

周全细化建立转诊制度

双向转诊有效方便是保障基层首诊制的关键环节,包医单元应对基层医院站点预约转诊病患实行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全优服务。最大可能利用“互联网+”这一最大风口。可整合全域医疗信息、配取送药就近就便、线上线下支付创新、试行转诊畅通机制、突出分诊考核角度。

扶持监管社会力量办医

减轻综合性医院“看病难”压力,基层首诊制堪为“基药”,社会办医也是“妙方”。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态势,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全民问题—政府负责—社会解决”生态环节,推行“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外包”思路,是应对医务现实的当务之急。

重视公卫满足社会健身

75%人群属于亚临床,医保花费1.3万亿元,每年因慢性病死亡上千万人。若增加良好的健康教育、有效的非治疗手段干预,即可减少环境资源浪费及医疗资源费用,增加数千亿元民生资金保障。基层医疗可发挥亲近性、接地性、广泛性优势,落实基层首诊,将从源头上解决“看病难”问题。

(作者单位: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看病难全科基层医院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投稿信息
基层医院医疗器械维护和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控制方法探讨
好机制留住全科型乡村教师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破解“看病难”的武侯探索
侯生根:医学检测如何破解“看病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