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类图书装帧设计形成独具特色的重要性分析

2015-08-15 00:52
科技传播 2015年5期
关键词:社科类图书市场装帧

石 云

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成都 610031

曾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说:“书籍都需要好的封面封底和内文设计。装帧设计好的书,有助于吸引读者购卖。”[1]近十年,图书出版行业的空前发展,图书品种越来越多,图书市场却越来越萧条,而读者的需求品味越来越高,可选择性越来越大。图书市场进入多元化的时代,电子书、互联网、手机等多样化的电子阅读方式,更是快捷便宜。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快餐式、浏览式、点击式阅读已改变人的阅读方式,占用读者很多时间和精力;这个时代,能真正静下来阅读和选购图书的读者要求多、素质高,这要求我们出版编辑图书必须考虑:一是图书内容对读者是否具有实用价值或值得品味、收藏;二是装帧设计是否独特新颖、形成别具一格的风格。不然很难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选购。

在图书市场琳琅满目的展示架上,能吸引读者多看几眼,停下来翻阅甚至购卖。首先是图书封面上醒目的图书信息,特别是图书的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这些重要的图书信息,就是封面设计的要素,如书名用什么字体、字号?作者著名还是不知名,其名字的位置和字体大小如何选择?书稿能不能形成品牌图书、能不能成为畅销书或经典收,设计怎样的风格?出版社是否擅长营销此类图书,是否已经形成品牌系列?读者在选择图书时,就是最初读者看到的这些能解决读者疑惑的图书信息,反馈给读者做出的购卖决定。因此,图书装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装帧设计师需要具有非常全面的文化内涵和工艺技术、随时拥有创作灵感和创新意识。

目前图书市场品种繁杂,社科类图书竞争激烈,又侧重学术、理论的社科类图书的装帧设计,要想在图书市场独领风骚,成为畅销书或长销书,需要知道图书装帧设计的重要性,紧扣图书内容和特色,抓住读者的眼球,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住读者,产生购卖行为。

1 了解装帧设计的基本要素

首先我们得了解图书装帧设计,这是指图书装帧设计师根据书稿内容从文字到版式、封面、封底、扉页等成书出版的设计过程,也是完成书稿从电子文档到实体成书的过程,包含了艺术创意和版式技术的系统设计工程。图书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给读者?如图书选择多大的开本或成本尺寸,设计什么风格的封面?是否设计腰封?封面和内文用什么字体、多大字号,选择黑白还是彩色,是否插图,以及图书选用的纸张材料、印刷、装订及工艺等各个环节的艺术设计。

其次,从装帧设计发展这两百多年来,对图书市场的影响,一本好的图书,不仅需要有好的内容,更需要有好的装帧设计,因为读者到书店或网店选购图书,首先看到的是图书封面设计,图书封面上的书名、作者名和封面上文字、色彩、图案、工艺设计,或者背脊上的书名,装帧设计是否吸引读者,形成购卖力,成为读者喜爱阅读和珍藏的图书,这些图书市场化需求现象都是体现出版社是否重视图书整体装帧设计的基础。

一本图书的整体设计的构成要素,一般情况下分为封面设计和内文设计。封面设计包括:封面、封底、背脊、扉页或版权页,都是图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按新闻出版总署对封面设计标准的规定,封面上必须有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称或社标识。封底必须有按国家标准设计的书号条码和定价、图书上架建议。现在注重图书宣传的设计师会建议作者或编辑撰写一些宣传推广语设计在封底,以便让读者更直接地了解图书的信息。背脊上主要设计书名和作者名,设计师会根据背脊尺寸的大小,来设计书名的字体、字号;扉页(又名环衬、衬页),主要是为了封面和内文的和谐衔接,根据封面的设计风格设计成单衬,有时候为了节约成本,不背白,直接印刷版权信息;图书设计分为平装和精装,平装书的设计和工艺常规化,以简单大方为主。精装书设计要求就不同,有的要体现精致、有的要呈现华丽、有的要表现厚重,设计师会选精美的特种纸设计专门的环衬或者设计封套,以提升精装图书的品质。设计师还会根据自费书和市场化图书的不同销售方式做装帧设计,一般情况下自费图书参考作者的意见会多一些,根据作者选材和费用的多少,选择用什么纸张和工艺;而市场化的图书,出版社和编辑部门会根据图书市场上的同类图书的销售趋势和读者的需要进行分析,给设计师建议,希望设计什么风格的图书封面;市场化图书为了宣传需要,有时候会增加护封、腰封等,并在上面设计一些突出的宣传文字和图案,设计与封面不同的色彩,强调对比度,起到刺激、吸引读者的作用,增加图书的广告力度。

内文设计包括正文的版式设计、满载图书版权信息的版权页、前言或序言、目录、后记等构成图书的设计基础部分。内文和封面设计首先得考虑好图书的开本(成本尺寸),根据开本来设计行距、字距和字的大小,书眉和页脚,有的排版疏朗,有的排版紧凑。再根据书稿字数和内容来选择封面用纸和内文用纸,使用不同的印刷工艺。社科类一般图书有时候印张多,成本太高,很多编辑为了节约成本,控制印张,要求版式紧凑些,字号用得小些,影响图书的整体效果,没有美感,当然也不容易被读者接受。

2 社科类图书的市场现状分析

社会科学类图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社科类出版社目前一般划归产品线的有:政、经、史、哲等类图书可以出版发行。根据2014年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发展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图书市场潜力最大、增长最快的国家,目前有500多家出版社, 2014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1.9万种,其中新版图书19.8万种,再版、重印图书22.1万种,在2014年销售的132万种图书中,虽然社科类图书在图书市场实体店销售码洋是18%,网店销售码洋是27.8%,但教育类、少儿类和工具书这几年市场销售码洋比例呈上升趋势,而能成为畅销书的是凤毛麟角。[2]

从统计数据来看,社科类图书,只有财经、法律、传记类销售较为稳定,有一定市场需求。社科类图书装帧设计长期形成普通、单一化现象,让读者无法在书店或图书市场显著位置或展示架上找到。现在的读者面对各类品种的图书和不同的阅读形式,他们面临地选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挑剔。如果一本图书不能吸引读者的关注,以前是一年、半年,现在有可能是两三个月、甚至三周就可能被撤下实体书店的展示台;社科类图书,以前由出版社发行部主发,现在是图书市场发行渠道操控,这样对出版社和图书要求也更严苛,出版社对社科类图书从选题的策划到图书的装帧设计和渠道发行的侧重点、营销模式也必须改变。如果一本图书的整体装帧设计没有特色,不具匠心,如果不能吸引图书市场的渠道发行选择,那么质量再好,就是投入市场也不容易赚回成本。

图书造价成本高,出版周期长,必须经过“三审三校”的编辑出版流程。由此出版社花费的劳动力和时间也多,这些年印刷材料的价格也只涨不跌,一般印制几千册的图书定价也较高,尽管出版社的编辑们尽量地压缩成本,但永远赶不上电子图书的销售定价。在网上阅读,更是便捷廉价。目前的纸质图书,正在经历着网络阅读,电子阅读,手机阅读,还有一直与正版畅销图书如影随形的盗版图书分割市场。图书市场和图书出版面临严重的挑战,一般图书皆如此,社科类图书更是四面楚歌、市场竞争激烈。

3 社科类图书装帧设计重要性

随着图书市场的多样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读者精神消费及审美需求,社科类图书的装帧设计,必须了解图书市场的热点、卖点。目前图书市场的装帧设计商业化气息特别浓,媚俗文化的设计也不少,为了体现图书自身特点,要形成与书稿内容、民族特色、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图书整体设计风格。图书的装帧设计应以可视性、可读性、愉悦性、方便性的基本原则为设计考虑,设计具有感染力的封面和内文。

独具匠心的图书整体设计,会让一本内容涉及高深科学知识的科普性质的图书,也成为众多读者喜爱的畅销书,如201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天揽月》,由科学家欧阳自远自述,作家王少毅整理撰写。封面设计师根据图书的主题和当时全世界人民都在关注的嫦娥三号成功落月的新闻,封面以科学家的头像和月球影像等作为设计元素,背景为深隧的宇宙空间,封面色彩对比强烈,书名使用书法体飘逸却有苍劲有力,用大红色工艺,使书名突出,红色的腰封上印白色的宣传语,突出醒目。红色腰封把以深蓝色为基调的封面衬托出立体的三维空间感,让读者一目了然的就能读懂图书的重要信息,并在封面看到科学家的图像油然而生崇敬之意,不仅吸引读者的眼球,还会产生购卖行为;该书的内文设计也图文并茂,疏密有致,封面、内文用纸精良,印刷工艺完美,捧手而读,让人赏心悦目。

如果封面设计是图书的外在美,内文设计就是图书的内在美,这两种美必须完美的结合,形成整体设计,才能构成一本神形具备的图书。一本设计优美的图书,会从平面到立体效果都非常生动地呈现给读者,起到视觉刺激和美学传递,形成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装帧设计。好的装帧设计必须将读者的审美心理,文化品味和阅读习惯融入其中。

作为社科类出版社必须与时俱进,了解文化新常态,多元化发展,坚持以质量为王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每一本图书的装帧设计,让其形成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走向图书市场。

[1]李致.李致与出版[M].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

[2]杨伟.开卷2014年数据分析讲座.

猜你喜欢
社科类图书市场装帧
一束光
一束光
新形势下的图书市场走向分析
一束光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好策划可以撬动图书市场
文以载史——藏文的雕版印刷与装帧艺术
民国时期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研究
社科类学术期刊应坚持的四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