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大会计时代

2015-08-15 00:46本刊编辑部
财会通讯 2015年25期
关键词:结构化会计信息会计核算

□本刊编辑部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从“讲概念”到升级为国家行动方略,从制定《行动纲要》到具体实施,大数据将促使商业模式、交易方式、管理活动等方面发生重大变革。

大数据之“大”指信息处理中的数据集合数量巨大、处理速度要求高、数据来源广、数据类型复杂、处理时占用大量系统空间和时间,而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即为大数据技术。传统手工会计和其后的信息化会计提供信息均采用了“经济业务→数据压缩→会计数据→数据处理→会计信息→财务报告”的过程,是典型的漏斗式数据。会计信息资源中,存在能够用数据或统一结构加以表示的结构化数据,以及无法用数字或统一结构表示的非结构化数据。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非结构化数据的数量日趋增大,约占会计信息资源的80%,蕴含着巨大的、结构化数据所不能覆盖的信息量,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多变的个性化需求,传统的会计数据相差甚远。

“大数据”以及“互联网+”都将为会计行业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大会计时代,应运而生的新能力、新度量、新思维必将为会计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

在职能拓展方面,改变传统的事后核算模式,实现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的同步集成,会计监督、内部控制与业务流程的有机融合,更好地促进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的实时反映和有效监控。在核算技术方面,解决了电子信息在单位之间的快速传递,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等电子档案将逐步取代纸质凭证,特别是利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强大的识别、分析、比较、汇总等功能,会计信息由人工识别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由单一信息整合为系统信息,由多次录入信息改进为一次性编报信息,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集成度得到大幅提升。在组织形式方面,促进了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在物理空间上的适度分离,依靠高效率、高度集成的软件系统和通讯技术,使会计工作从分散式的独立核算模式向集中式的财务共享模式转变。在服务模式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会计服务机构将线下业务发展为以线上业务为主,打破了会计服务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实时记账和实时财务咨询,能提供更多、更高效、更便捷的会计服务。

只有根植于实践的理论研究,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大数据及“互联网+”的理念正在运用于实践中,同样为会计学界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在系统集成方面,不同会计核算系统之间、会计核算系统与相关业务系统之间、行业监管平台之间,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接口,有利于会计数据的跨平台传递和有效利用;在信息安全方面,伴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云计算和社交媒体等新技术、新载体的大量采用,会计信息系统面临被外部攻击的风险,如何防范会计数据被截取、篡改、损坏、丢失、泄露等风险,是重要的现实问题;在标准建设方面,伴随着互联网出现的新产业形态、商业模式、交易工具、业务活动,需要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适应各方面要求,进一步规范会计活动。

一个新的会计时代渐行渐近,我们相信会计行业将不断创新、进取,迎接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大会计时代,开创中国会计事业更加美好辉煌的未来!

猜你喜欢
结构化会计信息会计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