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经验现代传承模式展望

2015-08-15 00:49焦华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医学

论进一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何庆勇,王阶,吴荣,等.冠心病介入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8):569 572.

[2] 乔志强,张敏州,程康林.邓铁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医案一则[J].中医杂志,2005,46(3):231 232.

[3] 刘正芳,赵宇.刘新桥从痰瘀论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5):15.

(本文编辑郭怀印)

名老中医经验现代传承模式展望

焦华琛

摘要:通过对以往传承模式优劣的分析,总结目前传承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未来中医传承发展模式的展望,归纳现代传承模式。

关键词:传承模式;老中医经验;中医学

收稿日期:(2015 02 03) (2015 02 17)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12.041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12-1458-02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4),Email:liyixuan0531@163.com

中医文化根植于中国古典哲学,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共存体,包含中医系统论、控制论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医学具有内容广博、信息量大、载体个体差异大等特点,因此在传承方式上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中医学在传承工作中遇到了一定的挑战。

1 中医传承方式

古代中医师承的主要方式是住家带徒、口传心授。即师徒共同生活、共同学习,不但学习师者的行医用药,甚至连生活习惯、起居作息也在学习的范畴之内。长时间的共同学习、生活使古代的传承方式达到了“形神兼备”的程度。优点在于:培养时间长,对师者的学术流派及观点把握准确,能全方位掌握师者的临证经验;不足之处在于:传承范围小,人才培养频率低,与社会容量的扩大不成正比。

近现代,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是院校教育。新中成立以来,通过正规院校教育培养的中医人才已达数十万,这些人才构成了目前中医医疗体系的主体。院校教育的优点在于培养速度快,成才率高,知识构成规范化程度好;缺点在于“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培养出一流的中医人才,不利于中医学个体化知识单元的保存及流派传承。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师承工作充分重视,先后出台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中医传承方式的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1999年、2002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的决定》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暂行规定》[1]。其中明确指出,鉴于当前有独到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年事已高,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予以继承,指出这一决定是为抢救老中医药专家独到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特殊政策和措施。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主体的国家级科研院校先后启动了多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主要的方向为:①搭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②建立名老中医专属工作室制度;③启动国家层面的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科研项目;④建立中医药传承博士后体系。随着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的逐步深入,传承模式多元化、系统化的优点开始突显,通过这些方法的探索,很多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得以系统地保留、深化和发掘,团队式、集中化、精英式的培养模式逐渐形成。

2 目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名老中医是国之瑰宝,建国之初,岳美中、施今墨等老先生们曾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美名广布,而今这些名老中医有的已经离世,有的年事已高,对于这些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工作迫在眉睫。多年来,国家进行过多次师承工作,卓有成效。然而,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有些问题逐渐突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名老中医成才之路的挖掘不够 每一位名老中医都有独特的成才之路,成长环境决定了老中医的性格乃至用药方式,古语说的“用药如用兵”即是很好的佐证。目前对于名医经验的继承主要以总结整理病案、医案医话为主,对名医成长过程的挖掘甚少。要想全面地总结整理名医的思想精髓必须要从成长轨迹、成才之路等多方面进行挖掘,最终对名老中医有一个客观、立体的认识,才能实现“从根本上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2.2 名老中医数据库不统一 近年来,针对名老中医

经验的数据库、数据平台逐渐增多,但设计思路、后台语言等各方面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各数据平台之间的不兼容。很多时候,数据采集回来工作就告一段落,样本量偏小、持续时间短,缺乏动态观察,每个数据库变成“孤岛”,各自之间没有信息交流。目前,国际上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医学已经成为医学决策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兼容的数据库已经变成了死角。如果能从国家高度出发,实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顶层设计,必定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形成便于处理的“大数据”,为未来中医循证医学奠定良好基础。

2.3 对名老中医医案的挖掘缺乏有效方法 名老中医医案数据库是借助统计学、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医案进行分析,很多还是停留在频数统计的基础上。中医学的基础是哲学,仅从数学层面对医案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现实往往有较大差距。用药频次高的药物未必适合所有病种,用药频次低的药物也许在处方中是君药。如何揭示医案的本质成为最大的难题。在医案的处理过程中存在几个关键节点,如病历采集人、病历录入人、病历分析人,均无法保证能完整、准确地领会医者的判断标准及遣方用药,这样录入的病历容易悖离医案的本意。如何三维地、立体地揭示名老中医的辨证用药成为最大的难点。

2.4 名老中医经验大规模地推广困难 中医的知识结构具有主观性强、难以用客观指标衡量的特征,因此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仍然是以老中医为核心,采用面面相授的方法进行。但是站在推广的角度上来看,能够得到名老中医面授者仍是万中无一,如何把这些中医学术思想的精华推而广之,让基层中医工作者都能掌握,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仅凭几个医案,一本经验集,很难将名医承载的一个学术流派概括清楚。如能将这些经验总结整理成客观化、易于基层医生操作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建国以来,对四诊、辨证客观化的工作不断进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中医真正地实现客观化还比较遥远。

3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展望

张伯礼院士在谈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问题时说,第一是要认真学习、整理,原原本本地把经验、学说、案例保留下来;第二是结合实验,二次验证,二次评价;第三是抽提理论,这是一个再发展的过程[2]。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有可能会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

3.1 继承为主 中医学的知识特点就是主观性强,难于客观化,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目前想利用某种手段将名老中医的经验客观化比较困难,那么从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角度出发,原原本本地记录这些老中医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无法透彻理解其中的本质,随着时间的延长,总有后人能够完成这个工作。在医案、医话的保留上,要尽量做到原汁原味,医案一定要来自老中医的亲诊,医话一定是老中医的口授亲传。通过电子设备、纸质载体记录下来,便于后续的挖掘工作。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项目中,即采用这种方法,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将医案分类上传,最终形成结构化医案。

3.2 培养多学科交叉人才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与数据库等现代计算机学知识密不可分,现有的传承队伍中,中医学与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型复合人才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传承工作的需求。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一方面,能够满足医案等专业知识的采集需求;另一方面,能够对采集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比单学科人才更具有优势。复合型人才能够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减少了学科之间的融合过程,可以预见,在未来“临床理论临床”的传承模式中,多学科的共同合作是发展趋势。

3.3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完成隐性知识转化过程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哲学,在运用的过程中,关键节点的隐性知识往往是辨证的重要依据,但这部分隐性知识难以用客观指标来揭示。这个难点有可能是与样本量太小,缺乏循证证据相关,在未来更长时间中,随着国家中医数据中心的建立,大样本的采集整理,隐性知识有可能转变成显性节点,在这个转变中,现代技术手段尤其重要。同时,现代技术手段也有助于学术流派之间的鉴别比较。以往我们对学术流派的理解经常停留在用药特点、辨证方法的差异上,实际上,一个学术流派之所以能够确立,与其代表性人物密不可分。对一位或者几位代表性名老中医的全面把握是掌握学术流派特点的关键。

4 小 结

中医学传承工作的成败决定着中医未来的走向,薪火相传才能生生不息。中医药现代化的漫长进程需要一代一代中医人前赴后继,优秀的传承体系能让我们少走弯路。培养中医传承专门人才是中医摆脱“黑箱”学说,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

[1] 苏庆民,宋春生.发挥博士后制度优势,创新工作机制,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传承人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18(6):483 485.

[2] 陈小芳,郝晓晓,王小宁,等.关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与人才培养中医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3,54(6):456 459.

(本文编辑郭怀印)

·经验交流·

猜你喜欢
中医学
培育中医生物学 助力中医学发展
中医学数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西洋参防护放疗旁效应损伤的中医学机制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论云南民族医药与中医学交融发展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透过历史学的尘埃看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