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大融合背景下智能楼宇应用新天地

2015-08-15 00:51罗超
中国公共安全 2015年14期
关键词:系统集成楼宇子系统

文/本刊记者 罗超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到来,为适应积累的国际竞争,集各种系统于一体的智能楼宇应运而生。为此,安防行业也在一直瞄准这个领域,它的未来,无比宽广。

集成性依然是智能楼宇建设最核心要素

近几年,智能楼宇化已经从写字楼发展到了住宅,它以现代建筑为平台,以计算机为核心,以通信网络为支撑,综合运用了现代控制技术等多种手段,将安全防范、消防报警、宽带、中央空调、综合布线等系统融为一体的智能建筑。这个建筑应该是以平台为中心,兼备安防、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应用,集安全、服务和管理的最优组合。可以看出,安防在智能楼宇领域的集成应用,越显成熟和重要。

安防作为智能楼宇子系统,如何体现集成的内涵,如何最大化发挥各子系统功能服务于安全管理,如何避免构建多系统在施工、调试、日常维护面临的问题,如何提供一个更为直观的人机界面服务与日常的安全操作协调,是每个智能楼宇集成商思考的问题,也是现阶段用户的迫切需要,更是现阶段安防系统建设的趋势所向。安防系统集成实施的子系统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系统、楼宇对讲系统、防盗报警、一卡通、停车管理、消防系统、多媒体显示系统、远程会议系统。安防系统集成既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集成项目,也可作为一个子系统包含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中。据了解,智能楼宇系统集成中主要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安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消防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管理;另一种是将楼宇自控、安防、消防、信息设备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起来,形成智能楼宇管理系统(IBMS),由一个统一的平台进行控制这个五个系统,后者集成度的系统较多,一般性适用于银行、企业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中。智能楼宇管理系统(IBMS)的目的是集成楼宇中各种子系统,而智能安全防范系统属楼宇集成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把安防系统集成的同时,再把其它子系统统一在单一的操作平台上进行管理。系统这样设计目的旨在让楼宇中各种子系统的操作更为简易,更有效率。它提供了一个中央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同时它可以协调各子系统间的相互连锁动作及相互合作关系。总结来说,智能楼宇管理系统要实现以下安防功能:

防范:防患于未然是该系统的主要要求,无论对人还是对财务,防范都是必须放在首位的。

报警:当发现安全受到威胁或破坏时,系统应能够及时报警。

监视:系统应能够对楼宇中需要监视的地方进行24小时的不间断监视,并保存一定时间段的监视记录。

记录:当发生报警或其它紧急情况时,系统应能够迅速的把报警区域的环境、声音、图像等数据及时记录下来,以备查验。

系统本身应具有防破坏功能:当系统内一些关键设备或线路遭到破坏时,系统应能够主动报警。

自检功能:系统应能够进行不定期的自检,并能够具有消除误报、漏报功能。

安全防范系统在智能楼宇中一般涉及出入口管理、停车场管理、巡更管理、周界管理、楼宇对讲、CCTV和住户内部安全管理等几个子系统,涉及电学、声学、光学、通信学、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技术。不难看出,无论智能楼宇单一技术如何发展,集成性仍旧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

集成性趋势下智能楼宇安防应用

回顾智能楼宇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是一个由独立体系向综合体系过渡的过程,是由高成本向低成本转化的过程,是由复杂化向简约化迈进的过程。由此可见,中国智能楼宇在集成趋势下必将朝着平台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多系统的平台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单个系统的独立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如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报警系统、楼宇对讲系统等,单独的使用会给管理操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使管理出现问题。因此,多种技术的集成开发、平台化管理已然成为智能楼宇向前发展的必然过程。如可以把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楼宇对讲系统等集成到一个大的平台下,实现统一管理,分权操作,大大简化了系统资源的占用,提高了管理效率。

可以认定一点,平台化将是安防企业在智能楼宇领域中提升和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是因为在行业化和集成化的趋势下,在各个厂商在推广行业系统解决方案的时候,需要对前端到后端的产品线进行整合,这就离不开软件平台极其配套的硬件设备的支持。目前国内的主流监控厂商基本都具备自己的软件平台,不同的是这些平台的定位和规模大小都不太一样,在这些软件平台厂商中,有的是纯软件提供商,而有的则会搭配一些后端硬件如,IPSAN、服务器、大屏等来进行综合提供。

总而言之,未来几年,平台软件成为以智能楼宇监控的主营业务,不同的是有的平台具备运营级别的实力,而有的目前还处于客户端的阶段。平台软件的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分布式部署、B/S架构、多域架构、中间件、嵌入式系统及数据库的应用等较为先进的理念都已经在不同的平台中有所体现。

云计算倾力智能楼宇安防应用

安防行业渗透到各个应用领域,云计算作为IT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在改变安防的同时,在智能楼宇领域同样有应用。智能楼宇监控平台软件决定着IP功能控制的应用范围和控制功能,并且在同一个管理软件层面实现不同功能控制需求,实现智能楼宇多个系统大融合的集成控制模式。在平台中,智能楼宇大型建筑级别的大容量现场存储设备,包括大量历史数据存储设备(现主要是楼宇能耗采集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和分析服务器等)、视频存储设备将会逐步被网络备份系统—“云存储”平台替代。云计算作为最上端的集中管理和控制平台,实现建筑群的整体管控功能,使“集散控制”原则由单栋建筑的“小集散控制”系统扩展至建筑群的“大集散控制”系统,满足了建筑群整体的传感单元(感知层的传感器)、控制单元(应用层的IP功能控制器和功能控制软件)、执行单元(应用层的IP功能控制器和现场执行设备)、反馈单元(感知层的反馈机构和传感器)组成大控制回路,实现建筑群的大闭环控制和管理。

如何让楼宇智能

从安防技术发展看,智能是当下特点。在智能楼宇安防系统中,视频监控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关注重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公共区域,如出入口、大厅、电梯前室、楼顶、财物、仓库、机房、车库等人员和财物相对集中的区域,这些关键位置的摄像头总数量也越来越多,也正全面从标清转换到高清。高清摄像机是支撑智能化应用的基础。

从目前安防智能化中应用最成熟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发展来看,它能在几乎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对摄像机拍录的图像序列进行自动分析来对动态场景中的目标进行定位、识别和跟踪,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目标的行为,做到既能完成日常管理又能在异常情况发生的时候及时做出反应,从而解决了传统监控工作量大、效率低、反应速度慢等问题,其优势显而易见。

智能楼宇出现的另一个关键性智能技术便是生物识别技术,从前几年如火如荼的指纹识别到现在的人脸识别、静脉识别、掌纹识别及瞳孔识别等,都给楼宇智能安防的发展带来了转折性的改变。比如说指纹、静脉、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极大的提高楼宇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智能楼宇在大数据与物联网也在融合,但目前来看,这方面与安防行业交集较少,国内只有极少数厂家在尝试。比如:红外感应、视频采集与楼宇自控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楼宇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从海量智能楼宇数据中选取和优化安防数据的价值,从而增加智能楼宇的商业效益。

结束语

智能楼宇,是安防企业的未来。在集成趋势下,多系统的平台化、云平台和智能安防的应用,都为智能楼宇建设增添姿态。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新技术也会层出不穷。或许,智能楼宇会成为继平安城市后安防另一个增长极,开创属于它的新纪元。

猜你喜欢
系统集成楼宇子系统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通信生产楼宇建设项目造价问题分析
加氢站与调压站能源供应系统集成技术及应用
商务楼宇治理中党建融入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广州S楼宇的观察与思考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动车段(所)控制集中仿真测试平台中TDCS/CTC仿真子系统的研究
工业企业系统集成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与信息化集成系统(下)
智美兼具的精品——评测君和睿通Homates H10楼宇对讲室内门口机
“系统集成”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