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5-08-15 00:51王英春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改革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王英春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十中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以及初中学习科目的增加,减负的呼声越来越强,地理学科的教学时间逐渐被缩减,而学生的竞争压力和升学压力并未有实质性地减轻。因此,作为一线地理教师,应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努力提升教学效率,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本人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调研准备

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师在授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备课准备,本人认为,教师的充分备课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准备,更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准备:

首先,掌握班级学生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初接一个班级之后,应该在较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较为详尽地调查了解。每届学生的生源质量不同,对学生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如果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对每一届学生都采取相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势必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主要兴趣进行初步地了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所在,往往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落实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的参考点之一。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教师在继续授课过程中,能够更为轻松容易,这样教师就可以把地理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巧妙地结合。

第三,地理教师要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进度与安排进行授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每个教师的讲课内容都是互不统属,但是在内容上却有相通的地方。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把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知识上的共鸣。

二、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的导入也是一门艺术,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导入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让地理导入具有趣味性、知识性、概括性等多方面的优势,在上课之初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紧紧跟着教师的授课进度进行思考。

当然,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让自己的导入与教学内容密切的结合,这样的导入语才是真正有生命的导入语。例如,笔者在讲解《海陆的变迁》这一部分知识时,没有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言导入,而是给学生播放了一个精心剪裁的火山喷发与地壳巨变的视频短片,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感受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的变迁。通过画面感十足,有一定气势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进入到一种渴求知识的意境中,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前期效果。

三、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不能忽视的第一要素就是学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一线教师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但是长期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教师习惯于自顾自地进行授课,学生的参与度是比较低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不可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例如,笔者在讲解《世界的语言与宗教》的时候,考虑到班里有一些外地的同学,他们肯定也会一些家乡语言,然后让外地的同学说一些家乡话,让班里的同学感受一下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形式。然后再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对语言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这样学生的思维会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不仅不会走神,而且会自主的进行探究合作,最终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四、教师要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应该发挥相应的转变。传统课堂中,一些教师习惯于自己的讲解,而不太重视学生的参与。这种较为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改革大形势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该进行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逐渐向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转化,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行为,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其次,教师要和学生构建一种全新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往往是不对等的,教师处在高高在上的地位,学生往往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至少在教学关系上,师生之间是不对等的。但是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师生关系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了,在教学之余,教师应该利用一些课下的时间了解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之间平等的友好关系。

五、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

在构建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地理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地发挥。若想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必须重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构建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种学习方式,便于学生自主性和自由性的发挥,有利于开放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能够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小组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把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学生集中在一个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虽然兼顾了不同同学的差异,但是也必然会有考虑不全面的地方。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过程中,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虽然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周密的设计安排,但是也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

总之,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这样才能更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地理课堂也做出了相应的变化,每个地理教师也不断结合课改理念进行自身教学模式的调整。每个教师结合学生特点,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去,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必然大大提高,素质教育也必然一步步落实。

[1]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袁孝亭.王向东: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2012.

[3]论投影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中学地理教学.2013,(04).

猜你喜欢
改革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改革之路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