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北屯大地的墨香——兵团第十师援疆文化干部于君作品赏析

2015-08-15 00:47蒋新珍
兵团工运 2015年6期
关键词:北屯克拉玛依戈壁

□ 蒋新珍

“她连晃动在太阳地里的人影子都是忙碌的,真是太忙了……”师文联的同志这样对我感叹。

能不忙吗?于君是2014年2月到第十师援疆的,担任北屯市文化局的局长助理,图书馆、博物馆的馆长,短短8个月,就将图书馆、博物馆从荒芜筹建到金碧辉煌。

这还不是她的全部!因为四五十篇宣传文化思想、风土人情的文章,在北屯文坛刮起了强劲的“于君风暴”……

而她是个快乐的人!高挑的身材、靓丽的面容、爽朗的大笑、亲切的话语,好听的东北口音里都在摇曳着阳光……

在《播撒文化收获真诚》里,更多的人们知道了兵团豫剧团送文化下基层,赴十师的精彩、辛苦、掌声、欢笑,感受到“百花回报沃土,艺术服务人民”。在《克拉玛依文化印象》一文中,于君用了大量的史料述说广袤戈壁滩上石头的神奇,并细细讲述克拉玛依的玉石市场,旨在告诫北屯人们:同样的石头,克拉玛依已经做成了文化,融入了生活,并成为油城人们的一大生财之道……其情之切,美奂如玉。《自从天边遇见你 从此难放下》,深情地记录了一位老军垦回疆探亲并捐书的故事……

如果说一篇篇写实性的散文、通讯,反映了于君汉语言研究生的扎实文字功底、积极豁达的生活态度、严谨认真的工作精神,那么,她的诗作,以其意境之磅礴,其诗意之优美,让读者的情绪一下子燃烧起来……

一八五团的白沙湖位于边境线上,四周沙丘连绵,白桦树成片……这个在戈壁滩上难得的景致,在《白沙湖—可不可以不忧伤》里,化身为“海龙王之子”,接受着深婉的宽慰,又仿佛是“成吉思汗征程上的饮马池”、“夸父追日的脚印”,让这块边境线上的苍野之地变成了神奇的英雄之地……《千年孤寂胡杨魂》也听到了于君深情的吟唱:“这风沙镂刻的杰作,这大漠造就的生命,这统领西域的灵魂……”

在于君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美,无论是荒芜的、渺小的,还是凄苦的,在和她的灵魂对话里,都能在细微之处发现生机、发现希望,一切变得那么生机勃勃。春寒料峭的冷冻里,她高兴地喊:《我见了漂落的西北雨》!“伸出双手,触摸飘落雨滴的肌肤,亲近如玉”,“一种想静静地生活在这里的感情开始生长”(这句话也让所有读者的心湿润起来),就连被秋风秋雨横扫成泥的枯叶,也被于君爱惜地捧在手心里,怜惜地呢喃着《你在我的眼前飘落》啊:“牵动了我对生命短暂的感伤”,叶的茎脉被轻轻地抚摸着,并伴之深深的叹息:“一生的阳光雨露、欢笑、泪水”……

于君以一种扑面而来的援疆情怀覆盖着北屯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她喜爱这块辽阔大地的神秘,读懂了这里万千事物的热切目光,并接住了这目光,这一刻起,戈壁的荒凉和辽阔曼入她的胸怀,她不再用虚弱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来描述感怀,而是对着太阳,从心里发出斩钉截铁的呼喊:《我要做一朵沙枣花》!“天香随风悠悠舞,耐碱耐旱也耐寒,倔强斗风沙……”

这就是于君诗词的魅力!

人生自古伤离别,黑龙江和新疆路之遥遥,骨肉亲情相隔万里。多情的于君,《坐也思,行也念》,“我可以走到这传说中的天边戈壁”,也《走不出爱的思念》,多少个夜晚,窗前是她孑然一身的影子,仰望着星空,“凄美的孤寂便站在心上”,祈祷“让月亮折射我的思念”,然而,只能默默地一遍遍体会“电话里温柔情话的温度”、“微信里温柔情话的浓度”,只能《守着相思醉它乡》。直抒胸臆的倚窗寄情,展现了夫妻之间刻骨的恩爱,这种豪爽与深婉的缠绵,让许多网友连连赞叹:“好想让这种太过耀眼的幸福!照耀着有缘同行的我们。”

在援疆的日子里,于君最担心的是父亲的身体,父亲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但又是最坚决支持于君援疆:“好好用文化知识服务新疆人民!”但就在于君到达新疆仅仅几个月,老人就查出患肺癌晚期,于君如雷轰顶,一下子病倒了,是家人!是家人为照顾老人迅速作了安排,一遍遍打电话过来,让于君安心工作(这就是“一人援疆,全家奉献”)。伤感的《归去离兮》里,于君将“归离情丝化作相思雨”、“洒泪化血”,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一字一血的诗句震惊了社会各界,不知情的网友纷纷留言:“如果说爱情的欣悦旖旎令人艳羡,如果说天老地荒的乡思旅愁,我们可以假装不知,那么此诗倾诉的情感让人有种精神上撕裂的疼痛……”

面对一切,于君选择了坚强:“我不怕,在戈壁大漠漂泊的生死疲劳。”真的难以想象这个弱女子是用了怎样的力量去承担这种剧痛。

走过戈壁的于君,文风也越来越硬朗,读她的诗,好像在重温英雄豪气和重走英雄之路,已经很熟知的景物忽然有了许多迫不及待的延伸出来的意义,深刻内在地飞入了读者的思想,让人有种要跃马飞奔的热血感,去倾听月冷风寒的戈壁大地“隆隆”的轰鸣声,去看那沙枣花的芳香弥漫在蓝天下的壮观……

我的拜读笔记只不过触及了于君作品中很少的几束光芒,就已心生仰望:感谢于君,用细腻的工笔画让北屯的山山水水充满了诗情画意,如同大美无言的画卷,铺陈在天地间;感谢于君,她让人们那种在生活兀峻的磨砺下,渐渐麻木的感情饱满起来;感谢于君,她对诸多事物的生动演绎,为北屯文坛的写作树立了可以参照的标杆!

面对这位为推动北屯文化事业付出坚韧努力的美丽女性,我们只能深情地说:感谢于君!□

猜你喜欢
北屯克拉玛依戈壁
“引水工程”对克拉玛依局地小气候的改善
克拉玛依胡杨
戈壁里的水波
我的“小气”爸爸
沧桑巨变话北屯
克拉玛依稠油MOA基质沥青改性及应用
更正
戈壁深处“战味浓”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寻找北屯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