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法,让文言文课堂散发时尚的光泽

2015-08-15 00:51刘德钊
语文天地 2015年8期
关键词:小石教法月光

刘德钊

文言文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质疑,它在培养学生语感,传承民族文化,推动汉语创新与发展方面的作用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积极地创新教法,让文言文课堂散发时尚的光泽。具体做法如下。

一、变换一个视角,在文言文学习中曲径探幽

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解读这句话,笔者以为应当在传统的课堂教法中变换一个解读视角,联系现代社会的生活,引导学生在文言文中曲径探幽,获得文言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提升。

教学八年级上册《小石潭记》一文时,笔者发现这样一道练习题很有新意: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导游词。笔者认为,这是一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绝佳机会。没有任何提示,题目直接交给学生,要求他们自主阅读、理解、写作,看看谁能够根据柳宗元的这篇文章,把我们都没有见过的小石潭介绍得美轮美奂、逼真神奇。一开始笔者的确有些担忧,担心学生是否能够突破释词难点,毕竟像“参差披拂”、“佁然”、“翕乎”、“明灭可见”等词语,无论从读音,还是意义方面对初中生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的一段话就完全出自于学生之手:

各位游客朋友们,徜徉在这青石古道,呼吸着大自然新鲜的空气,欣赏着路边的青青翠竹,尤其是聆听着脚底下如玉佩、玉环碰撞出悦耳之声的潺潺潭水,您的心情一定会沉静而愉悦吧……

能写出这么优美的句子,你能说学生还没有理解了“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这样的句子吗?真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完全不必担心学生们照抄翻译书,因为你给予了他们足够的信任,他们就会回报给你无限欣喜的创造能力。

二、把握一个根本,在文言文解读中巧妙练笔

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目前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我们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文言文的解读中巧妙练笔。的确,解读文言文的根本就在于他们深邃、厚重的语言洞察力与穿透感,在解读文言文中巧妙练笔是解决作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较差这一最大难题的有效方法。

譬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这篇文章传送千古的传神之笔无疑是那句写月的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无一字写月,却处处透露着月光的皎洁,它把月光比作清澈透明的积水,把竹柏的倒影比作水中纵横交错的水藻、荇菜,如果你某一日心情如苏轼那夜般郁闷,你一定会感受到这写景名句的精妙,妙在将你的心境传达得淋漓尽致,却又说不出它是如何的好。看到学生们也由衷地钦佩苏轼的文思、文笔,笔者灵机一动,组织学生回想自己某个触动于月色的瞬间,记叙一下那日的事件、时间、地点、朋友,用比喻的手法来描摹一下月光。

很快地,一名成绩普通的女生写出了自己平日里透过宿舍窗户瞭望月光的感受,说月亮像一个三棱镜,即使自己很普通,也要折射出温馨、明亮的月光。

读写结合,多数教师多应用在现代文的阅读课堂上,有了这一节课的尝试,笔者想告诉大家,在文言文解读中巧妙练笔无疑是教法改革的一方沃土。

三、激活一种态度,在文言文教学中升华情感

文化是民族之根,立国之本,文言文自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目前,经典诵读、国学讲座等活动方兴未艾、生机勃勃,是因为有识之士依然认识到在汹涌的经济大潮中,我们必须坚守文言文这块文化阵地,为祖国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苏教版教材选编的文言文,篇篇都渗透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从中激活良好的学习态度,升华民族情感。

譬如,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笔者组织学生针对“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一句中的教师态度展开讨论,有学生说良好的教育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如此地高高在上是不对的;也有的学生说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程门立雪的故事与本文的故事情节都折射了这样的传统文化。

这堂课上,笔者没有对学生的态度做出评价,但笔者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已然开始思考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思考自己在校时的学习态度和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父母、老师之间的情感问题。虽然他们的想法还不够成熟,但只要开始思考,就已经足够了。

总之,文言文课堂要想焕发蓬勃的生命力,承载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教师就必须积极改革教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散发时尚的光泽。为此,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小石教法月光
美兔月光灯
中秋的月光
月光碎落了
月光改变了我
实战视角下擒敌拳教学教法路径研究
师与书·庄小石
小石鸻与大犀牛
彭黎明 书法作品欣赏
挡住他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